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9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9章没有意外,耿昭忠毫不犹豫接受了皇帝的条件,把回信和家人一并送到京城来。
一来表示他投诚的诚意,二来他的家人在京城,他们在天子脚下也能更安全。
有皇帝护着,耿精忠再厉害,手脚也伸不到京城来。
皇帝很满意耿昭忠的识趣,甚至他不是一个人行动,而是劝说了三弟耿聚忠一起行事。
不用说,耿聚忠的家人也一并跟着到京城来了。
皇帝抱着云岚在御花园里随意散步,李德全和苏麻喇姑等人跟在几步开外。
他一边给云岚随手指了指旁边盛开的是什么花,一边嘴角含笑小声道:“耿昭忠比朕想象中更聪明。”
皇帝的声音很低,似是自言自语,却叫云岚听了个一清二楚。
云岚当然明白皇帝为何这么说,因为如果耿昭忠不接受并入汉军旗这个条件,那么皇帝很可能就会舍弃他,直接换人,换成耿聚忠。
反正在李光地送来的密信当中,提到不管是耿昭忠还是耿聚忠都跟耿精忠的关系不怎么好。
次子和三子的关系却相当不错,要是耿昭忠单独行事,那么等他成功后,没参与的耿聚忠就很可能被归入耿精忠那边,最后被连累得没什么好下场。
甚至耿聚忠可能被耿精忠威胁或者利诱,加入到耿精忠那边,坏了耿昭忠的大事。
前边显得耿昭忠无情无义,连从小一起长大又关系不错的兄弟都能随意舍弃掉,皇帝自然更难相信他所谓的忠心。
后边就显得耿昭忠太蠢,没有事先拉拢住耿聚忠这个弟弟,反而给敌人添了助力。
如今倒好,耿昭忠提前拉拢住弟弟一起行事,绝了弟弟投靠耿精忠的可能。
既聪慧又有情有义,还让事情进行得更加顺利,甚至把自己和弟弟的家人一并打包送到京城里来,直接把弟弟绑在自己这条船上,没了反悔的机会,他这简直是滴水不漏。
就连云岚听后都对耿昭忠颇为佩服,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决定,还义无反顾把家人送进京来。
看得出耿昭忠是个聪明人,也是个狠人了,毫不犹豫就绝了自己的后路。
不知道耿昭忠究竟是能走一步看十步,还是凭直觉行事。
不管哪一种,对皇帝来说都是极好的消息。
如果耿昭忠能成功,那么皇帝就能不费一兵一卒把靖南王一脉废掉,撤藩的事就更顺利了。
平南王已经退了,那么三藩就剩下一个平西王吴三桂,相对容易得多了。
云岚想着皇帝刚才在御书房的时候,年轻的脸上沉静矜持,丝毫没有显露出太多惊喜,还以为他早就预料到耿昭忠的选择才如此镇定。
如今看来,皇帝就是收敛了自己的喜怒,没叫御书房一起议事的大臣看出来,维护住他属于帝王的威严。
换言之,皇帝这包袱还挺重的,心里再高兴也不能表露出来,只能抱着女儿去御花园散步的时候稍微表现出一点。
对着一个还吃奶的孩子,皇帝就没多少包袱了。
御花园空荡荡的,伺候的人又在后边几步开外,皇帝就能尽情表露出自己的欢喜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