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桃花镇桃花村的春节(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桃花镇是A市最大的镇,也是最富足的镇,当然是因为桃子而富足的了。今年桃花镇的春节和往年一样,主干道两旁的路灯杆上,大红灯笼从街头排到街尾,红彤彤连成一条红云带。槐树、垂柳枝桠间挂着成窜的、密密匝匝的闪亮的小彩灯,眨着蓝色、黄色、绿色、红色的小眼睛,把光秃秃的冬夜点缀得就像一场完美的琉璃梦。
主干道街道两旁的每一家门店,都贴着最大号的大红对联,墨迹行云流水、酣畅淋漓,诉说着“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的年话。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流苏在晚风里轻摇。大门上是威风凛凛的门神,窗子上倒着贴的大红福字,寓意是福到家中来。
马路上一辆辆赶着回家过年的私家车,后车窗上都贴着“出入平安”和“八方来财”对联,那是主人的新年愿望。就连缓缓驶过的破旧面包车,也贴的“车行万里路”“人车共平安”的祝福语,到处都是通红的一片,整个小镇都融进了红彤彤的光影里。
暮色初合,最后一抹余晖还恋恋不舍地勾着西山的肩头,桃花镇的大街小巷上的路灯便迫不及待地亮了。紧随其后的就是幢幢楼里,从每一扇窗户射出来的微黄灯光,它们不是一盏一盏地亮,而是一片一片地燃起来的。从山脚下一直燃到了半山腰,像一条温顺的火红火红的火龙,盘踞在桃花镇的冬夜里。
“噼里——啪啦——砰!”不知是谁家的孩子,猴急猴急地点燃了第一挂鞭。那声响就像一声号令,瞬间,整个桃花镇都沸腾了,鞭炮声由远到近,由疏到密。
住在一楼的住户,把鞭炮在地上拉成一条燃放,噼噼啪啪道烟花地像一条蛇。住在楼上的把鞭炮拴在竹竿上伸出窗外,那红彤彤的“满地红”炸响着半空中,爆竹的红色纸屑如同喜庆的雪,在硝烟味中漫天飞舞,就像天女散花落在地上厚厚一层,就像铺了一条红毯。
放炮时间最长的、声音最响的,是摩托车修理铺的老牛,他正叉着腰,笑呵呵地看着门前地上电光四射的五百响“大地红”。他是桃花镇修摩托车第一人,开店第一人,手艺第一人,零件正品又便宜第一人。他的邻居是书画店的老板,捂着耳朵探出头,笑骂:
“老牛,你这是放炮吗?我看你这是要攻城啊!告诉你,如果烧了我一本书、一幅画,我让你赔。”
老牛嗓门更大:“放心,烧不到你家。我就是图个响,崩崩去年的晦气!明年马达一响,保准黄金万两!哈哈,够赔的。”
街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都是吃了晚饭出来溜达的,等到八点就该回家看春晚了
卓越家原来是清流县青冈镇人,来到桃花镇是三年前的事。那一年,桃花镇还不是桃花镇,卓然在这里投标成功了一个工程项目,一个不大的旧房改造项目,他就带着团队过来了。这一年正好是桃子结果的第一年,产量不大需求量不小,所以把桃花镇炒火了。卓然就在这里买了房,想把父母和妻儿接了过来,但是父母不肯来,说:
“这个地方住习惯了,左邻右舍到都象自己家人一样,不想去陌生的地方,你们年轻人喜欢,你们就去吧。”
就这样卓然搬到了桃花镇,公司也迁到了这边。来到这里的第一年,他只接了旧房改造项目,他不敢投标太大的工程。因为他刚刚到桃花镇,完全不清楚这里的人际关系。所以,投标了这个旧房改造的小工程,一是为了能够给工人开出工资,二是为了趟趟路子,试试水,好好了解一下桃花镇的房地产。如果贸然投资大项目,容易惹火烧身。这个项目她之所以中标,就是因为工程太小,无人竞标。卓然这个项目不算钱,但是可要给员工发工资,这样员工就不会流失,他干了多少年房地产,这些人就跟了他多少年,为了便于自己在这里能够站稳脚跟他宁愿做赔本买卖。
旧房改造原计划一年就完工,结果提前了一个半月,节省了自己的开支。工程质量深受住户门的喜欢,所以。华雨集团在桃花镇算是落了脚,但是并不稳。想站稳脚跟还需要实力来说话。
这对华宇集团来说是件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可以在这里继续投标,坏事是在这里投标就等于抢了别人的碗,分了别人碗里的羹,就这样磕磕绊绊、坎坎坷坷地坚持了三年。
这样,这里原来的两家房地产商,对华雨公司的介入非常气愤,三年里抢了他们两个大项目。如果没有他们介入,两个项目一家一个,有了华雨就需要一个人退出。
今年桃花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