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白米饭、海带汤(五一加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虑的女售货员,转而安慰道:

    “同学,要是喜欢就出手买下。”

    “任何人,只要手里的边区票来路正当,都能在咱们红星商社买东西。”

    “而且首长还说啦,积极购物也是盘活陕北经济的一种方式。”

    “所以你们要是能买咱们红星商社的东西,也是对革命工作的一种贡献。”

    “对啊郑同学。”一旁的顾怀庆也附和道:

    “大学经济课不是讲过吗?钱只有不断的流通才能盘活市场经济。”

    见两人都这么说,郑思怡便不再犹豫,

    花了两元拿下那枚猫咪图案的发卡,以及一枚石榴图案发卡。

    而爱吃甜食的顾怀庆,则是买了一罐黄桃罐头,直接花光了5元边区票。

    许久没吃肉的江叙言,则是买了两包泡椒食品。

    即使售货员再三提醒这玩意儿很辣,也丝毫阻止不了他对肉食的向往。

    晚上,接待站为几人准备的饭菜,主食居然是白米饭。

    并且里边连一丁点的杂粮都没有。

    尤其是看到雪白的米粒颗颗饱满,明显不是一般品种。

    这让来自南方的顾怀庆,都不免有些讶然。

    这得富裕到啥程度的军队,才能经常吃这些东西啊。

    对于大家的疑惑,马友光只能再三解释,这些白米在红军的仓库里边多得都快装不下。

    之前还发生过大米受潮的事故,把首长们心疼得脸皮直抽抽,还因此处分了一批人。

    为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大米便成为了红军每天必须吃的主食之一。

    毕竟吃进肚子,总比发霉变质强吧。

    要知道苏文所在的那方世界,咱们国家的粮库,每年光销毁的陈华粮都超过50万吨。

    而轮换的储备粮更是超过1000万吨。

    所以针对那些两年左右的粮食,国家巴不得苏文买过去运往非洲。

    当然,运往非洲只是借口。

    至于说价钱,几毛钱一斤你看着给。

    之前粮库为了清理陈粮,甚至还赊给苏文几千吨大米。

    对此苏文自然是来者不拒,反正只要检验合格就行。

    这也是陕北红军有底气敞开卖细粮的主要原因。

    而晚上主食是白米饭,下饭菜自然也不差。

    除了面上漂着油花的粉条炖白菜之外,还额外熬了一锅午餐肉海带汤。

    这要是嘉靖老哥在场,高低得喊一声:夭寿啦!

    殊不知海带虽算不上珍贵,但是迫于此时的运输存储条件,

    民国时期的内地想要吃上海带,基本上等于痴人说梦。

    这并不是因为苏文有啥恶趣味,非得给陕北整些稀奇古怪的吃食。

    而是因为干海带不仅产量大,价格低。

    并且易保存不说,营养价值还非常高。

    仅仅一小块干海带,泡发之后也能熬煮一大锅鲜汤。

    如此一来便能解决红军战士们,一部分的营养需求问题。

    之前运了几十吨干海带过去,战士们自从吃过以后无不交口称赞。

    现在几乎是每天离不开一碗海带汤。

    所以后来苏文干脆又顺手买了几百吨干海带,总共也就花了不到500万。

    三名大学生仅仅是刚抵达陕北,便已然颠覆了他们以往的认知。

    不过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扎根陕北,为革命奉献力量的决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