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游艇产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正确的,前景是美好的,资金是大大有的,自然不会错过机会。

    “这些都不是问题!这个项目,列为长江工业集团的重点项目,资源会向这里倾向,资金也不是问题。同样,我们也可以引进欧美的技术专家,加强这发面的研发能力。”

    “好的”

    一时间,大家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努力奋斗起来。

    散会后,陈光良叮嘱陈文恺一句:“好好工作”

    陈文恺挺直腰杆,说道:“是,董事长!”

    “臭小子,说的大家不知道你是我儿子一样!”

    “是,爸”

    显然,所有儿子在公司里,陈光良还是让他们称呼自己‘爸’,而不是冷冰冰的‘董事长’。

    在荣昌游艇考察完毕后,陈光良又考察了将军澳码头的‘码头拆船’,利用围油栏将一艘军舰围起来,然后利用吊塔和起重机械进行拆卸。

    目前,荣昌拆船有两种方式拆船——观塘一带采用‘冲滩拆船’,将军澳码头采用‘码头拆船’。

    ‘码头拆船’不是一般小公司玩得其起的,不过他确实效率不错,而且对环境污染最低。

    乔冠昌在一旁说道:“老板,英国又送来一艘航母,也指定我们拆卸。他们对我们的拆船技术,非常的认可,认为我们在想着赚钱的同事,也不忘考虑行业的规范.”

    做的好,总归是会得到认可的!

    虽然,一开始陈光良是考虑对香港环境的冲击。

    “嗯,那拆船业的规范,有没有送达港府?”

    “有的,布政司亲自点名,要香港拆船业照着规范进行作业。”

    “这是好事啊”

    与此同时。

    梁銶琚紧急召见大昌贸易的何善衡、何添等人。

    大昌贸易目前在米粮食品的贸易中,是香港第二贸易商,不过和环球贸易差距比较大。

    但毕竟拥有恒生银行作为‘靠山’,再加上大昌贸易的人也很齐心,故也能做起来。

    只不过,这一世大昌贸易失去了汽车代理权,目前香港的汽车公司,一半以上由环球贸易,一半不到则由英资把控。

    梁銶琚迫不及待的说道:“你们知道荣昌拆船厂的船,是从哪里来的嘛?”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荣昌拆船厂是靠着环球航运,拆卸的一些旧船,香港商人不以为然。

    可时间久了,大家总归有人先发现的。

    何善衡说道:“莫非是欧美?”

    梁銶琚是大昌贸易的总经理,常年在全球奔波,所以他说道:“我发现今年全球各港口的空置船多了起来,恐怕是因为航运萎靡的原因,这些船已经成为待售出状态。很多船只的价格仅需要7万美金,还可以贷款5万美金,便可以拉走。仅吉达港就停着上百艘空置的船只,这就是荣昌拆船厂的先见之明,他们从去年底便小批量分批的购进,避免引起价格波动,然后一直拆船。可以使用的船只,他们还继续使用。”

    此消息一出,大家兴奋起来。

    何善衡当即说道:“大昌贸易马上进入拆船业,你也小批量分批的买进!”

    “好,我已经让人在几个港口打听消息,我一个电话,他们就会买进。”

    “嗯”

    何善衡稍后感叹道:“做生意,谁又做得过陈光良!”

    一个大山,狠狠的压在所有香港商人的身上。

    虽然陈光良一直以来都是香港商业的先行者,为香港经济做出极大贡献,也带起了很多新兴产业;但香港商人自然是嫉妒也不少,毕竟他们永远只能跟着喝口汤。

    得知消息的不仅仅有大昌贸易,还有船东赵从衍。

    他发现各大港口停满了待售二手船后,立即吩咐在国外学习的长子,去各个港口购入船只。好的自然来扩大船队,坏的则也准备拆船。

    一时间,第二批吃螃蟹的人开始,也意味着香港将兴起一股拆船业大发展的风暴!

    等大家纷纷进场时才发现,荣昌拆船厂已经给这个行业制定了规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拆卸的;关键在于,港府非常支持这个规范。

    每年的暑假,陈氏家族成员基本聚集在香港,大学生也回香港。

    当然如今蒋梅英的长子陈文锦,在美国打拼事业,暑假只会来港待个几天时间,又得去忙。今年蒋梅英的长女陈乐怡,虽然还有一年的课程,但也基本留在香港,加入她妈妈的投资公司实习。

    哪怕是严人美加入工作的三个儿子,也会出差海外。

    但基本盘都在香港,大家还是会联络联络感情,加深家族成员的联系。

    这一天,‘英美号’超级游艇在香港海域游弋,而陈光良和三位妻妾在上面度假,当然也包括了不用上班的孩子们。

    当在大屿山游弋的时候,陈光良在栏杆上望着岸上,顿时有了一个想法。

    这前世的愉景湾,此时还是一片荒地,他打算马下这里的所有土地,先期开发一个高尔夫球场及会所,以及一个能停靠他超级游艇的码头。将来,逐步开发成他陈氏的超级别墅,以及一个‘城中之城’。

    毕竟,这个土地离岸,在六七十年代可以是‘私人庄园’。等到八十年代,再慢慢开发,允许外人来居住。

    有了这个想法后,陈光良也没有急于一时,去向港府购入土地,打算等明年再说。

    船上的生活是快乐的,陪同小孩子们玩,可以一起踢足球,可以一起钓鱼、玩游戏。

    到了晚上,又有幸福的夫妻生活。

    特别是三位妻妾聚在一起,更是有着无限的乐趣,虽然都是‘老夫老妻’,但只要花样多,依旧有着不少新鲜感。

    更不要说,陈光良在日本还找了个新鲜的司叶子,一直也不缺新鲜感的。

    时间长了后,哪怕是保守的严人美,也会任由陈光良的想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