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书法终究是书为心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比赛开始!” 陆辰折扇轻挥,直播间内气氛瞬间紧绷。

    镜头率先对准林家辉,服装都是协会准备的,只见林家辉一身素色长衫,站在特制的书案前,整个人仿佛化作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

    常言道,书生意气。

    但读书人并非只有意气。

    所谓‘静气’、‘朝气’、‘才气’、‘雅气’、‘锐气’等。

    不仅仅是读书人,是所有人都所需要具备的气。

    林家辉所具备的,就是‘朝气’和‘锐气’!

    镜头里,林家辉深吸一口气,缓缓提笔悬腕,笔尖在距离宣纸三寸之处微微颤抖,一股由锐气所形成的肃杀之气竟透过屏幕扑面而来。

    徽墨与宣纸甫一接触,便如蛟龙入水,肆意游走。

    瘦金体那特有的锋芒毕露之态展露无遗,每一笔转折都带着宋徽宗赵佶 “铁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漫馨香” 的精髓。

    ‘朝气’与‘锐气’让林家辉的瘦金体更显了几分锋芒毕露。

    撇捺间,似有金戈铁马在沙场呼啸而过,又似有文人墨客在朝堂激昂陈词。

    随着书写的推进,墨迹未干,竟在宣纸表面凝成细微的凸起,宛如刀刻斧凿,立体感十足。

    之所为书法,字,便是心境之象。

    林家辉的心境,浑然所谓。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林家辉额头渐渐渗出的汗珠,可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手中毛笔如有神助,将瘦金体的挺拔险峻、飘逸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镜头一转,屈心如身着一袭淡青色旗袍,端坐在另一张书案前,执笔的姿态如拈花般轻柔,尽显江南女子的温婉气质。

    与林家辉身上的朝锐之气不同,在屈心如的身上,更多的是‘静气’和‘雅气’!

    小篆特有的圆润线条自她腕间缓缓流淌,笔锋婉转间,仿佛带着观众穿越千年时光,回到了大秦帝国的朝堂之上,重现大秦篆书的庄重肃穆。

    篆体,作为秦国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所选的字体,为后世的文字,定下了一个传统的基调。

    墨色在她的控制下深浅交错,将 “仓颉之嗣,小篆之精” 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一个回锋收笔,都似在诉说着古老文字遥远的故事,又似在向先贤致敬。此时,直播间背景特意设置的青铜编钟音效适时响起,竟与她笔下的线条韵律完美契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古韵氛围。

    “好!好个刚柔并济!” 陆辰猛地起身,折扇重重拍在桌案上,惊得弹幕瞬间刷屏。

    陆辰的主持台与屈心如和林家辉是隔绝开的,这也让陆辰可以放肆的去主持。

    “林家辉的瘦金体骨力遒劲,屈心如的小篆气韵古朴,不愧是从万人海选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然而弹幕上却飘来一段不友好的信息。

    【有钱人就是好啊!】

    【书法这东西,还得是有钱人的游戏。】

    【我们这种清苦人,就别想这些东西了,混吃等死就行。】

    【还为天地立心的,开什么玩笑?】

    诸如此类的弹幕越来越多,陆辰的没有也微微皱起。

    有才者不敢疲于为自己证名。

    陆辰深呼吸一口气,朗声道: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是国家的根基之石,这个无关于出身和经历。”

    “林家辉,父母是小学文凭的普通打工人,在工厂流水线上辛勤劳作,但依旧供他学习书法。”

    “屈心如,父亲是戍边军人,常年守卫祖国边疆,母亲早逝,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凭借着对书法的热爱,一路走到现在。他们没有名师指点,没有天价文房,却用一支笔在书法世界里闯出了名堂!”

    “这不正是少年之智,少年至奋发图强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