第十六章 焦虑(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我是说,麻糬其实也就是糯米粉做的,可你的馅料做得好,饼皮还有不同的颜色,所以大伙觉得又漂亮又好吃。要是馒头也能这样变一变,肯定有许多人会买的。”沈云姝嚼了一会她的话,突然眼前一亮,但紧接着她就陷入了纠结。
难道她就逃脱不了做馒头的命吗?
可不做的话,眼下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一个多月前和父亲兄长分别的场景忽然浮现眼前,沈云姝闭了闭眼。
算了算了,西天取经要过八十难,她这算啥!
沈云姝不是扭捏的人,既然决定了,就算不喜欢也会尽力做好。
“今儿这饼我来做。”
她腾地站起来,扔了一句话就匆匆进了灶房。
掀开纱布一看,面还没发好,正方便她动手,沈云姝把面团倒扣在案板上,撸起袖子干起活来。
上一世被调去面点部后,她跟着一个老师傅学习。那位老师傅做了一辈子馒头面点,很是有一套手艺。
沈云姝虽然因为调职,满肚子窝火,做馒头也是不情不愿。但她天赋使然,很多东西一教就会。老师傅爱才,常常趁着空闲的时候给她露两手。她就跟着学两下,虽然没钻研,但也学到不少东西。
她记得有一回老师傅做了一种北方结婚用的花饽饽,是在传统工艺上进行了创新升级,加入了现代面塑技术和西式甜品台的外观设计,非常惊艳。
她当时还起了点兴趣,跑到某个红色软件上搜索了很多相关图片,了解了不少东西。但因为内心对调职的不满,始终不肯动手好好学习,如今就要从头开始。
但沈云姝几乎敢肯定,花饽饽这东西只要她能做出来,绝对会在汴城大卖!
仿佛看到金山银山在向自己招手,沈云姝也暂时把心里的别扭撇到一边,认真地揉面整形裹馅,最后上锅蒸,杜锦香在一旁看着,惊讶地嘴都合不拢。
半晌,她才回过神,看向沈云姝的目光里难掩崇拜。
“姝儿,你太厉害了,我还没见过这样的馒头!”
沈云姝揉着手腕,却没那么满意。
面团发好了,没法上色,视觉冲击一下子就减弱了。而且很久不做面塑,她的功力退步地厉害,细节根本不能仔细看。
但从杜锦香的反应来看,她的方向没有错。
馒头蒸的功夫,王氏和廖源两拨人陆续回来了。沈稷一进屋就直喊饿,沈云姝帮着杜锦香三两下把饭桌摆好,招呼所有人坐下开饭。
现在沈家吃饭人多,杜锦香就听沈云姝的,每顿一荤一素一汤,配上主食,大人小孩都吃的满足。
今天除了饼子,还有用剩下的肉炒的酱肉丝,拌茄子,一大盆豆腐蛋花汤。
沈云姝的馒头一上桌,大伙都一脸惊奇。
“姐,今儿是什么好日子吗?”
以前沈家谁过生日,沈云姝总会做点特别的东西来庆生,沈稷瞧着眼前形状特别的馒头,猜想是不是谁的生辰到了。
“算吧,先吃饭,吃完再说。”
沈云姝招呼了句,把馒头分给众人,大家拿在手里,一时都舍不得下嘴。
“姝儿姐姐,这个小猪白白胖胖,肚子圆鼓鼓的,好可爱啊,歆儿都舍不得吃了!”
廖歆儿手里捧着一只拳头大的馒头猪,满眼都是喜爱。
坐在她旁边的廖源手里则是一条金鱼,他食量大,沈云姝给他的是桌上最大的馒头。
廖源看了一会,点点头道:“是鱼的样子。”
廖源手巧,得到他的肯定,沈云姝还有点惭愧,这金鱼其实是她做的最不满意的,鱼鳞和鱼尾细节都不到位。只是金鱼摆尾的形态做得还不错。
但换个角度,她已经好多年没做过面塑点心,学的时候也只是应付老师傅,没怎么钻研,还能有这水平,也证明她确实有天赋。
王氏和杜锦香姐弟也对各自手里的小兔子,小葫芦,花草甜甜圈赞不绝口,欣赏了很久才不舍地下口。
吃完饭,大家坐在树底下休息,沈云姝郑重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