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来农家女11(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两人说话的地方位于安庆堂的后院,只有一扇小门可以通往前面的药铺。要不是第一次被孙伯带着进来,姜可自己是不可能找到这个入口的。院子里支着五六个大竹匾,晾晒着各种或切成块状或切成片状的药材。角落里还有铡刀、药杵、石臼等物品。
院子后面连着几间屋子,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排排药柜,独属于药材的味道在整个院子里弥漫。
只是偌大的后院竟然只有孙白前一人在捣鼓药材。
孙白前是安庆堂的老东家。为什么是老东家呢,那是因为现在药铺做主的已经换成了他的小儿子。孙白前每次对姜可提起这个儿子,总是要骂几句“数典忘祖”,骂他把老孙家祖传的本事都给弄没了,眼睛钻到钱眼里,骂他成了一个奸商,哪有半分做大夫的样子。
刚开始姜可有些不知所措,以为真发生了什么伦理惨案,等她知道其中的渊源后就非常淡定了。
孙伯最小的儿子接手安庆堂后,就不顾反对,一意孤行地对药铺进行了大“改革”。安庆堂不再是坐堂看病抓药一条龙服务的药铺,转而变成了销售各类药丸的店铺。
孙伯的小儿子和县里的几家药铺签了协议,直接收购炮制好的各类药材。安庆堂通过蜜炙、酒炙等方式整合出了一颗颗不同功效的药丸。最近推出的滋补养肺等功效的药酒,颇受欢迎。
安庆堂就此“焕然一新”,坐堂的几个大夫大都去了别的医馆,有几个“医术不精”(孙伯说的)留下来帮着制药丸。“保命药丸”成了安庆堂远近闻名的招牌。
孙白前气得一年多没和儿子说话,冷眼瞧着,想给这不孝子一个教训。谁能料到安庆堂的生意蒸蒸日上,买药丸的络绎不绝,被打脸的反倒变成了孙白前自己。他拉不下脸,还是老妻劝和,儿子退了一步,一家人才能安安稳稳地在一起吃饭。
孙伯的小儿子算是有心人,他把安庆堂的后院让了出来,另外买了几间屋子雇人做药丸。
如今,除了一些老主顾们上门求医,孙白前不再出诊看病。只是他闲不下来,时不时就到安庆堂的后院炮制药材。每逢庙会集市,他会去摆摊,把不经放的药材卖掉些。
“孙伯伯,我来帮你吧。”孙白前忙着把竹匾上的药材翻面,姜可立即走上前帮忙。孙伯一个人干的话,这工作量可不小。
“仔细点,不要打翻了,这些药材金贵的很。”孙白前不客气地说,而后想到了什么突然冷哼一声,“那药丸的药效只有药材的一半都不到,价格倒是贵了一半,那不是骗人吗?世上竟然还有这么多蠢人。”
姜可不认同孙白前这一杆子否定所有的说法,仗义执言道,“我倒觉得这药丸挺好的,情况紧急的时候哪有这功夫慢慢煎药。如果服下一颗就能稳定病情,那真的阿弥陀佛。孙伯你想啊,如果有人生了风寒,又在荒郊野岭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嘿,这时从包袱里翻出带着的几颗治风寒、降高烧的药丸,那是不是就是保命良药。”
“那也不能贵一倍。”
“您看,这药丸救人性命的功德可不小吧。至于价格嘛,这药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