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碎米镇的变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孔旁,便能看见坩埚内的玻璃液像液态的落日,橙红色的漩涡中偶尔迸溅出金色火星。

    窑工们赤裸的脊背则被火光映成古铜色,汗水顺着肌肉线条滑落,在地面蒸腾起细小的白雾。

    他们一心一意地在干着自己的活,丝毫没有注意到霍恩等人的到来。

    一位来自法兰的吹制大师,拿着一根一米四左右的吹管。

    他将吹管插入坩埚,铁管末端挑起的玻璃液如熔岩般流淌,在空气中迅速凝结成琥珀色的泪滴。

    “快压!”带着浓重法兰口音的莱亚语响起,帮工们立刻将初坯滚压在铁板上。

    下一秒入耳,便是铁管与金属的摩擦声、玻璃断裂的脆响。

    “不行,还没好,得继续烧。”

    尽管帮工学徒们听不出来差别,可作为老师傅,他却能清晰分辨出这是还没烧好的声音。

    这样的玻璃成型后,放到退火窑里慢慢降温后,还是会很脆而且不够透明。

    继续向前,在退火窑旁,女工们正用浸过油的皮革擦拭刚出炉的高脚杯。

    她们围裙上沾着石英粉,宛如撒了一层霜。

    米歇尔本想跟着往前走,视线拂过那些女工的时候,脚步却是一顿。

    擦拭高脚杯的女工中,有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女。

    和这座小镇一样,米歇尔对她是既陌生又熟悉。

    他刚想向霍恩申请去搭话,抬起的脚步却又猛地缩回。

    因为少女的头上戴着的是妇人才会戴的头巾,她的无名指上还套着一枚镶嵌着彩色玻璃的铁戒指。

    “米歇尔,你想说什么?”

    “没什么。”米歇尔往那个方向瞧了一眼,“在这里工作的收入高吗?”

    “看情况了,高的吹制工一个月有90第纳尔,窑工则是60第纳尔,低的像那群女工一个月也有20第纳尔。”

    “这个工资不算低了。”

    “不算低,咱们这个工坊,每天能生产200件玻璃制品呢……”

    随着与工坊主管的聊天,几人一起朝外走去。

    只是那擦拭顺带质检的女工中,忽有一人抬起头,朝着外瞧了一眼。

    为什么有个声音如此熟悉?

    走出玻璃工坊,米歇尔眼前便是先前他们路过的渔港。

    此时这里堆放着成捆的山毛榉原木和编织筐装的木炭,马车夫们正用铁钩调整货物,妇女们提着水桶经过。

    木轮碾过石英砂发出沙沙声,而清洗工们则将石英砂倒入沉淀池,洗去污垢与杂质。

    米歇尔抚摸着砍倒的山毛榉树桩:“不一样了。”

    “哪不一样了?”霍恩笑着反问。

    “都不一样了,人比以前多了,比之前热闹了,赚的钱也多了,就是树林与草场却是少了。”米歇尔顿了顿,望着正在拆迁的小渔港,忽然笑了起来,“人也不一样了。”

    “哦?”霍恩正想再问,镇长却是眼巴巴地赶来。

    按照流程,此时的霍恩该撒下最后一网,标志着渔港彻底拆毁,迁往别处。

    当然,霍恩是不会真的撒网捞鱼的,网都撒好了,只需要他拉一下即可。

    来到仅剩的最后一条栈道边,在诸多窑工与旧日渔民的注视下,霍恩伸手拽住了渔网。

    在拉动下,一只只河鲈在网中跳跃着,它们将告别世世代代捕捞它们的渔民,在下游被新的渔民们所捞取。

    夕阳下,河鲈的鳞片反射着银色的光,米歇尔心中的惆怅却是渐渐化去。

    别管这变化如何,人们都过得比过去好了,不是吗?

    这难道不是他随军出征时立下的志向吗?

    吐出一口浊气,米歇尔正要拔腿离开,返回队列,却看到银光中有个黑糊糊的东西。

    像是某种青铜器皿,个头还不小咧。

    “不对,不对。”米歇尔越看那个玩意儿越眼熟,怎么这么像教堂壁画上的圣柜。

    “冕下!你看那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