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书法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艺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工作人员将刘春秋和代学才的作品捧到评委席,直播间的网友们纷纷看着评委席,弹幕期待值拉满。

    龚恩摸了摸自己的白胡子,指尖悬在刘春秋的楷书作品上方半寸,迟迟没有落下,浑浊的眼睛里却迸发出锐利的光芒。

    彭博必也摘下金丝眼镜,擦了擦镜片后,更加细致的欣赏起来。

    齐明达则双手抱臂,背靠在雕花红木椅上,目光如炬地审视着两幅作品。

    “我先说两句。” 彭博必率先打破沉默,他用钢笔尖轻点刘春秋的楷书,“这孩子的基本功扎实得让人惊叹,横折钩的力度控制堪称教科书级别。”

    “尤其是‘钟鼓馔玉不足贵’这句,‘馔’字的右半部分结构复杂,他却能处理得井井有条,笔画间的疏密关系把握得恰到好处。”

    他顿了顿,眉头却突然皱起,“但问题也很明显,比如‘将进酒’的‘将’字,末笔的悬针竖过于僵直,缺乏气韵流转,显然训练有素却不懂变通,少了几分灵动。”

    说到代学才的草书,彭博必的语气明显变得兴奋起来。

    “这草书真是写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你看这‘奔流到海不复回’几个字,笔断意连,飞白处如惊涛拍岸,浓墨处似乌云压城,完全把李白的狂放不羁诠释出来了。”

    “对于这首诗来说,草书的确是更加的占有优势。”

    “不过……” 他的手指划过 “陈王昔时宴平乐” 的 “乐” 字,“这里的连笔略显草率,收笔的回锋不够利落,破坏了整体的节奏感。”

    “两位的问题都很明显,主要就是字体太过于教条主义,部分壁画缺乏自身的灵性。”

    彭博必放下钢笔,身体前倾,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

    “但说到底,我主攻的是行书,在楷书和草书领域,还得听听两位前辈的高见。”

    “齐老在楷书上造诣深厚,龚老对草书更是研究了大半辈子,二位才是真正的行家。”

    齐明达微微颔首,伸手轻轻抚摸刘春秋的作品,声音里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

    “春秋啊,你的楷书让我想起了欧阳询的严谨法度,每一笔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似的精准。”

    “这种扎实的功底,在你们这个年纪实在难得。”

    他的手指突然停在 “会须一饮三百杯” 的 “杯” 字上,“但书法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艺术创作。”

    “这个‘杯’字,结构虽然完美,却少了几分生命力,就像一座精美的雕像,却没有灵魂。”

    “楷书不是一板一眼的机械书写,要在规矩中见变化,于平稳中显奇崛。”

    轮到龚恩评价代学才的草书时,老人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用颤抖的手轻轻摩挲着宣纸,仿佛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

    “好!好一个狂草!你这字里有张旭的狂,怀素的癫!” 他指着 “与尔同销万古愁” 的 “愁” 字,“看这笔竖弯钩,如蛟龙入海,力透纸背,把李白的愁绪都写活了!”

    龚恩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但草书讲究‘狂而不怪,乱而有序’,你有些地方过于追求速度,导致笔画交代不清,比如这个‘销’字,右边的结构有些模糊,这可是草书的大忌啊!”

    两位评委的评价都极为细致入微,显然是非常用心。

    最终投票环节,齐明达毫不犹豫地将票投给了刘春秋。

    “楷书是书法的根基,春秋的基本功让我看到了传承的希望。”

    龚恩则把票投给了代学才,“草书需要这样的创新精神,这孩子的字里有一股闯劲!”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彭博必身上。

    彭博必这下有些尴尬了,这最终决定权怎么跑到自己的收上来了?

    果然姜还是老的老!

    彭博必手中的笔在两人的作品上来回移动,迟迟下不了决定。

    就在气氛陷入僵局时,陆辰敏锐地察觉到了现场的紧张氛围,他轻轻挥动折扇,笑着将镜头引向自己。

    “看来评委老师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书法艺术的多元魅力!不过在彭老师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我想先采访一下两位选手。”

    镜头切换到刘春秋和代学才,两人站在聚光灯下,虽然表面镇定,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暴露了内心的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