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粮荒初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就在秦晋忙于整军和安置民生之际,国军也完成了整个工业的大转移,让原本从上海,南京,江苏沿海一带向内陆转移的学校,工厂,设备,民众等成功向西南内迁。

    日军为了尽快占领武汉,完成对大本营的战略托底。

    从九月中旬开始就一直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加大兵力投入,而武汉方面,同时汇集第九战区,第五战区的兵力超过百万大军迟滞拖延敌人。

    至38年10月底,日军攻破武汉三镇,国军有序撤出武汉战场。

    国军此战达成战略大转移和重创日军主力,从战略上完成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 同时让出武汉拉长日本战略防线的长远目的也完成既定目标。

    以超过40万的伤亡换取日军主力超过25万主力伤亡,后方二线部队有超过20万兵力因为秋季雨势气温突变导致疾病非战斗减员,致使日军主力今年无力再战。

    整体来说,重庆方面这次可以算是自抗战以来国军对日作战中歼敌最多的一次,也是打得最有谋略最硬气的一仗,毕竟全程都把战争的主要节奏把控在自己手里,掌握主动权成功完成民生,经济,工业,军事,战略大转移。

    而日军陆军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拿下了武汉,就已经向大本营证明了他们在华的陆军可不是吃干饭的。

    眼看年底双方都要抓紧时间结算战况盈亏和为明年军事预算做准备了。

    两边都默契的逐渐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作战,只有部分小股兵力还在为争夺部分要地在持续小规模交锋,但是双方兵力基本都克制在了营级和中队级规模的范围之内。

    不是不想再打,而是今年双方都打不动了,国军光两个战区的兵力就出动超过百万,后勤民夫总规模超过三百万。

    整个下半年三四百万人除了应对这场战争,基本啥资源都没有创造不说,还严重超负荷的消耗了国家储备和市场经济。

    秦晋都知道他的102集团军再焊死在武汉战场,他的闽中经济体都要崩溃了,重庆方面贪归贪,可聪明人还是大把大把的有人在的。

    从完成战略转移开始,重庆统帅部就为了更多的保存有生力量,有序让幸存主力呈梯次收缩兵力,最终以主动退场的优势退出武汉战场。

    而日军方面则更惨不忍睹,40万主力这一战被打没了25万,出动五六十万二线部队供应一线部队,结果由于南北差异,气候多变,导致风寒感冒在部队大势扩散,最终以超过20万人病倒不得不无奈罢手。

    为了这场战争,他们征调了华北,华中超过百万二鬼子作为苦力和炮灰,超过三百万人,近半年的消耗,早把东北,华北,华南的粮草和战略储备消耗一空。

    如今别说从战场上找补回来,一个空的武汉,除了房子,街道城市是你的,其他的毛都没有。

    哪怕是下乡,周边超过六十万农村人口向湖南,江西逃难,你拉出去的部队都未必能找回够他们自己吃的。

    全武汉的大军还需要后方全程供应。

    如今在武汉都是军队强行开出大量军票从南京,上海等地搜刮军需。

    在新的战备没有筹备足够之前,只要华夏军队不动,他松井石根和畑俊六等人是一点都不想打了。

    毕竟就靠从二线三线部队里抽调,部队战斗力已经严重不达标了!

    11月的华夏已经开始寒风刺骨了,至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好多地方都已经封路了,就这环境,能够在开春之前恢复三成实力就不错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