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观风景谋生路人潮鼎沸大广场?浑水创地界诡计多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阿一进小城不久,云便听到了一些阿一以及小城江湖乱象之传闻。

    一日,云问江:

    “你说,小城的江湖真就那么乱吗?照这么说,和解放前有什么区别?”

    江说:

    “你是真不了解社会。试想一下,改革开放之初,谁知道市场经济怎么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那些冒险下海的人,今天说你是致富的带头人,明天就可能给你安个什么罪名,把你抓进监狱。咱们这些知识分子和那些政府干部,乃至工人,大家都端着铁饭碗,谁有胆量冒风险下海试一试?经商的那些人,便多半都是劳改犯和无业游民。政府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因势利导,让那些社会人打头阵,杀出一条血路。等到市场经济成了气候,干出了点眉目,再回过头来整治。那些社会人也不傻,心中暗想,既然让我帮着你们趟路子,那我就先把你们拉下水。如此一来,那个时候怎么能不乱?你也别说是小城,即便是发达城市,也概莫能外。”

    云听罢,摇头说道:

    “这些事,我也只能是看个热闹,这辈子也整不明白。”

    江一笑,说道:

    “所以我说,你太书生气,成不了商人。”

    再回过头来说崽子。

    话说那日,崽子惹下祸端,在村子里呆不下去,便怀揣一个大饼子,栽栽楞楞,一头闯进了小城。

    此前,崽子在电视里看过小城之景致,知道这小城甚是繁华。

    进城之后,崽子方才发现,马路之上,大车小车,一辆接一辆,风驰电掣。崽子试了好几次,才瞅冷子跑过了横道。

    但见横道南端,人行路旁:

    酒馆、饭店、服装店、杂货铺,一家挨着一家,一户连着一户。男男女女,进进出出,很是热闹。男人溜光水滑,女人花枝招展,与村里之屯老二大不相同。在阿一之视野里,那些屯二迷糊,平日里大布衫嘎巴扯掖(东北方言,意为脏及凌乱),年节时一身趟绒,看个电影,连哭带笑,不知道啥名,给个炮子,两眼?黑,不知道哪疼。

    崽子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便来到了江边。但只见:

    花红柳绿,碧水蓝天,活脱脱便是一幅风景画。

    是时,已然到了正午,崽子饿得肚子咕咕乱叫,便找了个石凳坐将下来。从怀里掏出大饼子,嚼吧嚼吧,咽将下去。吃过之后,沿着青石台阶,下到江边,用手捧起江水,“咕咚咕咚”,喝将下去。喝过之后不久,肚子里便“呼隆隆”作响。崽子赶紧找了个草稞蹲将下来,“稀里哗啦”一通乱泻。泻过之后,崽子薅了一把青草,胡乱抹巴几下,提上裤子,上了江岸。

    到了江岸之上,崽子方仔细思量,自己总不能观风望景,靠喝西北风过日子。

    思量了一阵子,见小城甚为繁荣,便觉得城里遍地都是黄金,即便要饭,亦比在村子里看人家脸色,蹭大饼子要强上百倍。如是,崽子便暗想,自己年龄尚小,一无所长,何不在城里以要饭为生?

    可转头看去,江边风景尽管好看,却人烟稀少,不是个生财之地。

    崽子思来想去,便想起了电视上所见之火车站。那火车站,人潮鼎沸,擦肩摩踵,当为要饭之最佳去处。

    思量之后,崽子便想打听一下去火车站之路径。

    见一个女子走将过来,崽子赶紧上前打个招呼,说道:

    “大婶,麻烦你问个事。”

    那女子见崽子浑身是土,头发擀毡(东北方言,意为黏在一起)便瞪了他一眼,嘴角一撇,说道:

    “谁是你婶子?”

    说罢,一扭脸,扬长而去。

    崽子碰了一鼻子灰,很是丧气,但还想问出个究竟。见一个男人走将过来,便赶忙上前说道:

    “大爷,麻烦你问个路。”

    那男人定睛一看,见崽子破衣烂衫,提溜蒜挂(东北方言,意味破破烂烂),便眼睛一瞪,骂道:

    “小要饭花子,管谁叫大爷?”

    说罢,转身走人。

    崽子正不知所措,便见前面颤颤巍巍来了个老太太。崽子赶紧跑将过去,给那老太太行了个礼,说道:

    “老奶奶,我想问个路。”

    那老奶奶用手将耳朵捂成个喇叭形,侧着耳朵问崽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