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寻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我闻听令堂一直在找早年间丢失的小公子,请将这块玉佩转给令堂,关键时刻,可拿此玉佩去应天府的刑部找人帮忙。”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是明明白白告诉归宁,应天府刑部有与周王相识的人,而且关系还不一般。

    本朝禁止藩王与朝中重臣私下结交,就是交情不错,也不会摆到明面上来说,小周王竟会对她这个外人毫不避讳的说起这等有违规矩的事,可见是真心实意要帮忙。

    既然是给母亲的,归宁不好再拒绝,福身道:“那恭敬不如从命,妾身就替母亲收下了。”

    朱君澜微微颔首,又道:“定国公的四公子徐景芝与小王交情颇深,若有消息传来,小王会让他代来通报。若是遇到难处,也可拿此玉佩去栖迟别院寻他,他定会鼎力相助。”

    定国公的祖上曾随太祖南征北战,建下赫赫战功,其女嫁与燕王为妻。靖难之变后,燕王登基称为皇帝,徐家女被封为皇后。而当时的定国公却选择支持废帝,坚决不肯迎接新帝,因此被关进大牢,革除俸禄和爵位。

    后徐皇后病重,看在徐皇后的面子上,皇上特许其长子继续袭爵。

    许是有这样的渊源,定国公一脉虽保住了爵位,但子嗣一直不受朝廷重视,即便有不少贤德之人,也被有意忽略。

    可就是这样的门第,也是归宁的夫家弘文伯府高攀不起的,当年大姐姐使劲浑身解数想要嫁给徐四公子,都没能如愿。

    不过小周王选的人,也不是她能置喙的,十分礼貌道:“妾身知道了。”

    屋外天色已暗,朱君澜不宜久留,匆匆告别:“时候不早了,小王告辞。”

    见归宁要送,忙道:“伯夫人留步吧。”不管是谁,瞧见她暗夜相送,总归是不好。

    刚走出几步,朱君澜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在廊下驻足,犹豫片刻,略有些迟疑道:“我这次进京前,曾路过苏州,祭拜宋大人时偶遇一位妇人带着一个哑巴后生,也是去祭拜宋大人,不知道宋家可有这样的亲朋或旧友?”

    直觉告诉他,这对母子很是不同寻常,无论是选择的时间,还是那种遮遮掩掩另有隐情的模样,都让他觉得十分奇怪,所以才有此一问。

    关于宋家的事情,他也道听途说了很多,听闻宋家在宋老爷子病逝之后,宋家亲戚差点儿因分家之事对薄公堂。他唯恨自己山高路远,消息不便,等到他打听到宋家的变故时,她们母女已经举家迁往京师。

    京师重地,他就更加鞭长莫及了。

    从前世归来的归宁离开苏州太久,对于宋家那些有的没的亲戚早就生疏了,故对小周王的疑问并未放在心上,随口解释道:“母亲在苏州宋家的祖宅内办了族学,请先生教族中弟子读书,那女子或许是宋家族人,去祭拜父亲和祖父也正常。”

    这个理由也说得过去,朱君澜闻言只是略点了个头,拱手告辞。

    归宁朝着小周王离去的背影深施一礼,命周嬷嬷带好东西,套车回府。

    一路上归宁见周嬷嬷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终于忍不住道:“嬷嬷是有什么话说?”

    周嬷嬷郑重道,“这事牵扯到了太夫人,老奴若是说错了,夫人就当老奴多嘴了。”

    与邓氏有关的事归宁都十分感兴趣,隧道:“嬷嬷是我的奶娘,什么多嘴不多嘴,直说就是。”

    周嬷嬷招待随行的顾舜时,从他口中得知,他们曾去过萧府,被无端奚落了一顿。

    顾舜这人向来恩怨分明,不似主子那般有涵养,夹枪带棒的可把萧府狗眼看人低的奴才们骂了一顿,若不是周嬷嬷连连道歉,他能说一晚上。

    周嬷嬷道:“我听他的描述,拦着他们的人应该是吴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