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活着》到底是张谋子的正,还是电视剧版的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此时,在西北圈子这一边。

    葛鹏燕也没想到的一件事情。

    《活着》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

    甚至,这个收视率,是超过了预期的可就算是超预期的收视率,却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那就是这部作品,虽然有着不错的收视率,但剧本改编的幅度,似乎就‘太大’了。

    甚至,葛鹏燕自己都觉得。

    这个改编幅度太大了.甚至完全‘颠覆’了电影版《活着》。

    这种‘颠覆’才是最让人震惊震撼的东西了

    就连葛鹏燕一开始都觉得,这一次的《活着》从剧本到演出方式,应该都是大体跟着电影版来的。

    毕竟,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珠玉在前,有明珠在前顶着,你的原创部分,反而会成为拖累,反而会成为累赘的事物.

    虽然,目前来看,这份‘原创’却让《活着》拥有了更多的受众,让更多人得以接受这部作品。

    这不错了。

    算是相当不错的.改动了。

    “可以了,你这一次,做的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葛鹏燕拍了拍朱正文的肩膀,就欣赏的看着这位导演说道:“一部作品,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满足的,退一万步来说,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规定你的拍法就是错误的,谁规定他们就是绝对正确的呢?”

    这一次,完美的成功了。

    以‘收视率’为导向的企划。

    《活着》拍成了她心中的样子。

    而此时,作为这一次《活着》的导演朱正文却是有些沉默,面对葛鹏燕的夸赞,表情也是相当的复杂。

    在取得了成绩之后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又或者说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应该高兴才对的。

    可是为什么.

    还是不够开心呢?甚至还有一种心虚.

    此时,朱正文就想到了李轩。

    不是福贵。

    是李轩。

    看着朱正文这一副样子,葛鹏燕还以为朱正文是被负面舆论给搞得不太舒服了,也连忙拍肩安慰。

    负面舆论这种东西,只要你不去看,那就是没。

    收视率都到手了——哪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的。

    这一次,华艺的市场部终于是有合法合理的理由重拳出击了。

    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创造哈姆雷特的人心中,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而创造出《活着》的人.自然是张谋子,还有余桦了。

    在舆论上,张谋子的站姿,就和余桦一块。

    毕竟,让这部苦难文学作品国际化,让他在国际上都享有名声,拿到戛纳奖和戛纳影帝的作品,影视化的功劳,怎么说也得有一半以上吧。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说,电影版的《活着》就具备‘正统性’。

    就像IP改编的释经权一样。

    有了这一遭改编,自然就是会有无数的拉踩下去的。

    “演技是真的不错,但改编的幅度太大了,如果只是一点点小改编的话,那还好,如果改编之后收视率扑街的话也还好,可偏偏,你在改编之后,却取得了收视率的成功。”

    王海洋呢喃道。

    十一个点的平均收视率,和《暗算》相比,也算是旗鼓相当的。

    李轩的演技,真的很好。

    如果说《暗算》让他见识到了李轩作为明星综合的一面素质。

    那么《活着》就是纯粹的演技表达,没有什么复杂的地方真的就是纯粹的基本功表现。

    给王海洋的感觉就是.李轩他是不是去中戏进修过啊!

    在纯演技这方面,基本功那么扎实.不像是北电的学生来着。

    毕竟,北电的学生也算是综合塑造的培养,而演技这个东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东西,人的一天时间就这么多,你是怎么做到全技能都并行发展的!

    你的一天有四十八小时吗?

    “不可思议,这种‘极端两头’的角色,都能演的那么好,他的代入感是怎么来的,他的真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性格。”

    此时,就连王海洋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直摇头的说道:“一般来说,演员的信念感和代入感都来自于自己跟角色的共鸣吧,他是怎么跟这两种极端两头的角色都能共鸣的?”

    这大概就是王海洋觉得最不可思议,最觉得震惊甚至是震撼的地方了。

    然而,江丽却在旁边说道。

    “欸,你这话就不能这么说了.谁说福贵不是英雄的,他能在这种情况下活下去.一直生活着,他本来就是‘英雄’,是知道了生活的痛苦,然后勇敢面对,勇敢活下去,走下去的真英雄。”

    “你也是电视剧派的?”

    “嗯哼,谁说不是呢。”

    对此,王海洋就有些意外,没想到江丽居然是电视剧派的。

    要知道《活着》当时华艺也是制片方之一,她们部门的出品制片,没想到居然会对电视版表示认可。

    江丽就呵呵地说道。

    部门是部门,我是我,我有自己对艺术的见解和表达——即《活着》他就绝对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一部带来痛苦的作品。

    她的鉴赏能力就认为,余桦是想给人带来生命的力量,所以才创作出来的《活着》。

    “嗯,不可否认,你也是一种看法,但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这种说法也不无正确之处吧现在收视率,电视剧版的《活着》已经‘赢了’,这件事也不会继续争论下去了。”

    “嗯李轩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赢’了。”

    《活着》平稳落地,李轩的演技十分惊艳,驾驭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

    不管是不是本质‘英雄’。

    但他们确实是从底色而言,都是不同的角色。

    至少‘高大’和‘卑微’的归纳觉,完全拿捏住了。

    算是真正的.

    完全把持住不同类型的角色。

    这份演技的体现,也确实是真实的。

    你要收视率。

    而我要《活着》的释经权,大家在这方面也算是各取所需吧。

    无时无刻不宣告自己作为上位的位置。

    这种霸道。

    文学的理解本来就是这样的。

    多数人的就是正确。

    不过对于李轩来说。

    各种声音就没少了。

    《活着》如今播映完毕,

    这个接档的收视率,对于李轩来说,就完全没有把他热度打下去的意思。

    中戏这边已经破防了,还没有像这一次一样被打压的这么彻底。

    一个人,压的人们抬不起头来。

    虽然许多学弟们的想法,就没有同年级那么大压力。

    可能还觉得李轩之所以能那么嚣张。

    是因为没有和自己生在同一学年。

    等我出手!

    必然能将李轩拿于马下!

    当然这也是一些心中没数的,只要是上过片场的,都心中有数,知道李轩是个什么样的成分。

    也只能祈祷的等着。

    等着《恰同学少年》的暴雷对他的影响。

    “真是厉害,当时我还觉得能当他的对手,如今看来,不过是徒增笑耳。”

    此时正在片场拍戏的文樟,就在休息室里看着李轩的英姿,那牵着老牛的老迈身姿,对于寻常观众而言,那回眸的眼神就是对他一生缩影的诠释,但对于同为演员学院毕业的他而言。

    就看到了难以企及的演技表达。

    太强。

    那无与伦比的眼神释放。

    这份演技能力。

    差距太大了。

    都很难将他视之为对手。

    虽然有不甘心,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样,没有办法,唯一让他感到有些阴暗的欣慰的地方,大概就在于那个超级关系户张末,如今也只能在他的屁股后面吃灰。

    在绝对的纯度面前,实力不错的关系户,居然也没有招架之力。

    光是看着张末稍微郁闷的表情。

    文樟就觉得今天也许能多吃三大碗。

    如今的张国利,已经不会因为李轩的表现而对儿子打骂了。

    追不上,根本追不上,带着我的资源给他堆上去都追不上。

    这一代,影视院校毕业的“主角”。

    李轩就是最头的。

    这一代最强的毕业生。

    不管日后圈内的资本对他的态度怎么样,他和圈内的资本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关系,但至少此时此刻的学生时代,当之无愧的头名就是他。

    不用去讨论其他的关系和可能性。

    演技,综合塑造能力,多题材驾驭能力。

    “不必纠结,这一场事业是长跑,现在领先不代表以后领先,他现在擅长的题材,以后也不一定流行..”

    张国利说一半说不下去了。

    就连自己都觉得这一番话,自我安慰的成分太重了。

    连安慰的话都变得虚伪到自己不相信。

    就目前而言,他真的就是剑指这一批快要到中生代的男主角们。

    才刚毕业,就能和他们在同一平台上竞争。

    至少,是能够拿来相提并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