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42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都来送行。看着马车渐行渐远,宝玉心里既期待又忐忑:"景兄,你说……能成吗?"景山负手而立,目光悠远:"放心,会成的。"
一个月后,商队回来了。
不仅带回了卖酒的钱,还拉回了满满几车江南的丝绸、闽地的茶叶,甚至还有些西域的香料。
领队的年轻人兴奋地汇报:"大人,咱们的酒在府城卖得可好了!那些大户人家一买就是十几坛,说咱们的酒比京城的还香!"
宝玉大喜,连忙翻看账册,发现这一趟竟赚了足足三百两银子,比往年翻了十倍不止!
黛玉看着满车的货物,笑着对景山道:"景大人果然妙计。"
景山却摇头:"是大家齐心协力的功劳。"
当晚,县衙摆了庆功宴,全县百姓欢聚一堂。酒过三巡,有人提议:"咱们不如年年都这么干吧!"
众人纷纷附和。宝玉举杯笑道:"好!往后咱们梨花县,不仅要卖酒,还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咱们的梨花酿!"
月光下,欢笑声回荡在山谷里,连满树的梨花都似乎开得更盛了。
梨花县的秋雨来得急,豆大的雨点砸在瓦片上,噼啪作响。林黛玉半夜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紫鹃提着灯笼匆匆进来,脸色煞白:"夫人,快去看看吧,惠少爷烧得厉害!"
黛玉连外衣都来不及披,赤着脚就往厢房跑。推开门,只见贾惠小小的身子蜷缩在床上,脸颊烧得通红,嘴唇却泛着不正常的青白。宝玉正用湿帕子不停地给他擦身,可那滚烫的温度丝毫未减。
"什么时候起的?"黛玉扑到床前,手指刚碰到孩子的额头就被烫得一缩。
"子时发现的。"宝玉声音发紧,"起初只说头疼,我以为只是着凉..."
景山端着药碗快步进来,身后跟着县里唯一的老郎中。老郎中把了脉,眉头越皱越紧:"小公子这是邪风入肺,得立刻用白虎汤退烧。只是..."他犹豫地看了眼窗外如注的暴雨,"这药里需要鲜竹沥,现在去采..."
"我去。"景山转身就往外走,被黛玉一把拉住袖子。
"这么大雨!后山的竹子又陡..."
景山轻轻挣开她的手,雨水顺着他的下颌线滴落:"来得及。"
天蒙蒙亮时,贾惠的烧终于退了些,却开始说胡话,一会儿喊爹爹,一会儿又哭着要回家。黛玉抱着他轻声哄,眼泪无声地落在孩子滚烫的额头上。
"老爷..."她看向一旁熬得双眼通红的宝玉,"我想了一夜,还是...送惠儿回京吧。"
宝玉手中的药碗"咣当"一声落在桌上。景山默默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你舍得?"宝玉嗓子哑得不成样子。
黛玉用脸贴着贾惠的小手:"就是太舍不得,才不能拿他的命冒险。"她抬起泪眼,"这次是景大人冒险采来竹沥,下次呢?梨棠、梨安也还小,万一..."
窗外,雨不知何时停了。一束晨光穿透云层,照在床前那盆血水上??是景山采竹沥时被锐石割伤的手臂留下的。
三日后,贾政派来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