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辩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手底下的士兵,去帮他做一些孩童的玩具,最后运到开封城去卖。”

    “大唐的府兵制,一开始的愿景也很好,可到了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不还是崩坏了?”

    “否则,唐玄宗李隆基为何要启用募兵制?”

    “军卫法其本质,其实与府兵制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拿来开国的时候,国家、朝廷缺钱,用来过度一下,尚且还可以。”

    “想要千秋万世,别说以后了,就是现如今,估计都有不少人已经开始逃亡了吧?”

    李可此话倒是事实。

    “你见过?”

    李可回道:“臣哪有见过,不过猜都猜得出来,把军户限制为士兵,这个士兵世世代代都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世世代代都要受到军中将领的压迫,那他还觉得活在这个世上,能有什么美好可言?”

    朱元璋也是回道:“那人人都不愿意当兵,谁来保护这个国家,谁来镇守四方?”

    李可又道:“那明明军人都出力,保护了这个国家,可为何他的子孙后代,却得不到他们该有的,想要的美好生活?”

    朱元璋:“你对这制度法子如此不满,那你倒是提出一条更好的制度法子出来!”

    说着说着,朱元璋也是有了一点怒气。

    李可便道:“我以为,征兵制最公平,募兵制,最实际,军卫法,最不把军户当人。而且军卫法并非毫无缺点,一个卫多少人?撑死了也就几千人。”

    “那这几千人能打过蒙古人的十几万大军吗?最后不还是要集中起来使用。”

    “可问题是,陛下你把他们都给打散了,训练只能是一个卫,一个卫地训练,那接下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

    “开国之初,卫所兵都有经验,都有战斗力,所以他们在类似徐达这样的有经验的将领的带领下,当然能很好地进行配合,打击敌人。”

    “可一旦到了中期,甚至是后期呢?”

    “临时选调一个人来,这个人根本不认识这些卫所兵,让他临时带这么一群兵,就给他四个卫所吧!”

    “这四个卫所的兵都互不相识,只是临时受人统属,那要是让这些人一起去打蒙古人,最后的结果会如何?”

    朱元璋:“……”

    李可:“我想,最后的结果一定会是完全没有配合,打打小小的治安战可以,打大仗,绝对不行,而且随着建国后越久,便越是如此。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不还是要安排一个总兵去统帅他们、重新训练他们?”

    “尤其北方长城一线东西多长?可谓是绵延千里,一个卫所足够抵御蒙古人的入侵么?这个卫所不听另一个卫所的,不配合另一个卫所又该如何?总得找一个能说得上话,大家都听的吧?”

    “到时候,时间一长,一样会出来一个安禄山。若是大明不把国都给迁到北京去就近指挥的话。”

    怕朱元璋对他说,你这么能,你来,李可最后又补充道:“只不过……这世上哪有一项制度,是能够千秋万代的?就是大夫给人治病,这各种药材的用料,都会视情况多一分,减一分,这军卫法,能用,便先用一段时间,不行再去改革。”

    “但臣以为,做人最好是要有良心,既是为国家戍守边疆的,就算是现实所迫,朝廷不得不那么做,朝廷也应该视情况,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他们更多的好处,这样才不至于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朱元璋当即便像是被踩到了猫尾巴一样,差点就炸毛了,你这不是说朕抠门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