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刀与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 公子从未招揽过六国的旧贵族,而公子忙于自己的事也不会去打听六国旧贵族,至少在叔孙通看来,一直是这样的。

    叔孙通领着这位老先生来到隔壁的书房,推开书房的门,入眼的是嵌在整面墙上的书架,书架上放着满满当当的书。

    叔孙通又道:“公子在乎的只有人们的生活,若那些六国贵族真要破坏人们好不容易安生的当下,那样定会触怒公子。”

    看着老先生走入书房中,叔孙通低声道:“公子扶苏可不是始皇帝,其实公子并不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始皇帝治理六国会请六国贵族入秦,若换作公子面对谋乱的六国旧贵族,公子能拿出来的多半就只有刀与火了。”

    伏生走入这间书房,安静地看着书。

    老先生往往一看书就是一整天,叔孙通任由他这么看着,自己则重新戴着斗笠走入了细雨中。

    山上的桑树长得很好,甚至已有小小桑葚长了出来。

    章邯扛着锄头正走在山下,在他的身后还有一群半大的小狗。

    每每看到这些小狗,叔孙通心里就会特别踏实,这些小狗被章邯训得很好,它们会看家护院,看守这个村子。

    近来,扶苏也看了不少书,现在田安就在整理这里的书,这些书都是从咸阳的吕不韦故居带来的。

    扶苏用楚地的糯米,河东的江米,再有蓝田的大枣,蜀地的红豆,正在蒸着甑糕。

    一边蒸着,扶苏看着手中的一卷算经,这卷书也是从吕不韦的故居中带出来的,只不过这些书有的真是在讲春秋的,还有的讲得有些偏门。

    闲着没事的时候,扶苏都会翻看一遍,手中这卷就属于较为偏门的算经,而且是算节气的。

    这卷算经没有留下名字,但应该是当年吕不韦的三千门客之一。

    老师张苍在算术一道颇有见地,其实除了老师,扶苏觉得自己的算术应该也是当世水平较高者之一。

    而且扶苏有一个本领,是这卷书的创作者所没有的。

    扶苏知道一年节气有二十四个,就可以从结果倒推算出来。

    古往今来,诸子百家争鸣,各种见解与说法颇多,人们对节气的算法,以及节气的数量都存在很多争论。

    先前,扶苏觉得治理一个县,既要抓生产力,又要主抓思想品德。

    现在要治理一个郡,扶苏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公子,公子!”田安脚步匆匆而来,道:“豆沙捣好了。”

    扶苏尝了一口红豆沙,点头道:“嗯,很不错,可以再细一些。”

    说着话,主仆两人向外看去,始皇帝派来接往咸阳的车驾还在。

    扶苏切了一块甑糕,抹上一层豆沙,自己先尝一块,满意点头,一边吃着有些烫的甑糕,一边口齿不清地道:“果然,这甑糕只要用料好,就是好吃。”

    “你也尝尝。”

    田安也尝了一块,好吃得瞪大了眼不住点头。

    扶苏将余下的甑糕与豆沙都放入食盒中,提着就坐上了前往咸阳的车驾,让田安驾着车。

    离开潼关的道路比当初来时好了很多,修了两月,道路也平整了。

    车驾路过华阴县,过了桥就一路朝着咸阳城而去。

    扶苏想着现在的应该是端午了,问道:“你说现在的楚人会吃粽子吗?”

    田安手里还拿着马鞭,又道:“公子,什么是粽子。”

    “原来你不知道啊。”

    “老奴见识短浅。”

    扶苏蹙眉思考着。

    到了咸阳城,扶苏这才走下车驾,马车赶得很快,一路上颠得慌。

    扶苏下了车,又将田安扶了下来,又道:“你都这把年纪,赶车就不要这么快。”

    田安笑起来时皱纹都盖住了双眼,他笑呵呵道:“让公子见笑了。”

    主仆两人脚步匆匆走向章台宫。

    在宫里的侍卫眼中,公子扶苏好像是一夜之间长大高了,现在的公子不仅长得高大,就连气场都变了,整个多了一股刚毅气,这应该是军中将领才有的气场。

    虽说公子穿着文气,但有经验的将领还是能看得出来,公子的变化肯定是在军中锻炼过的,那衣衫下已有了健硕的体魄。

    这样的公子只要一个眼神,就足够让众多同龄姑娘脸红了。

    扶苏走在前头,田安就在后方拎着食盒。

    章台宫大殿,李斯就站在一旁,行礼道:“公子。”

    扶苏接过田安递来的食盒,走入大殿中,一边走着道:“老师,我做了一些吃食,一起吃。”

    “这……”

    李斯还犹豫着站在原地。

    扶苏又道:“做多了吃不完,老师与父皇一起用。”

    见到始皇帝点头了,李斯这才了然应道:“是。”

    扶苏打开食盒,将豆沙抹在一整块甑糕上,而后将其分成两块,一边道:“这块大的给父皇,这块小的给老师。”

    一盘涂着豆沙与枣泥的甑糕放在眼前,扶苏道:“不知道是不是太甜了,父皇且尝尝?”

    李斯端着自己的这盘已吃了起来,三两口就将一块甑糕下肚,还在回味着道:“好吃。”

    嬴政尝了一口气,仔细品尝,稍稍颔首,表示认同。

    扶苏十分自然地帮着收拾父皇与老师用过的盘子。

    李斯重新坐了下来。

    嬴政打量着这个儿子,小半年不见看起来眼神锐利了许多,低声道:“近来都与辛胜练军中身手?”

    扶苏颔首道:“每天早晨都有锻炼,老将军说用剑就好,我更喜用长戈,重戟,累是累了些,用多了也就习惯了。”

    言至此处,嬴政看向李斯。

    李斯收到眼神,神色严肃道:“今年的渭南能否准时准量地交上田赋?”

    扶苏道:“可以。”

    李斯又道:“陛下,公子先前所要的工匠,臣以为可以给予。”

    嬴政又一次点头。

    扶苏行礼道:“谢父皇。”

    李斯又道:“上郡正缺粮草,有了渭南的粮草支持,北方也能松一口气了。”

    嬴政沉声道:“扶苏,王翦与李斯的事与你无关。”

    “老师与老将军给得粮草,儿臣一定会悉数奉还。”

    嬴政再一次点头。

    李斯忙行礼,道:“斯不敢受。”

    嬴政没有再抬头去看李斯。

    大概意思是你看着办。

    李斯行礼道:“臣告退。”

    扶苏将食盒也收拾好了,等丞相李斯离开之后,也不用父皇说,就坐在边上开始整理着殿内的文书,顺便拿起还未批复过的文书,提笔开始批阅。

    “有不少人说,动辄迁居二十万人入关,让中原各地十室九空,不是好事。”

    扶苏书写的动作短暂停下回道:“父皇,老师所迁之民都是无田无家的六国贫民,本就无田耕种何来十室九空。”

    嬴政道:“朕应该好好想想了。”

    扶苏抬起头,言道:“父皇,当年列国治理他们自己的土地就很难了,现在的大秦一统中原了,想要治理六国土地的总和,也就是整个中原,这必然是很难很难的。”

    见父皇神色又多了几分坚定。

    扶苏又低下头,接着批阅着这些文书。

    大殿内,又恢复了寂静,外面天空从蔚蓝转变到红色,再从红色变成灰蓝直到一片漆黑。

    扶苏搁下了手中的笔,又站起身将桌上的诸多文书分类整理好。

    再回头看去,见到父皇一手握拳支撑着太阳穴,正闭眼小憩着。

    扶苏叫来了殿前的侍卫,吩咐道:“这些加急的文书先送出去吧。”

    “可……”

    殿前的侍卫看了看正在小憩的始皇帝,皇帝正在休息,没有准许他们也很犹豫。

    “以后这种事不必再过问朕,不得耽误边关军情。”

    身后传来了严厉的话语声,扶苏侧目看去,原来父皇醒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