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送簪(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体如何’等话,二人正说着,就瞧见萧元绰从抄手游廊的拐角处现身。

    四年不见,昔日那个俊俏少年已经成为风度翩然的青年,一举一动都带着沉稳,看向归宁的眼中,多了些许深邃。

    母子寒暄了两句,邓氏不忘当着萧元绰的面夸赞归宁:“多亏了阿宁里外操持,才维持了伯府的体面,你可要好好待她,可不准欺负她。”

    萧元绰暗睇了归宁一眼,虽衣着素淡,却难掩楚楚清姿,站在那里如同静静绽放的白梅,如雪一般剔透,又暗藏幽香。她身上带着江南女子的温婉,又有北方女子的独立。

    笑笑道:“辛苦阿宁了。”

    归宁避开他幽沉的目光,福礼道:“夫君为父亲和祖母守孝,独自一人留在应天,才是辛苦。”

    依本朝律,父母祖父母去世需服斩衰三年,归宁的舅舅在她刚嫁入萧家就突发疾病而亡,归宁的外祖母受不住打击,一病不起,很快撒手人寰。家中长辈接二连三过世,刚刚科举入仕的萧元绰不得不归家守丧。

    在祖籍应天前前后后一守就是四年,所以二人虽成亲已久,一直分居两地。丁忧结束后,萧元绰被留在应天府户部任职,二人又是南北相隔。

    归宁的母亲曾提议让归宁离开京师去应天府与萧元绰团圆,可萧元绰却道:“京师乃天子脚下,若想有一番作为,必须想办法重回京师,辛苦阿宁再多等我些时日。”

    他的安排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归宁带着伯爵府所有女眷都去了应天府,京师的人脉关系就更难打通,想调回京师就是遥遥无期了。如今归宁留在京师四处走动,才不会断了人情往来。

    独守空闺的这四年,归宁为了萧元绰能重回京师,真可谓下足了功夫。

    比如文选清吏司员外郎与萧元绰乃同科进士,家道中落,老母常年卧病在床。其为官清廉,家底子又薄,给老母请医问药花销不菲。

    本朝官员俸禄微薄,归宁听说后,暗中给了他家娘子不少药材。

    再有萧元绰在守制期间,在南直隶省暗中走访,写了不少关于民生民情的策论,寄回京师之后,归宁稍作整理,呈给了杨阁老。杨阁老与归宁的外祖父曾同朝为官,关系匪浅;杨阁老的夫人与外祖母是手帕交,二人曾经无话不谈。

    有了这层关系,再加上萧元绰的勤勉,终于等来了吏部的这一纸调令。

    前世她等这一日等了太久,相隔四年后的重逢,流转在眸光中的喜悦怎么遮掩都藏不住,真真满心满眼都是他。

    如今经历了被算计欺骗的劫后重生,归宁显得十分冷静,话语间多了几分疏离。

    邓氏见夫妻二人如此客气,笑道:“都别在风里站着了,进来咱们好好说说话。”

    当日,几人说了一下午的话,多是邓氏询问萧元绰这几年在应天过得如何,心疼他身边没有知冷知热的人照顾,很是清苦。

    萧元绰说得比信里详细的多,时不时会抬眸偷瞧一眼归宁,见她专心地低头喝茶,突然道:“我带了苏州的碧螺春,一会儿拿给你尝尝。”

    归宁露出一丝礼貌的笑颜,点头道:“多谢夫君。”

    邓氏笑着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