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交代的礼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御书房内,龙涎香的气息沉静悠远。

    南宫昱端坐于宽大的龙案之后,明黄的常服也掩不住一身久居上位的威仪。

    皇后东方栖梧坐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一袭正红色凤穿牡丹宫装,雍容华贵,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太子南宫承乾侍立在父皇身侧,身着杏黄色四爪蟒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沉静,目光落在紧闭的殿门上,带着一种克制的平静。

    殿内落针可闻,只有更漏滴答,计算着光阴。

    终于,殿外传来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厚重的朱漆殿门被内侍缓缓推开。

    逆着门外涌入的、带着初秋微凉气息的天光,两道挺拔如修竹的身影,并肩踏入殿中。

    刹那间,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去,呼吸仿佛都凝滞了一瞬。

    皇帝南宫昱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皇后东方栖梧搭在膝上的手,指尖微微蜷起,随即又缓缓松开,唯有一双美眸瞬间亮起,盈满了复杂难言的情绪——那是混合着巨大的惊喜、欣慰,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心疼。

    太子南宫承乾的背脊似乎挺得更直了些,沉静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极快的光,随即又归于深邃的平静。

    来人,正是离京数月、远赴南海琰贸区历练归来的五皇子南宫懿钧与六皇子南宫凜天。

    然而,眼前这两个少年,哪里还是当初离京时那两个尚带几分青涩稚气、眉宇间难掩天家骄矜的皇子?

    南海炽烈的阳光与海风,最严苛的雕师,在他们身上刻下了脱胎换骨的印记。

    肤色是健康匀称的小麦色,褪去了京都贵胄的苍白。身形明显拔高、结实了许多,宽肩窄腰,行走间步伐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久经锤炼的韧劲。

    曾经或许还有些圆润的脸庞轮廓,如今线条变得清晰而硬朗,下颌的弧度透出隐隐的锋芒。

    最令人心惊的,是那双眼睛。

    五皇子南宫懿钧,性子本就偏于沉稳内敛。此刻,他眸中那份沉静更深邃了,如同深潭,波澜不惊,却又清晰地映着世事洞察的微光。

    那里面沉淀的不再是少年人的懵懂,而是一种经过繁杂事务磨砺后的从容与通透。他微微垂着眼睑,姿态恭敬,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悄然散发。

    六皇子南宫凜天,昔日的跳脱飞扬沉淀为一种内敛的锐气。

    他的眼神如同出鞘三分的宝剑,明亮、锐利,带着一种经过风浪洗礼后的坚定和无所畏惧。不再是浮于表面的张扬,而是根植于实力与信念的锋芒。

    他站姿如标枪,目光平视前方,带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感。

    兄弟二人并肩而立,虽相貌依旧酷似,但气质已截然不同。

    一个如深潭静水,蕴藏万钧;一个如出鞘寒锋,锐气逼人。

    他们身上那身远行归来的风尘仆仆,非但无损其光华,反而更添一份令人心折的、属于开拓者的粗粝与勃勃生机。

    “儿臣南宫懿钧(南宫凜天),拜见父皇!拜见母后!见过皇兄!”

    两人撩起袍角,动作整齐划一,带着行伍般的利落与力量感,深深叩拜下去。声音沉稳洪亮,回荡在寂静的御书房内,再无半分昔日的绵软。

    “好!好!快起来!让父皇好好看看!”

    南宫昱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甚至微微有些发颤。

    他离座起身,亲自上前两步,一手一个,用力地将两个儿子从地上扶起。

    宽厚的手掌重重地拍在他们结实了不少的肩膀上,感受着那蕴含的力量,龙目之中满是欣慰与激赏,连声赞道:

    “好!好小子!黑了!壮了!这精气神,好!太好了!”

    东方栖梧也早已站起身,眼圈微微泛红。

    她没有像皇帝那样外露,只是缓步上前,目光细细地、一寸寸地描摹着两个儿子的脸庞、身形,要将这数月分离的时光都补回来。

    她伸出手,指尖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轻轻拂过南宫懿钧眉宇间一道被海风刻下的、几乎淡不可见的细痕,又抚过南宫凜天明显粗糙了些、带着薄茧的手背。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她喃喃着,声音温柔如水,带着母亲独有的心疼与骄傲,

    “黑了,也瘦了些……宁儿她……真是用心了。”

    最后一句,感慨万千。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对双胞胎儿子身上翻天覆地的变化,绝非仅仅是风吹日晒的结果。

    那是东方毓宁倾注了无数心血,将他们置于真正的大潮之中,以严苛的爱与信任锤炼而成!

    南宫懿钧和南宫凜天感受着父母毫不掩饰的关切与激动,心中亦是暖流激荡。

    在外无论多么坚强,此刻回到双亲面前,那份孺慕之情便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兄弟二人齐声应道:

    “劳父皇母后挂心,儿臣一切安好。小姨母待我们极好,教导亦严。”

    “严师出高徒!严得好!”

    南宫昱大笑着,显然对儿子的改变满意至极。他拉着两个儿子重新落座,目光灼灼,

    “快跟父皇说说,这几个月在琰贸,都见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可有受委屈?”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由性子更为沉稳的南宫懿钧率先开口。

    他没有急于描述波澜壮阔的见闻,而是从最细微处讲起。

    从初到琰贸时,面对堆积如山的账册、错综复杂的海商关系、甚至与工匠民夫沟通的茫然无措;

    讲到小姨母如何手把手教导他们看懂那些繁复的账目,如何透过数字洞察人心与利益;

    如何亲自带着他们深入港口码头,顶着烈日与海腥味,与粗犷豪迈的船老大、精明狡黠的番商、甚至是搬运货物的苦力打交道,学会在鱼龙混杂中辨别真伪,在纷繁芜杂中抓住关键。

    “小姨母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十遍账本,不如亲自去码头清点一次货物。听百遍汇报,不如与那海商面对面争执一场价格来得通透。”

    南宫懿钧的语气平静,却字字珠玑,带着实践磨砺出的真知灼见。

    接着,南宫凜天接过了话头。

    他的声音明显带着昂扬的锐气,描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讲如何参与新码头的规划与督建,如何与工部派来的官员据理力争,甚至拍桌子瞪眼;

    讲如何协助处理番商之间的冲突,如何在小姨母的默许下,第一次尝试运用手中的权力和智慧去斡旋、威慑、乃至小规模的武力震慑;

    讲如何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跟着小姨父南宫烨派来的亲卫,巡视新设的防务据点,感受边陲之地的肃杀与责任。

    “那些番商,看着粗鄙,实则精得像鬼!跟他们打交道,光讲道理没用,得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力量和规矩!小姨母教我们,恩威并施,规矩立得硬,生意才能做得久!”

    南宫凜天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是一种经历了挑战、克服了困难、并最终获得认可的自信光芒。

    他们讲述着在琰贸经历的种种:有初掌事务的笨拙与失误,有面对刁难时的愤怒与隐忍,有解决难题后的豁然开朗,也有在南宫烨铁血手段下见识到的真正雷霆之威。

    那些经历,不再是纸上谈兵的治世之道,而是带着海风咸腥、带着汗水味道、带着利益博弈的刀光剑影、带着责任重压的真实成长。

    太子南宫承乾静静地听着,脸上始终维持着得体的、兄长的温和笑意,不时点头表示赞许。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平静的表象下,内心是如何的波澜汹涌。

    当听到南宫懿钧描述如何在错综复杂的账目中理清头绪,揪出一个中饱私囊的管事,小姨母赞许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钧儿有断事之明时……

    当听到南宫凜天眉飞色舞地讲起如何带着一队亲兵,硬生生压服了几个仗着船坚炮利想强占航线的红毛番商,小姨父难得地对他点了点头时……

    南宫承乾袖中的手,不自觉地微微攥紧。

    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掌心被指甲掐出深深的印痕。

    一股强烈的、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渴望和……难以言喻的酸涩,如同藤蔓般缠绕住他的心脏。

    他也想!他也想像弟弟们一样,跳出这四四方方的宫墙,挣脱这金丝编织的华丽牢笼!

    他也想站在那波涛汹涌的海岸边,感受带着咸腥的自由之风!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