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乐平长公主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三月初一,吴王率大军班师回朝,景玉带着姜汝,以及朝堂一众官员去城门口迎接。不远处,就是梅令月家的康园,隐隐约约还能听见花花的叫声。

    将士们身穿甲胄,手持兵刃,浑身的肃杀之气,最前面的赫然是吴王,神采奕奕,丝毫不逊色于当初。

    “拜见吴王殿下!祝贺殿下大胜!”

    众人齐声欢呼。

    “恭贺殿下回归。”景玉笑道。

    “诸位不必多礼,都平身吧。”吴王下马,迫不及待地拉住了景玉的手。

    姜汝眨眨眼睛,好像他爹确实没看见他,往梅令月身边靠了靠。

    柳佩站了出来,手持圣旨高声道,“吴王殿下,臣手上有先帝遗旨!”

    “念!”

    “旨曰:朕重病垂危,日薄西山,唯江山社稷无法忘怀,今特命吴王姜钊在朕百年后,承继大统。”

    清脆洪亮的女声,在城门口回荡。

    一众官吏,百姓,将士,都把这份看起来非常仓促的遗旨听了进去。

    “姜钊接旨!”

    吴王接过那道圣旨,身份就已经变了。

    百姓们沉浸在了无尽的喜悦中,没想到先帝死的这么是时候,正好吴王回来了,他就没了,还把皇位传给了吴王。

    也没办法,谁让先帝一生致力于生孩子,偏偏没有一个孩子活下来呢?连个公主都没有。

    圣懿太后宫斗时,曾经用来对付她那一代人妃嫔皇嗣的手段,都被代容,井闻以及隐藏在幕后的解子明,又重新用到了她儿子那一代妃嫔身上,让她一个活着的亲孙子都没有。

    梅令月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不远处,康园门口,子明带着家里几个孩子等在门口看着她们。

    这时,后面的两辆马车引起了众人的关注,春风吹起帘子,最前面那马车里面是一个四十来岁,风韵犹存的女子,长着大成人的面容,北狄人的装束。

    见梅令月看着她,她也对梅令月笑了笑,眼底更深的还是蔑视。

    回去后,立刻就开始了晚宴,宴会上少了一批人,比如曾对着梅令月冷言冷语,自恃女儿在皇宫中是宠妃就高高在上的司农寺孙少卿。

    再比如魏癸,江堡,通通消失的无影无踪。

    淮王脸色不太好,据说是在榆关受了重伤,伤到了心脉,从此都得小心养着。

    吴王和景玉夫妻俩坐在最上面,虽然没有正式登基,行册封礼,但是该说的礼仪和待遇没有一点少的。

    这时,一对母子走了进来,母亲赫然是之前在马车上的那位,已经改换成了大成的装扮,显得更加雍容华贵,不难看出她年轻时是多么的风华绝代,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微微一笑,对着主位上的两位盈盈下拜,“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

    “乐平长公主请起。”姜钊抬手道,“长公主在北狄和亲多年,终于归来,实在不易。”

    “陛下谬赞了。”

    乐平长公主笑笑,她们母子坐在了离着姜钊夫妻两人最近的地方,几乎和姜汝平齐。

    “一晃眼,元达都这么大了,不知道搬回大成,是否还习惯?”景玉一副皇后贤良端庄的模样。

    被叫作元达的就是乐平长公主身边的男生,约莫十五六岁,身高八尺,俊朗英气,眉宇间还显得稚气未脱。

    “回皇后嫂嫂的话,一切都好。”元达应道。

    只是声音有些古怪,明显这大成话是后天学的,并不流畅。

    “那就好。再过一阵子,也该给元达说门亲事了。”景玉抿了一口茶,笑眯眯地看着她们母子。

    “他还小,且慢慢相看着吧。”

    乐平长公主说道。

    歌舞开始,官员们推杯换盏,好不自在。

    梅令月也想起了这两人的身份。

    乐平长公主是圣懿太后的妹妹?新城夫人唯一的女儿,那时候北狄要求和亲,又不舍得自己的亲女儿,只得找了个宗室女封为公主嫁出去。

    好在北狄那时候的君主没有计较这事,获得了一时的和平。

    而元达,本名姜元达,是乐平长公主的儿子,不是独生子,只是唯一活下来的,毕竟他要和叶护明哥竞争,没争过叶护明哥很正常。

    后来她们母子两个就一直被软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