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扩充地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新的一年来临(1952)。

    元旦过后,陈光良的车队来到花园道1号,也就是新平安银行大厦。

    这幢大厦如今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历经近五年的建设,终于成为香港地标性的建筑。

    大厦的占地面积仅1.4万平方尺,如今被平安银行建成香港最高的大厦(15层),其充满华夏风格的‘月拱门’封闭式玻璃窗户,堪称是一大亮点。

    而懂行的人都知道,这座大厦使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新风系统’,虽然窗户是封闭的,但室内空气却是流通的。

    新平安银行大厦建成后,平安银行、长江地产等企业迁入;而原来的平安银行大厦,更名为环球集团中心,成为环球集团(环球航运、环球贸易)的总部大厦。

    两幢大厦除了想陈氏企业提供写字楼供应外,也对外出租写字楼,只是招租的对象有一定的要求。而作为香港最豪华的甲级写字楼,自然是不愁租客。

    陈光良透过窗户,看着平安银行大厦,心中涌出一股自豪感——不管投资什么产业,但都没有地产让他心里塌实。

    抵达大厦大厅,这里有严格的安保措施,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里面的员工需要办理工牌,外面的访客需要登记或预约,和后世的大厦安保系统差不多。

    随后,陈光良乘坐电梯直达平安银行大厦的顶层,他的办公室便坐落在15层,可以一览中环和维多利亚港的景色,可以俯瞰汇丰银行、置地等企业大厦。

    上午。

    陈光良视察了同在顶层的‘展览室’,这个展览室的资料,都是原版,是陈光良各个企业发展的历史资料,非常的珍贵。

    早在1927年,陈光良成立第一家企业——长江车行时,就对开业进行了拍照,那是一张拥有3辆黄包车在番瓜弄的一块空地上,九名股东有陈光良、李超、杨青山、何向东、潘成.再加上一名学徒林峰,大家纷纷换上干净的衣服,胸口别着小红花.

    拿起这张照片时,陈光良的思绪都回到25年前,照片上的人,基本都跟着他来了香港。

    “这里,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整理和保管,这都是陈氏企业的灵魂啊!”

    “是,老板,我们有完善的保管制度,请您放心!”

    陈光良这才放心的点点头,当然,他做事向来思考的长远,这些资料一直有三份,哪怕是战争也没有损失其中任何一份,都是提前转移至安全的地方。

    三份资料中,目前环球集团大厦的地下金库有一份,平安银行的地下金库也有一份,再加上这里的展览馆,一共三份。

    定期检查,及时拓印和备份,这是陈光良每年都会交代的事情。

    平安银行的高层坐在会议室,召开新的一年第一次会议。

    陈光良坐在主席位上,认真听取大家在过去一年工作的回报。

    会议室的座位布局是:商业银行一边,投资银行一边。

    平安银行现在叫做‘平安金融集团’,下设平安银行、平安投资、平安证券、平安保险。

    证券和保险,都是象征性的业务,目前做的并不算大,在华资当中都算不上前三;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两大板块业务,目前就做的非常大了。

    平安银行的副总裁叶熙明回报道:“截止去年底,平安银行的存款达到2.6亿港币,这个数据应该是东亚银行的三倍多(东亚银行存款约7000万)就算抛开特大额、特大企业的存款,也比东亚银行多八成以上与此同时,我们在本港合作的企业达到520多家,贷出资金1.52亿.自有现金流为2200万港币.去年(1951),盈利为590万港币。”

    陈光良个人,就在平安银行有存款2000万美金,折合1.15亿港币;环球集团、长江实业集团的存款倒是不多,甚至还向平安银行进行了贷款;长江工业集团、时代影业等企业,有一定的存款在平安银行不多。这些加起来,差不多也有1.2亿以上。

    这样算下来,平安银行外面的存款大概是在1.2亿,确实比东亚银行多太多。(前世东亚银行在1953年才9500万的存款)

    这里面除了多年来扶持的香港工厂主,纷纷给予平安银行信任外,也有那些江浙沪商人都更信任平安银行。

    甚至,大家不再像前世一样,只信任汇丰、渣打,将平安银行视为差不多信誉的存在。

    不然的话,凭一家‘外地银行’是很难做赢‘本地银行’东亚银行的。

    平安投资随即说道:“目前,我们的地产信托资产达到6500万,主要是香港的工业楼宇及仓库等物业,及平安银行总部大厦(价值1200万),另外在新加坡、西贡等地拥有一些物业.我们还持有证券的价值约3100万.总资产为9600万。”

    9600万加2200万,相当于平安银行的资产值在1.18亿港币。

    这个不算很多,前世东亚银行在1954年的资产值已经达到1.54亿。

    当然,平安银行赚了钱,有些是被陈光良分红给自己;而且,很多金融投资的利润(炒黄金),是陈光良个人委托平安银行的。

    陈光良随后问道:“新加坡、西贡的分行情况,如何?”

    目前,平安银行实行的是——香港--新加坡--西贡的东南亚三角金融布局。

    叶熙明当即说道:“我们在新加坡拥有500多个往来客户,存款550多万西贡方面”

    西贡就是南越,目前还是安全的,只需要60年代撤退即可。

    陈光良点点头,这个成绩还是不错的,毕竟不是本地的银行,他们也才进入这两个市场才1年多。

    至于平安银行目前的资产值1.18亿,那是因为此时的物业价值被低估,等到朝战结束,应该能达到1.8亿以上。

    而且目前一年的利润,已经接近600万,显然已经是在高速成长。

    接下来。

    陈光良说道:“今年,平安投资继续投资工业地皮、商业地盘、香港证券,以及新加坡、日本的物业,整体发展除了坚定立足香港外,还需要朝海外发展。”

    众人纷纷点头!

    此时陈光良觉得,既然平安投资的信托部,已经管理成熟。将来,没有必要再把这个部门卖给长江地产。

    等到后面,将旗下的商业地盘,建成10层以上的工业大厦,再投资一些商业大厦,这完全可以作为平安投资的长期投资;同时,海外的发展也是如此。

    平安金融集团发展到今天,不仅已经可以和汇丰、渣打竞争,而且还无需担忧‘银行挤提’,因为平安银行和环球集团、长江实业集团等兄弟企业,形成了一个‘财团’,且还有陈光良个人的资金在担保。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信誉的问题!

    “老板,郭春秧后人有意出售北角英皇道的‘月园’,这幅地皮占地面积为18.7万平方尺。我们要不要买下来,作为长江地产的储备地皮?”

    长江地产的副总经理严宽,走进来汇报道。

    ‘储备地皮’这是陈光良在公司常说的一句话,长江地产要重视‘储备地皮’。

    目前,长江地产在香港的住宅楼盘,占地面积在约160万平方尺。

    看起来不大,也就这个‘月园’的八九倍。

    但实际上,长江地产目前持有的住宅楼盘,都是真正的‘市区’,例如这个区域有长江地产的十几幢唐楼,占地面积2万平方,那么将来并楼后,这2万平方就可以修建一幢三百个住宅左右的大厦。

    陈光良说道:“月园位於北角的月园街(皇都戏院旁),除一般游戏设备外,并设有一间天星戏院,这一带是被称为小上海的北角住宅区,颇为热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