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揭开迷雾(04)(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审讯室的强光灯下,赵长生像被抽走了骨头,整个人瘫在椅子上。他非常配合刑侦支队请来的精神疾病专家的工作。
检查结束,确认他此刻状态稳定。
毕竟,他的精神问题属于应激反应,只要没有强烈刺激引发情绪失控,他的证词就具备法律效力。
审讯室外,韩局亲自坐镇监控室,全程督阵。
经侦支队程宏远支队长也陪同在旁,毕竟赵长生是与冯翠交往最密切的人员。
为了规避林涵宇出现,引发赵长生情绪波动带来的刺激风险,审讯由宋文远亲自带队,特意安排了两名经验丰富的女警担任主审,他则在旁策应。
宋文远在仔细复盘了抓捕过程后,大胆制定了一个方案:利用赵长生对赵明慧的关切以及女性特有的安抚力,由女警主导,营造相对平和的氛围,撬开他的嘴。
三人步入审讯室。出乎意料,赵长生竟抢先开口,声音嘶哑却带着急切:“宋队长,你们千万别为难明慧!想问什么,我都说!”
宋文远没接话茬,只是眼神示意两名女警按计划开始。
为首的女警声音温和却清晰:“赵明慧目前是监视居住状态,我们首要任务是保障她的安全。这点你放心。”
赵长生紧绷的肩头肉眼可见地松弛下来,长长吁了口气。
那份对赵明慧的在意,显然是发自肺腑。
也许是赵明慧的消息起了作用,审讯过程正如预案所料,赵长生情绪相对平稳。
两名女警交替询问,言语间巧妙地融入女性特有的共情与安抚,引导着他卸下防备。
在这样相对松弛的氛围下,赵长生吐露了大量此前未曾触及的关键细节。
他交代,结识冯翠,是在一次朋友攒的饭局上。
那晚人不少,推杯换盏间,赵长生正因一桩生意上的烦心事喝得有点闷。
冯翠就坐在他斜对面,话不多,但存在感很强。
她不像其他人那样咋咋呼呼,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抿一口酒,眼神清亮,带着一种超乎年龄的沉静。
散场时,赵长生脚步有些虚浮,落在后面。
冯翠不知何时走到他身侧,很自然地递过来一杯温热的醒酒茶,声音不高却清晰:“赵老板,喝点热的舒服些。”
她的动作和语气都透着一股恰到好处的体贴,既不显得过分亲昵,又让人无法拒绝。
昏暗的灯光下,她微微仰头看他的眼神里,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和了然,仿佛早已看穿了他此刻的烦闷。
这份突如其来的、带着点神秘感的温柔关照,让当时有些失意的赵长生心头一暖,瞬间记住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女人。
正所谓不是少女不漂亮,而是少妇更有性价比。
不做作,也不过分,还让人难以忘记。
特别是赵长生离婚之后还一直单身着,身边除了儿子就没别的人。儿子从来没那么细心,也不可能会体贴,能不让他操心就已经足够好了。
之后没过几天,是冯翠主动找上了他。那次是因为一批来路不明、从“老鼠洞”里钻出来的粮食销路受阻,对方想借用他的渠道脱手。量不大,赵长生便顺水推舟,介绍了一个客户过去。
再之后,冯翠以感谢为由请他吃饭,席间承诺“有需要尽管开口”。这话正戳中赵长生的软肋——他确实缺一个能在复杂商务应酬中游刃有余的得力助手。几次来往,冯翠便渐渐填补了这个空缺。更让他意外甚至“感动”的是,冯翠从不索取报酬。
他甚至动过娶她的念头。
冯翠对此不置可否,既未反对,也看不出欣喜,只是提出不想在外租房。这在赵长生看来,就是一种默认。
于是,冯翠便很自然地搬进了粮食局小区的房子。
“冯翠和李明有往来吗?”女警不动声色地切入关键点。
“李明?跳楼那个李明?”赵长生眼神闪烁了一下,“私下有没有我不知道。但确实是我带着她请李明吃饭时见过。都在一个小区,或许……有往来吧?但我真的不清楚!”他强调。
“当时你不是打算和她结婚吗?对她的日常生活就这么不关心?”女警追问,语气带着一丝合理的质疑。
“就是她住进去之后,我才觉出不对劲!”赵长生忽然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一丝男人特有的困惑和挫败,“哪有女人是这样的!”
在他的描述里,冯翠展现出的是一种近乎绝对独立的姿态,反而让他感到强烈的不安。
他留宿,她不拒绝。
他几天不去,她也从不主动联系。
他给钱,她坦然收下;不给,她也绝不开口索要。
赵长生毕竟是受过大学教育的,冷静下来思考,便明白冯翠这种“独立”背后,必然隐藏着他不知道的东西。
自那以后,他去粮食局小区的次数锐减。
只有在真需要她应酬的时候打电话让冯翠前来,她也几乎从不推脱。
而店里那个同姓的店员赵明慧,正是此时走进了他的视野,成了他心中另一个“候选人”。
他和这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
冯翠似乎对赵长生的私生活毫不在意。
即便撞见赵长生和赵明慧在外用餐,她也视若无睹。
住在粮食局小区,除了赵长生定期缴纳的物业水电,冯翠从未向他伸手要过生活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