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职业大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到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岁数呢。”

    送走了管家,顺便把广和广孝也撵回去过节了。

    忙了一天,偷偷的回到家附近,把老妈叫出来,吃了一顿茶,送了一面镜子,一支金镶玉的翡翠镯子。

    家门是不进的,老头是不见的,招呼是不打的。

    不是叛逆,当初他可是跳柴房跑出来的,谁知道老头会不会搞什么蒙汗药,那可是高家的绝活儿。

    初六,第一次筹委会召开。

    刘三强带着两个黑眼圈,顶着干枯的头发,终于完成了交给他的任务——汴京娱乐业大盘点。

    也不知道哥们怎么调研的,把自己榨的跟细狗一样。

    原始团队李长安、刘三强、钱韦明;资本加教育资源合伙人艾耶城;大宋营造监设计大师冯守礼;厨娘学校现运营校长张广利。

    一共六个人,现在还缺一个专门负责招募教学师资的。

    大会讨论第一项,学校选址。

    城内肯定是没地方,有也买不起。以大宋东西两厢的均价估算,一尺土地要五百文,盖个学校房子没一间钱都花了了。

    西城是金明池,还有防河的大堤,不适合。

    北城是滩涂,用来防止辽兵的。

    南城是块好地方,就是被一群大户圈占了,近地方没有整块的土地。

    那就只能东城外了,基础差了点,没有宽阔平坦的官道,也没有便捷便宜的运河。

    买地这事儿由钱韦明跟冯守礼二人负责,他们选好了,大家一起去看。

    学校规划要单季容纳两千人就学,除了校舍和食堂外,用地最大项目是打造各种实习实训场景。

    职业人才培养,不能光靠书本和教师的嘴巴,必须要仿真训练。

    冯守礼一估算,想要预留后续的发展空间,地皮至少得买十顷地。

    东郭这片破烂地儿一亩地五十贯,一百亩就是五千贯,如果农田转宅基地,还要缴税。

    这点贷款,买完地可能一半儿就没了。

    “长安,缺钱咱们还可以接受捐资啊。我这半个月可没白跑,识得了不少大户,你要是愿意给他们立像,一两千贯不一定,七八百贯是肯定掏的。要不你说个数,我再跑一遍问问。”

    李长安看着三强兄弟那飘飘欲仙的样子,真怕他死在拉赞助的路上。

    不过人穷志短,兄弟毕竟出身闽越世家,保养身体的秘方肯定是有的,应该能坚持得下来。

    “七八百贯不合适,这样,我们请冯大师设计一个碑亭,专门做一个捐资善人的群像。题记我找欧阳修去写,老先生要是不同意,那咱们就用王安石相公。保底,我包票一个苏轼!

    “若是还有觉得不够耀眼的,我在教学楼前做一丈高的十根石柱,柱顶雕成人像,多捐的放上面。”

    还有这事儿?

    几个人纷纷抢生意,钱韦明要放孔子;冯守礼要放鲁班;张广利要放易牙;艾耶城要放他们的神。

    管他呢,也不一定都卖得出去。

    “对外报价上碑亭者,送浮雕一座,题记一篇,五百贯一名;要上罗马柱的,两千贯一位,单独记文,送立体雕像一座。”

    幸亏王安石王雱爷俩不在,要是看见奸商能这么赚钱,非得把他绑到衙门里拘禁起来。

    这哪是做慈善,分明是在抢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