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茶叶与帝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大家都刚刚上手,培训才开了几天,此时写不出来太深入的文章。

    一帮菜鸟,还是得自己出手啊。

    《茶叶与帝国》,李长安拍板,下一期就写这个了。

    他亲自带队,准备用五天时间在汴京调研,然后写一篇关于茶叶如何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经济评论。

    茶叶跟丝绸一样古老,大概从三皇五帝的传说时,茶叶就成了华夏的一个重要符号。

    现在,周刊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析茶叶是如何影响文明的。

    大伙一听,高啊,有南熏门城楼子那么高啊。

    把一片小小的树叶跟华夏文明,跟大宋帝国联系在一起,这课题太先进了,太深刻了。

    不光是为了干事儿,就是光学习这种思考角度,大家也要拼了命的参与此次课题。

    “好,由钱主编选人组成课题研讨组,咱们下午进行开题,明日正式布置采编任务。”

    李长安没编过杂志,但本科阶段也帮老师写过文章,这点事还难不住他。不就是社科论文么,多大点事儿,有一群大宋精英当组员,还没有查重跟学术委员会看着,没那么严谨也是可以理解的。

    下午,钱韦明带着十个人参加组会。

    “好,现在由我来为大家开题,解释一下这篇选题的目标和意义,然后大家各自发表意见......”

    “茶叶从汉代开始兴盛,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商贸产品。到了隋唐,这个趋势进一步加剧,一度成为继粮食、铁器、丝绸、瓷器之后的第五大贸易单品。年创外汇达到过三百万贯的高峰...”

    “此次研究,我们将探讨茶叶在影响国民文化,塑造生活方式,创造利税,出口盈利等几个方面...”

    “我们需要了解境内四十余个主产区,茶叶上的各种课税,存储、运输、消费...”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要让世人知道,这一片树叶对这个帝国到底有多重要...”

    成员大多是太学士子,家里或者是个中产,或者是个富户,对茶叶倒真不陌生。尤其是南方士子,甚至有的家里就经营茶园,或者是茶榷的商家。

    可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说,茶叶是关乎帝国稳定的重要商品。

    几轮讨论过后,大家渐渐找到了思路。

    “现在,我进行工作部署。两人一组,开始进行产业信息调研。第一组,去户部三司,调研从汉唐以来的产业规模变化,现在大宋的茶叶贸易总量,每年的课税数目。

    “二组,你们去榷货务和钞引务,查询有记录以来,我大宋的茶叶经营数据,市场规模。

    “三组,你们负责南北两块的外贸,确定规模和交易方式,课税方式...”

    看着李长安井井有条,轻车熟路一般的安排工作,钱韦明的自尊心被深深刺痛了。

    世家,我才是世家啊,你一个纨绔,还没读过书,怎么能抢我的活儿。

    虽然我肯定比不上你,但老天爷不开眼啊,我这辈子净读书了。

    一个下午,大家都明晰了自己的工作方向。李长安开始分发调研经费,不多,每个人五贯钱钞。

    “别推辞,咱们这是工作,每个人的劳动都该值得尊重。”

    干活就得给钱,万一哪个兜里不宽裕呢,当黑心老板,小心被人放火烧了房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