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三章 做外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毫无疑问广交会是一年两度的盛事。

    有几十个国家的华侨或是洋鬼子外商来到这里。每年为了服务这些到来的外商,集中各种资源保障,调派食材瓜果已然是最基本的,还要从各地调来司机为外商服务,当然都是收钱的。

    在海珠广场附近人头攒动,喧嚣非常,会场之内更是嗡嗡嗡吵嚷不休。

    外商团队游走在会场中的各个展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们带着翻译,介绍着自家的各种产品,看着外商的目光殷切极了,好像是看着金山。

    外商们当然也很积极,他们来就是赚钱的,不赚钱他们能来吗?

    现在是特殊的时代,纵然是心中各种看不起中国人的外商们,也是十分懂事儿的一个个的都拿着红宝书,积极展示自己的友好态度。

    对于这边组织的活动,也是相当积极的参加……

    当然,这些事情跟王言没什么关系,他带着县里的干事出没在广场,以及外宾所在的宾馆外,遇见外商就抱着他自己制作的大册子上去打问。

    似他这般在外面碰运气的,不在少数。

    “王言,这么问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王言还没怎么样呢,跟在他身边的县干事先感觉无奈了。带着期盼来的,结果四处碰壁,心中失落是难免的。

    “哪里有什么头啊,周干事?咱们也没摊位,只能这么挨个的逮着人问,直到找到感兴趣的外商为止,甚至还要找到更多感兴趣的外商。广交会不闭幕,咱们就要一直在这,把所有能见到的外商都问一遍。”

    “你觉得咱们还有戏吗?”

    王言瞥了他一眼:“周干事,你思想不过硬啊,革命之前谁知道咱们能成功?还不是咬牙切齿硬挺着,死了无数的英雄,才有了咱们的今天?你管有没有戏呢,问就是了。我张嘴的都没烦,你先受够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周干事赶紧的辩解起来,“我就是想着,咱们是不是有别的办法,能够更快的找到想要看家具的人。”

    “宾馆、会场,都不让咱们进,咱们就是给人送钱,都不知道该拜哪个山门,想送都送不出去。你还是别想七想八的,那边凉快点儿,你去那避一避,我自己就行。”

    周干事没有拒绝,不再傻傻的跟在王言身边,他是真的帮不上什么忙。王言在那叽里咕噜的说鸟语,他一个词儿都不懂。

    不过他也大概知道了,王言应该懂至少两门语言。因为他能判断出来的,就有欧美人来的人,以及日本来的人。

    他发现王言都能流利的对话,看那些外国人惊讶的样子,似乎王言说的还挺正宗……

    正当周干事远离的时候,远处又来了一行四人,两男两女,亚裔面孔。

    王言一个hello就迎了上去:“你们好,不知道你们是做什么生意的?”

    四人瞥了他一眼,没有言语便要走过去。

    王言并没有退却,仍旧随着他们的脚步一起走,同时展开了手里的大相册:“我是做家具的,你们可以看一看。”

    他都是用英语说的,毫无疑问,英语的应用还是挺广的。

    听见王言的话,看见王言手上的大册子,四人停下了脚步。

    这并不如何意外,事实上王言主动搭讪的很多外商,基本上都愿意停留脚步看上一看。

    无他,照片好看。

    王言的照片不是瞎拍的,他还布了光,和着木头的色泽,首先看起来就很舒服。其次当然是王言的手艺并不差,他真是拿了看家的木匠本领出来了,每一件家具都相当不错。

    他的大相册,一页就是一件家具,前边是他亲自做的高级货。接着档次逐渐下降,最终到了学徒们能够做出来的最低等的家具。

    其中他也加入了他弄出来的各种垫子,有软有硬,使得家具看起来古典又现代。如果简单的类比一下,大概等同于新中式。

    “你是哪里的厂商?”其中为首的一人用英语问了出来。

    “你们是港岛来的?”王言如此说了一句,也没等他们回复,便直接讲起了粤语,“秦省延市,我们有一百多人的队伍,并且还可以再增加人力,保守估计,年产家具两万件不成问题。”

    “你怎么知道?”

    “听出来的,我在这边呆几天了,也见了一些港岛人,你讲英语的口音跟他们差不多。”

    “没想到竟然有一天会被内地的人说我的口音问题。我叫彭运良。”

    “你好彭生,我叫王言。”

    彭运良点了点头,转而问道:“你说的年产两万件,是这样的吗?”

    他指着册子上的照片,是前面的高端产品。

    王言摇了摇头:“那是不可能的,莫说现在,便是放到五十年以后,科技再发展也达不到。前边的这些家具,对于木匠的要求很高,目前我们厂一年也只能做三四百件。”

    说话间,王言翻动册子到最后,“能产两万件的是这种,在形制、花样上有一些改动,技术难度不大,学过三个月的学徒都能做出来。彭生看起来很感兴趣,是做家具的?”

    “不是,我是做塑料的。本来没什么兴趣,看了你们的家具以后,倒是有些想法。港岛没有那么多的木料,家具可是不便宜,我在日本那边也有一些关系。你们做的新颖,手艺也好。这些垫子是什么材料的?”

    “棉麻混纺,里面有的填充棉花,有的填充羽绒。我们后续还会改进,做到蓬松、舒适、耐脏,目前也只是初级产品。我们内地穷嘛,这些有关于享受的东西,还是在萌芽的阶段呢。真说起来,我们厂都能算是内地的先行者了。”

    彭运良笑了起来:“看你样子,年岁应该不大吧,也就二十多岁?”

    “十九。”王言指着册子,“我是这个家具厂的厂长,开头的那些家具都是我做的,后边做那些家具的学徒也是我培养起来的。”

    “英雄出少年啊,王生……”

    彭运良的语气很有几分调侃。

    王言坦然点头:“是党和国家的信任。”

    “你一个小厂长,党和国家可不知道你是谁。”

    王言轻轻一笑,从兜里掏出了报纸,翻到了他的那一版:“彭生可以看看,这份报告是我写的,并且回去以后,此次广交会之行也是要写上去的。如果和彭生做成了生意,彭生的名字也会出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