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樊哙出战,叛徒送死(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说完,刘盈不再看瘫软在地、如丧考妣的刘濞父子,转身拂袖而去。留下父子二人在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中颤抖。
他们明白,那五千人,完了。
他们最后的价值,就是被皇帝“合理”地消耗掉。
而失去了这最后的筹码,他们的性命,也彻底悬于一线。
与此同时,樊哙率领五千兵马,日夜兼程,终于抵达了烟雨朦胧的会稽郡。
与赵王刘如意、猛将项轩汇合后,老将军迫不及待地想起了皇帝的锦囊。
在刘如意和项轩好奇的目光注视下,樊哙郑重地取出第一个锦囊,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封印,取出了里面的绢帛。
上面只有一行朱笔写就、力透纸背、杀气腾腾的小字:
“整军,即攻对马岛。此战,无论胜败,朕,不想看到他们回来。”
樊哙脸上的兴奋和期待瞬间凝固了,他瞪大了眼睛,反复看了几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一股寒意,顺着脊椎骨猛地窜了上来!
他不是蠢人,只是性子直。
这一刻,他猛然明白了陛下为何给他这五千“眼生”的兵马,为何再三叮嘱要到会稽才能拆看!
这五千人,根本就不是什么精锐,而是陛下要清洗的、前吴王刘濞的旧部!
陛下是要借倭寇的刀,来除掉这些内部的隐患!
而自己,成了执行这把“借刀杀人”之计的锋刃!
“陛下…陛下…”
樊哙喃喃自语,握着绢布的手微微颤抖。
他抬头,看向一旁不明所以、还在摩拳擦掌准备打倭寇的刘如意和项轩,又看了看远处那五千尚且不知自己已被命运宣判的士卒,心中百感交集。
有对陛下狠辣手段的惊悸,也有作为一名老将对士兵本能的些许不忍,但更多的,是对皇权无情和帝王心术的深刻认知。
最终,所有的情绪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和军人绝对的服从。
他用力攥紧了手中的绢布,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传令!”
樊哙的声音恢复了以往的粗豪,却带上了一丝冰冷的杀意,“全军休整一日,备足舟船粮草!”
“明日拂晓,随本侯——渡海,踏平对马岛!”
——
浩渺东海上,战船林立,汉军旌旗在咸湿的海风中猎猎作响。
舞阳侯樊哙屹立船头,花白的须发被海风吹乱,粗犷的脸上再无离开长安时的兴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压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忍。
他身后,是五千名来自故吴地的士卒。他们或许曾追随刘濞心怀异志,但此刻,他们穿着大汉的戎装,即将为大汉的疆土流血牺牲。
在樊哙这位老将军朴素的概念里,既然披上了这身皮,那就是大汉的兵,不该被如此轻易地送上绝路。
然而,陛下的锦囊密令如同冰冷的铁律,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骁勇善战,一生陷阵无数,却终究漏算了一样——人心。
他怎会想到,在这五千人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