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大时代的开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银河科技研发中心。

    看着眼前的一小块电池,王东来的神情之中流露出满意之色。

    从创建银河科技开始,很多的关键的技术都是由王东来突破的。

    这一点,一方面让王东来在公司内部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外,也让加入银河科技的诸多科研工作者感到了无比的沮丧。

    原因很简单,他们也是一路卷出来的天才。

    不管是在求学阶段,还是在研究时期,都曾经做出过一些成绩,他们很自信自己将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但是,当进了银河科技之后,他们的傲气一扫而空。

    王东来所呈现出来的强大科研统治力,可以说是他们从未见到过的。

    刚开始还只是手机快充技术,技术含量不算太高,只有这种思维值得称赞。

    但是,到了后面,智能美颜算法横空出世,让他们见识到了一个顶尖理论数学家将精力放到应用上面会有什么样的辉煌成果。

    到了这里,众人也只是惊叹于王东来的数学家身份。

    然而,等离子刻蚀机、EDA设计软件、先进封装设计方案、光刻胶、航天火箭发动机、激光雷达、量子计算机、半固态电池……

    这些成绩随便给任何一个科研工作者,都够让他吃一辈子了。

    更不要说全部放到了王东来的身上。

    王东来身上的这个最年轻的院士身份,虽然是有些震惊,但是了解王东来成绩的人,却没有一个对此表示质疑的。

    因为,要是连取得了这么多成绩的王东来都不能拿到院士,那其他人又凭什么。

    到了这个时候,王东来被评院士,已经是在给院士这个身份添光夺彩,而不是院士身份为他增持光采。

    这个道理,在银河科技工作的工程师很清楚。

    人都是慕强的,再加上他们能被银河科技挑选出来,也都是在技术上面有所追求的。

    所以,众人心里一直都憋着一口气,那就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虽然说在技术研发突破上面,还远远比不上王东来。

    可是他们也没有灰心。

    毕竟王东来解决的都是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剩下的技术难点也不在少数,也是需要相当能力才能解决的。

    而他们想的则能够早点突破难点,把技术真正落地。

    半固态电池从王东来完成了相关核心技术难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就连BYD和CATL的工厂都已经建好了。

    半固态电池的大规模普及,还是遥遥无期。

    直到这一刻。

    “董事长,这块电池正是我们采用半固态电池技术进行深化,优化了一定的制造工艺,制造出来的一款电池。”

    “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1400wh/kg。”

    “更为关键的是,这款电池的稳定性极高,超乎想象。”

    “说实话,要不是我亲眼看到这款电池的诞生,对于每个技术都了如指掌的话,我根本不敢相信会有这么优秀的电池。”

    “寻常的锂电池,最怕的就是穿刺,而我们这款电池在防穿刺实验之中,表现极为良好,哪怕是直接洞穿了一个直径五厘米的大洞,也没有引起自燃。”

    “除了防穿刺之外,还在耐高温和低温的实验中,交出了一份近乎是满分的答卷。”

    “通过实验,在我国的极高温和极低温的情况下,损耗差距只有百分之三十。”

    “按照董事长之前的那句广告词,我们的电池充电五分钟,畅玩一整天。”

    听着陈凌岳的汇报,王东来满意地点了点头。

    “还算不错!”

    这个评价在外人看来,可能还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在王东来这里,却是无比的稀少和珍贵。

    因为王东来的能力太强,已经产生了断代的差距。

    平时的科研工作中,他们比那些实验机器人好不到那里去,完全的配合。

    甚至连王东来动作的意图都看不懂。

    别说是‘还算不错’的评价了,连句评价都是很少的事情。

    现在,听到王东来给出这样的评价,电池研发团队的工作人员自然是一阵兴奋激动。

    王东来并不是胡乱给出这个评价的。

    这款电池,在他看来确实不算什么。

    但是,这却代表着银河科技的研发团队的技术还是可以的。

    并且,现在推出这款电池,对于他的计划也都有很大的好处。

    之前的半固态电池成本高,售价也不会低,只能应用在一些高端产品上面。

    可是,现在这款电池却不同。

    成本已经大幅度地降了下来,通过缩减一部分电池性能,来降低成本。

    如此一来,就能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推广这款电池。

    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

    以往只是在高端车型上面出现的高性能电池,要是逐渐普及下来。

    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利好以及八级地震。

    跟不上这趟车,拿不到这款电池,或者自主开发出差不多电池的企业,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倒闭。

    飞快地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得出了一个“如果用高压快充技术的话,只需要十分钟,就能增加五百公里的续航。”

    得出这个结果,王东来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这样的电池,在实验室里恐怕还不算什么。

    一些高端的实验室里其实早就研发出来了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比如说是氢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在实验室里已经达到20000wh/kg,但是这根本无法量产。

    别说是量产了,只要是脱离了实验室独特的环境之后,能量密度狂跌。

    距离彻底商业化,还不知道有多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王东来研发出半固态电池技术的时候,就已经在为全球能源电池公司敲响了丧钟,开始了倒计时。

    这款电池的出现,则是真正的掀开了能源电池时代大幕。

    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

    这些领域,都会因为这款电池,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最妙的地方在于,这款电池强则强矣,但是却没有超过这个时代太多。

    不会轻易引起一些人掀桌子,触碰到敏感红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