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视频讲播稿(6000字大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福感!如果敢悲伤?对不起,你违规了。书店那段情节,小叶小试牛刀。用另一家店的规则卡bUg,打败了书店。这正是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小叶成功挑动内部矛盾,为工人(主角团),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这也是反垄断的意义。如果一家店没有竞争对手,最终就会店大欺客,把顾客都玩死。但如果多几个与它平级的同类或者相关店铺,顾客和工人的日子,自然会好过许多。
书店规则中写了,书籍不能带出书店。玲玲如果想离开书店,就只能丢下书独自离开——可那样一来,就没法在那本空白书上画画了。因此,玲玲只能留在书店不停地画,小叶红姐几人丢下她,去寻找破解之法。
有人问了:老刘老刘,玲玲明明有新手保护期,这里为什么不起作用?是不是bUg?
老刘只能说:
NO nO nO,不要把导演想的太简单。他所安排的每一个情节都有其深意。
关于玲玲的新手保护期这件事,我们以后再说。先说主角团的历险情节。
主角团开始在街上大冒险。分别涉足烤鸭店、理发店、冰淇淋店等等。
烤鸭店的规则之一:必须把鸭皮全部吃光,如果吃不完,烤鸭店老板就会出来扒你的皮。
卧槽!这不就是压榨剩余价值么?!
你每天工作八小时(一只鸭子),某一天,你手速变快,只用了七小时就把工作做完了,剩下一小时自己的时间(一块鸭子皮)。
就在这时,老板冲了上来——他会因为你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夸奖你吗?不会,他只会死死地盯住你那块空闲下来的鸭子皮,然后再扒你一层皮(对你再次进行剥削)!
至于镜子山爆裂,就更有意思了。摄影馆的照相机拍下的照片,会变成真实存在的东西。这个摄影师喜欢修图,把好好的人P成怪物,主角团如果被他拍到就完了。这简直是明明白白地把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写在了台词里:只要资本足够强大,甚至足以修改现实。
但是,强大的资本最终也亡于资本。那座无限繁殖的镜子山,像不像资本主义无穷的再生产?
强大的资本肆意妄为地修改现实,异化人类,最后,却毁于它自己无穷无尽的再生产中。资本追求无限积累,最后亡于无限积累。最巧的是,那些镜子,是理发店中的镜子。理发店,做的是头部营生。也就是说,头部的资本,是资本毁灭最大的加速器。
影片的讽喻,在此时已经达到了高潮。
红姐看秤那一段剧情,则是对解决资本压榨的一个讨论:当店大欺客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反将一军呢?
有。
红姐搬出了市监局。监管的存在,也是资本不敢肆意妄为的原因之一。
诸如此类的隐喻和影射实在太多,如果都说完,电影就要被老刘剧透完了。大家亲眼去看,就更能明白这些隐喻的妙处。
接下来是一个大转折。主角团看到音像店的视频,起了争执,然后分裂。这正是资本在工人内部挑起矛盾、分化底层阶级的缩影。用娱乐(音像视频)、生存竞争,分化工人群体,使之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
果然,主角团分道扬镳,迅速被幸福街吞并了。这正是资本分而划之,各个击破的手段。转眼间,只剩小叶和黄飞章还没被同化了。
这里,我们就需要细细讲讲,为什么只有小叶和黄飞章没有被同化掉了!
小叶是什么?
学生。知识,理论。
黄飞章是什么?
壮士。武力。
没有了小叶的领导,黄飞章最终没有逃出幸福街;而有了黄飞章的保护,小叶则可以逃走!
武装没有明确理论的领导,只是一盘散沙;而理论也,需要枪杆子的保护。
相形之下,胖子所代表的,是空想家(沉迷于虚拟的二次元);红姐所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向往者(试图开早餐店成为新资本),二者没有了武力和理论的保护,迅速在资本的世界沉沦下去。
而小叶,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她曾被资本主义侵蚀过一点点(比如用玲玲做实验那里),但最终,在一次次实践(冒险)中,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
在影片结局,小叶用眼罩蒙住眼睛,表示不再受资本主义浮华表象的蛊惑,坚定地走上了覆灭步行街的道路。
这里有两句台词很点题:
“这不是我的宇宙”——“资本主义世界不是正确的世界”;
“比起在虚幻中享受自欺欺人的幸福,我宁愿站在烂泥中仰望真实的星空”——“比起享受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心甘情愿地做奴隶,宁愿筚路蓝缕,走那条艰苦的正确之路”。
小叶用了一样步行街中的道具,制作出了毁灭步行街的法宝。这也意味着,资本主义最终将毁于他们自己的内部矛盾,很浅显,不用多说。
网上的盗摄和片花大家应该也见过,红章、红字、红旗代表啥,这个三岁孩子都知道,就更不用说了。
最后,小叶使用红章、红字和红旗,唤醒了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呸,是步行街的幽灵。“武力”抱起了“理论”,“理论”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自由的人们冲出了步行街,见到了真正的太阳。
真正的太阳没有步行街的虚假宇宙那么华美,但它拥有真实的光和热。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还有很长很长。
好了,现在回收视频中留下的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为什么要详细介绍炮灰?
三个炮灰分别是,独自逃生的乞丐;与团队合作,忍不住说出“救救我”,结果直接消失的无脸炮灰;以及家大业大,十分有钱,变脸比谁都快的富豪炮灰。
这三个炮灰,其实象征了群众中的三个群体。
第一个群体,独自奋斗,不肯团结,以为单打独斗能逃出去,实际上一个群体的力量就那些,化进空气中,连影子都留不下就失败了。
第二个群体,明明团结了其他力量,却又心生畏惧,对敌人(资本)求饶。很快软下骨头,被吞噬得渣都不剩。
第三个群体,自以为是资本的一员,瞧不起其他群众。毫无戒心地走向资本的怀抱。结果人家根本不拿你当一家人,顺嘴就吃了。
第二个疑问:为什么玲玲没有新手保护期?
其实也很简单。
新手保护期,是针对独立个体的。
在资本的世界,一切都被资本化、异化。玲玲不事生产,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全仰仗父母鼻息。因此,在步行街中,她其实被视为红姐的附庸,红姐的“资产”!
怎么样?听完老刘的解析,有没有觉得,老刘前面对《幸福街》的评价,恰如其分?
无论是从剧情爽感来欣赏,还是从内涵隐喻来揣摩,《幸福街》这部片子,实在是国产片中,近十年来少有的,敢说敢骂的片子。
拆迁何止是拆迁?拆迁是革命!
打碎一个旧世界,拆出一个新天地!
如此深刻的政治隐喻,如此辛辣隐晦讨巧的批判手段。再加上结局蓬蓬勃勃的自信和希望,导演的政治野心,可见一斑。
我不知道叶初为什么会选择投资并主演这部片子。也许是年纪轻轻,缺乏阅历,看不懂电影的隐喻。但鉴于她出演过《云倾记》这样的反封建作品,以及《天半》这种片子。老刘个人倾向于,她看出来了,只是在装傻。毕竟,难得糊涂!
至于影片的彩蛋,老刘个人倾向于,这是电影为了过审而做出的妥协。
毕竟,这部片子,实在太深刻,太黑暗,太辛辣,恐怕会戳中许多人的肺管子。
也许有人不愿意看到文艺作品有妥协,但如果我这么说,大家是不是就好受些了?
结尾的彩蛋,其实象征着人类历史一次又一次的无尽循环。即使这一次打倒了资本主义,在下一个循环中,“幸福街”,依然会卷土重来!
你看——如果是这个解读,那么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就完全不同了。怎么样,与这个解读比起来,上面那个“妥协”的说法,是不是更容易接受了?
总而言之,《幸福街》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许多细节,只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能恍然大悟。不夸张地说,老刘认为,这是一部应该全文背诵的电影。
小叶领导着人们奔向了新世界,然而睁眼之后,浮生若梦,梦中的一切自由、抗争与宇宙,一枚桃核大小的芯片,就能全部装下。
就像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只能裹在喜剧片和特效奇幻片的果壳之中。
她还会奋斗吗?她会不会倒在某一次循环之中,亦或是,永永远远地在芯片中战斗下去?
我想,导演已经在电影的片尾,给了我们回答。
HellO大家好,我是快嘴老刘!如果支持本视频,可以给老刘点个免费的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