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归叔夜(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醴泉坊到了。轿子停下。
轿夫们躬身禀告太后,说到了。
太后挥挥手,说那便进去。
前方左侧的轿夫便上前通报守门的坊正,不一会儿返回,期期艾艾道,“太后,坊正要我们出示过所。”
长安有一百零八坊,实行严格门禁制度。坊与坊之间禁止乱窜。前几天小乙带着宁真到处逛,那是因为有不良人腰牌。
平时太后身边都有高朝世一手安排,从不操心这些细枝末节。
哪李有
太后身边只带了个不通俗务的小夷,哪有什么过所鱼符告身这些证明身份的东西。
想了想,皱眉道:“你告诉他们,哀家要去里面拜访一个老友。”
“小的说了,可那坊正认死理。”轿夫道。
坊正严格遵循大唐律法,坚持不放行,也是理所当然。自己总不能拉下脸强行闯入。不由得傻眼。
想到自己和小夷,一个是大唐太后,一个是大高手,如今因为区区一份过所文书,被挡在门外,有点哭笑不得。
“过所是啥?”小夷问。
“通行证。”
“嗷,干嘛要通行证?你们几个过来,抓住轿子。”
八人再度扛起轿子。
“抓紧了啊,别松手!”小夷大声道。
只见八抬大轿忽地凭空而起,飞越坊门,落到了坊中的街道上。
太后身子一晃,被小夷轻轻扶住。
见八个抬轿大汉还在发愣,喝道:“走啊!”
八个大汉这才反应过来,面面相觑。往哪儿走?
“一直往北,看到门口列着十四把门戟的大宅,就到了。”太后的声音传了出来。
“诺!”
八个大汉齐声回应,欢快地跑起。
坊内街道上的百姓看着从天而降的轿子,齐齐张大嘴巴。
这是变戏法么?
好多喜欢凑热闹的纷纷跟在轿子后面跑,想看看,轿子里到底坐的什么人。
很快,更多人跟着跑,人越来越多,十几人,几十人,最后上百人。
后面跟着跑,连自己都不知道为啥?
轿子里小夷不住回头看,一脸疑惑。
门口列着十四把门戟的大宅里,一个身穿朱衣的中年人挥手斥退仆人,“出去,出去!我都说了,今日不用洒扫。”
仆人诺诺而退。
中年人似有满腹心事,在客厅来回踱步,时而瞑目,时而叹息。最后,啪地一巴掌拍在几案上,愤然道:“乱臣贼子,一群乱臣贼子,都是乱臣贼子!”
震得茶杯的水溅了出来。
这时,一个身穿紫色寿袄的老妇人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了进来。颤巍巍地问中年人:“叔夜,发生什么事了!”
中年人看到老妇人,连忙上前搀扶坐下,“阿娘怎么到前厅了。天气寒冷,阿娘要注意保暖,咳喘再犯就是孩儿的罪过了。”
老妇人叹了口气,“你自小脾气温和,甚少迁怒于人。今日却连洒扫的下人都逐了出来,定是发生了大事。和为娘说说吧,老憋在心里会憋出病的。”
中年人便是门下侍中,大唐左相,归叔夜。
归叔夜也叹了口气,道:“前日甲马传讯,岭南西道桂州戌卒发生哗变,杀掉都将,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统领,一路北进,沿途百姓纷纷加入。”
“那节度使不管么?”老夫人问。
“节度使都是些见风使舵之辈,见贼众势大,他们都避其锋芒,有的还资助粮草。”
“那朝廷呢?兵部呢?”
“陛下久不上朝,大事交由群相廷议。兵部早已没有实权,朝廷仅有的战力便是鱼天恩统领的神策军。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