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血舞之痕(07)(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和周志强的谈话,让林涵宇脑子里经过分析后得出的推想,竟如此契合!

    然而,如果真的像他内心猜测的,这样的案例在国内实在太过罕见,他至今不敢在公开会议或者私下的商谈中说出口。

    收起翻涌的心绪,抛开7.13案,又讨教了一些周志强身为片警识别人的经验。

    一瓶白酒见底,宋文远起身:“周叔,您多保重身体。我们,先走了。”

    周志强没挽留,只是点点头,默默地拧开了第二瓶白酒的盖子。

    宋文远并没有劝阻,两人告别老警察,重新融入夜色。

    小区一片寂静,只有脚步声在空旷处回响,带着沉甸甸的思绪。

    “怎么样?”宋文远的声音在夜风中格外清晰。

    林涵宇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气,头脑异常清醒:“周叔的话,印证了当年现场取证的艰难,也确认了那个脚印的异常并非我的错觉。它是个被埋没的‘问号’。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他对封芷薇‘正常’反应的质疑,和他对陈浩‘报案人即作案人’的直觉判断,都指向了同一条路——陈浩和封芷薇这条线,必须深挖到底!封芷薇当年的‘完美PTSD’,恐怕是解开谜团的关键钥匙!”

    宋文远沉默地走着,过了许久,他才停下,转过身,在昏暗的路灯下直视林涵宇,眼神异常严肃,带着过来人的沉重告诫:“涵宇,你要记住老周的前车之鉴!没有实打实的证据,没有过硬的逻辑链条,绝不能冲动!一个是有过投诉记录的,一个当年被诊断为PTSD,这是有记录的!一旦引发严重后果…你承担不起,整个支队都承担不起!”

    宋文远特意强调了“官方PTSD诊断记录”和“二次创伤”的风险,为后续调查的艰难给林涵宇和自己都提了个醒。

    接下来的日子,林涵宇一头扎进了自己构思的调查方向。

    宋文远暗中观察了几天,发现林涵宇并未急于申请对7.13案当事人进行直接询问,而是频繁出入锦忠市的各大商场鞋类专柜和本地制鞋厂,甚至拜访了几位老鞋匠。

    一周后,林涵宇带着沉甸甸的资料和一项颠覆性的推想,走进了专家组办公室。

    他的汇报引发了短暂的惊愕,但鉴于之前秦正和乔老的首肯,专家组最终决定尊重他的思路。

    在乔老的主持下,会同韩启国局长,召开了7.13案的第二次案情研讨会。

    会议室的气氛比第一次更加凝重。

    乔老端坐主位,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最终定格在林涵宇身上,微微颔首示意。

    “同志们,”乔老的声音沉稳有力,“省厅物证中心已将当年现场照片进行了高精度数字化处理,清晰度大幅提升。这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物证的条件。然而,今天会议的重点,并非仅仅是物证本身的新发现,”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林涵宇,“而是林涵宇同志基于这些物证,结合其独立调查,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侦查方向。专家组经过慎重评议,认为此方向虽属大胆假设,但确系我们过往可能忽视的盲点。本着对案件、对历史、对死者负责的严谨态度,特意组织大家再召开案情会议进行深入研讨。”

    他看向韩启国,语气带着提醒:“韩局,林涵宇同志接下来要阐述的观点,可能会挑战大家固有的认知。请各位都暂时不要急于质疑和评论,待他完整陈述后,我们再行讨论。”

    这番开场白,无异于给所有人打了一剂强效预防针。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林涵宇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更多是疑惑。

    林涵宇在乔老的示意下,走到投影仪前。

    屏幕上首先投射出一张经数字化处理的现场地面照片。

    “感谢省厅物证中心的努力,我们在死者苏晚晴37码舞鞋印痕附近的地面上,清晰辨识出另一组独立的37码鞋印!”他操作控制器,将关键区域放大,“当年受限于技术条件,这两组相近尺码的鞋印被统一归为死者所留。但请看这里——”

    画面切换,正是那张令林涵宇耿耿于怀的仓库门外泥泞脚印照片,那个被怀疑是“小脚穿大鞋”的印记。

    “这张照片,乍看是一个40码的男性鞋印。但经过数字化增强处理,我们清晰地看到,在这个40码的鞋印轮廓内部,嵌套着一个37码的鞋印!”

    林涵宇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这并非普通皮鞋或工装胶鞋的印记。根据其形态特征——前掌区域有特殊的加固设计痕迹,类似旧式军警皮鞋的防撞头,足弓部位无钢条支撑结构,没有鞋跟,整体更显柔软。”

    “通过在制鞋厂和制鞋老师傅的交流中,我们推断,这极可能是一双特制的舞台表演用平底皮鞋。它兼顾了生活化外观与舞者动作需求,但前端的强化设计又区别于普通女鞋。因此,这双鞋的实际穿着者,脚码应为36码左右。”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嗡嗡”议论声。

    林涵宇随即从桌下拿出一个打开的鞋盒。

    盒中并排放着一只完好的舞蹈用女款平底皮鞋,以及另一只被精心“解剖”的同款鞋——鞋底、鞋面、内衬结构清晰可见。

    他拿起那只解剖鞋,指向关键部位:“大家请看,鞋底前掌区域的特殊加固层,以及足弓部位无钢条的柔软设计,完全印证了我们对照片中鞋印特征的分析。结合物证中心对鞋印压力分布的深度还原分析——”他特意看了一眼乔老,后者微微点头确认,“我们有充分的物证依据怀疑:在7.13案发现场,除了之前推断的男性施暴者,还存在一位正常穿着36码鞋女性出现了案发时间内!”

    “哗——!”会议室彻底炸开了锅!

    “荒谬!”一位资深刑警猛地拍案而起,声音洪亮,带着强烈的质疑,“现场有精斑!法医报告白纸黑字:死亡与性(侵)几乎同时发生!这是铁板钉钉的男性作案!”

    一边说,还从卷宗复印件里拿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