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44章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是上个月我带阿泠去听戏场遇上的,她家车辕不知怎得坏了,见我们路过,便询问能否搭越家的车回府。后来说要宴请以表谢意,又送了好些礼。”周夫人把身边的人都打发到屋外,跟越山岭说起最近遇到的事。“原是贤妃娘家长嫂,原先也算见过,多少有些面熟,只是不曾说过话。”周夫人说到此处略做停顿,“席上她说瞧着阿泠蕙心兰质,提起她家有个不成器的小郎,今年刚及冠,问我阿泠可许了人家。”
贤妃有两个兄长,大兄任右骁卫大将军,二兄出任江州刺史。
“本来想昨日同你说,可你不曾回来,只好今日与你讲。”周夫人显得有些歉疚,担心打搅越山岭忙公务。
越山岭对郑大将军没什么特别深的印象,左卫和右骁卫素日也无甚交集,他也不清楚郑家究竟是何光景。况且女子看待郎君与男子看男子总归有些不同,越山岭一时想不到郑家有什么不妥之处,只好说:“婚姻大事当由母亲做主,我会寻人打探一番郑郎君人品风貌,若有消息便告知母亲。”
郑家权势自是无可指摘,周夫人只担心郑家郎君不是良人,听越山岭这般说也多少心里有底,打定主意先拖一拖,等探得那郎君品貌再思量不迟。
符岁趴在桌子上等秦安写祭文,中元节皇帝要祭祀,她也得上两篇祭文以表心意。
秦安写好放下笔,将祭文从头到尾看过,确认无误后才问符岁:“你真的不打算抄一遍吗?”
符岁枕着手臂趴伏在桌子上,用空着的手弹铜鸟玩:“不抄,他忙着呢,没空挑我祭文的毛病。”
秦安把写好的祭文摊开晾干墨迹,与符岁说起最近收到的消息:“听闻京郊最近出了不少怪事,有人说是应了鬼月之说,你近日出行也要多加小心。”
符岁才不信什么鬼月,若真是因鬼月之故,合该年年七月都不安宁,怎么鬼神也要挑年景吗?
“都有些什么怪事?”
不过都是些市井传闻,也无处验证真假,秦安提起也是怕万一真有邪祟作祟伤及符岁,希望符岁出行时能多带些护卫。
“似乎有哪个村子的井水一夜之间突然干涸,还有溪水倒流。这些也没什么……”秦安跟着晋王修过河渠,懂一点水文,对这等在民间足以引起轩然大波的异象并不惊奇,“最令人在意的是前两日献陵忽起狂风骤雨,雨中隐有哭号声。”
符岁很不以为然,献陵光陪葬就有二三十座,守陵的宫人过千数,有点声音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说不定是许王打孩子呢。”符岁猜测着,“许王不方便出门游乐,生活已经很枯燥了,还不许人家下雨天打打孩子呀,反正也是闲着。”
许王虽比皇帝年纪小些,孩子却养得早,今上初成亲时永嘉都已开蒙。自从迁居献陵府门紧闭,许王更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男女之事上。府中孩子一个接一个地落地,今上都不得不为他扩建庭院广盖房屋。许王要是把他对美人的劲头分一半用来教育子女,献陵一年到头都能哭得响亮。
符岁的打孩子论让秦安啼笑皆非,可仔细想想又不无道理。人心惶惶的异象竟这样被家长里短化解,秦安无奈地摇摇头,也不再困于鬼神之说。“我收了几本薛光庭誊抄的书册,他在京中多是受想要子孙治学的人家雇佣抄录经史,只为书局抄过几次传奇小说,内容也是寻常。不过你猜薛光庭如今在做什么?”
秦安这样问,说明薛光庭一定没在做台院的事。符岁停下拨弄铜鸟的手,认真地思考一番。真要塞人也不是没地方让他去,只是这些地方并不会让人觉得意外。她想不出皇帝能给薛光庭安排什么不同寻常的去处,只好问秦安。
“京兆尹忙不过来,他被借去京兆府,现在正在京外各烽燧查验戍丁烽子。”
“什么?”符岁感到不可思议。京城周边各烽驿虽由兵部管辖,然而戍丁烽子都是京兆人,由京兆府负责。但京兆府不是有兵曹参军吗,这事怎会落到薛光庭身上。“他不在御史台纠群臣的错处、做死谏的言官,跑去荒山野岭管烽燧?”皇帝大张旗鼓把他提起来难道是为了点烽烟为乐?
秦安不太认同符岁的看法:“京外烽驿多在人烟稀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