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黄天道?太平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父老母、妻子儿女……

    脑海中不断闪过的某些残缺、残酷画面,让他痛苦地抱起脑袋,佝偻着蹲下身形。

    痛苦呻吟了几瞬后,他总算记起来。

    当年七州水患、伏尸万里,他凭借还算尚可的修为,勉强保全了一家老小。

    后来黄天道举兵起事,攻略郡县、八州乱战、杀伐不断。

    而他的小家在这样的大势面前,不过蝼蚁穴居,早就……没了!

    这时,又有一人动了,他在往南,那里是青州黄天道的腹心。

    可几步之后,他便浑身僵硬地顿住了脚步。

    因为那里同样是镇辽军行进的方向,他好不容易那些杀神手中侥幸活了下来,若是向南,岂不是自投罗网?

    而且……而且以那些杀神的恐怖,渠帅怕是……挡不住的!

    这一路向南,也无非是再次见证今日这般修罗炼狱的场景罢了。

    眼看这人有如木头桩子一般凝固在原地,一众死里逃生的活死人似乎也明白了一切。

    片刻之后,有人痛哭嘶吼道。

    “天下之大,还有何处可往?”

    “这该死的世道!”

    当初大贤良师说这世道坏了,朝堂之上昏君在位、禽兽食禄。

    他誓要以他的黄天大道取代腐朽苍天,建立一个人人如龙的煌煌大世!

    他们信了!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黄天之势席卷大半天下,似乎确实是烈火烹油、繁花似锦!

    可实际上,从他们这些普通信众和黄天弟子的视角来看,却仿佛并没有看到多大的区别。

    居高位者,有些不过是曾经的世族高门披上了赭黄道袍。

    向往人人如龙的那些百姓,在供奉黄天、给予大贤良师信仰时,改名为‘香火’的沉重赋税依旧在压塌他们的脊梁。

    不!

    他们的脊梁更弯了!

    因为相较于过去的大雍兵制,各州各郡大小渠帅动辄数十上百万的兵力,在不断消耗着黎庶百姓骨血方面更甚于过去本就民不聊生的大雍!

    ‘所以……这么多年咱们打生打死,忙活来忙活去,最终又折腾出来个什么东西?’

    这一刻,站在脚下这片尸山血海中,不知何去何从的活死人们迷茫了。

    继而怀疑起了自己、怀疑起了黄天道、乃至就连那位凛然神圣的大贤良师似乎也被笼上了一层……阴霾——

    “你们说,大贤良师……他……他的宏愿能成吗?”

    有人张了张嘴,终于忍不住吐出了这样一句话。

    若是换做以往、或是换个处境,任谁提这样的质疑,都无疑是大逆不道,轻则口诛笔伐,重则人人得而诛之。

    可此刻,得到的却只是沉默。

    没人敢回应这个问题,也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大贤良师的神圣与伟岸,不是他们能够揣度、定论的。

    可偏偏就在所有人讳莫如深的时候,一道轻叹却是打破了这份死寂的沉默。

    “其实你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为何不敢承认?”

    一众形如恶鬼的黄天道幸存者霍然抬首,齐齐用森寒的目光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可这一眼之下,他们却是愣住了。

    不是因为那正踏着无边尸骸凭空出现的来人修为太高,以致于他们被吓到了。

    而是因为来人一身道人打扮,更关键的是他那身道袍与他们黄天道的道人太像了!

    只是一者是象征黄天的赭黄,而对方却是与苍天近似的天青色。

    没等他们出言质疑道人的身份,对方却是悠悠然继续开口道。

    “大贤良师,他成不了。”

    一语既出,在场所有人霍然色变。

    “住嘴!”

    “大贤良师岂是你这道人能够置喙!”

    道人见状,再次叹息一声。

    “事实摆在这里,难道还不够明显?”

    事实是什么?

    是眼前这片尸山血海!

    是他们黄天军在镇辽军面前,有如蝼蚁草芥一般被屠戮、被践踏。

    或许在此战之前,这如今已经更换了一身天青色道袍的道人,还会对此心存疑虑,可此刻他心中已然只有坚信。

    “大贤良师,他的道错了。”

    那道人这话说着,挥手轻轻按住几道暴跳如雷的身形,口中自顾自道。

    “所谓人人如龙,不过是个自我欺骗的骗局,他错了,从根本上就错了。”

    “他救不了苍生,只会用苍生血书写出如今这天下的遍地哀鸿……”

    所谓人人如龙的惊世宏愿,看似在救世、在救人,可实际上却是在灭世、在杀人!

    别的不说,就他这些年游历天下所见者,这天下间的苍生黎庶数量消减去几成,他已经不忍细细度量了。

    这也是他之前在那位燕国公面前,半推半就的真正根源。

    他要救世、他要救人,就不能再继续沿着大贤良师的道走下去了。

    所以在认识这一点后,他将当初的一身赭黄道袍化作了今日这天青之色。

    只不过当面前这些尸山血海中站立的身影,对于他刚刚那番大言不惭的话,发出嘲讽的反问。

    “大贤良师救不了苍生,难道你能?”

    他却是缓缓摇头道。

    “贫道虽有心,却力有不逮,故不能也。”

    这话一出,那些死中得活的活死人微微一愣,继而嘲讽大笑。

    而这时,那头戴白藤冠的道人却是正色道。

    “不过有人能。”

    说着,不给这些活死人质疑的机会,挥手便道。

    “罢了,耳听为虚,眼见方为实。”

    “贫道有请诸位随贫道亲自一观,自见分晓。”

    一式袖里乾坤,跨越万里。

    等再出现已经是一座座人声鼎沸的喧闹城池之上。

    在这过程中,那道人没有任何的言语,只是带着他们静静旁观下方那仿佛与如今这纷纷乱世不存在于同一个时空的景象。

    任由那盛大到近乎鼎沸的人道盛世气象,不断冲击着这些刚从修罗炼狱里走出来的活死人心神。

    直到他们面露震撼、向往、质疑等等复杂神色,才悠悠然出言问道。

    “诸位以为若天下皆能如此,岂不胜过那虚无缥缈的人人如龙?”

    一众活死人沉默半晌,这才涩声问道。

    “敢问高贤,此处……此处为何处?”

    道人轻笑答道。

    “此为幽北,由那位燕国公经略十年,方有此世间人道盛景!”

    竟是幽北!

    世人眼中的苦寒贫瘠之地!

    被真仙法力托于云端的众人先是不信,却又由不得不信。

    此刻的他们也算是反应了过来,此道人口中所能救世、救人的不是旁人,正是那位刚刚挥军踏入青州的燕国公。

    再次沉默一阵后,有人忽然问道。

    “敢问高贤身份,今日所谋者何为?”

    道人闻言,也不遮掩。

    “贫道太平道左慈!奉我太平道主之命,欲挽此天倾,救世济民!”

    “诸位历经生死、自有一番感悟在心,可愿与贫道同行!”

    “助我家道主还天下万世之太平安乐!”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