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从小姑家住的永乐巷出来,经过一个弯子,苏春声进了太平街。

    道路两旁都是做生意的店铺和一些支起来做吃食的小摊。

    难得雨停,便有一些摊子支起了避雨的油布,升起灶火,用浓烈的火烟熏干案上、桌上积聚的雨意。热汤油饼、包子粥水、粉面粗茶……一样样地冒出来,一下就给空旷了几天的街巷增添了一道烟火气。

    “春声,回去啦?”每经过一个摊铺,里头的人就会和苏春声热情地打招呼。

    苏春声也识得他们,小姑住进城十几年了,打苏春声记事起,他们一家每个月就要进城两三趟,探望探望小姑,给她送点乡下种的蔬菜瓜果,自然也和街头巷尾的邻居熟悉起来。

    后来二叔也在县里找了个账房先生的活儿,他们就来得更勤了。

    每一个苏春声都叫得上名字。

    “是啊,梅铃阿婆,我这就回去了。”

    “那你可慢点,雨天庆平桥会长青苔,很滑,早上我差点在那摔了一跤,你可得当心,一定要慢慢走啊。”

    苏春声想在雨落下来之前回家,打定主意从弯子坡那儿横穿过去,不走庆平桥,便道:“阿婆放心,我今儿从弯子坡过,不走庆平桥。”

    “天上的云又滚起来了,你快去吧,别耽搁了。”与之对话的人拿着勺子与铲子,不住地看着天上云,看它们密不密,朝哪个方向翻涌。

    “好。”苏春声应完声便走了。

    一路或点头或打招呼,人人都很热情,只遇着一个奇怪的。

    明明余光瞥见他时,这人的目光还直直地望向自己这方向,可自己一转头过去,这人就低头看鞋了。

    那高高大大的身躯,仿佛被一根线扯着,纷纷向下探。

    那地里也不知有什么。

    许是在找丢在地上的东西吧。

    苏春声没同腾不出空来说话、对视的人打招呼,径直走了过去。

    这人他也识得,太平街街口拐进来第一家,赵家铁铺里的铁匠。

    苏春声每次进城探望小姑,都要从他们家铁铺门口经过。

    有时苏春声能注意到他,有时注意不到。

    这人是有些奇怪,每次注意到,他都好像在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背后站着,有时是树,有时是板子,有时是柱子。

    他肯定不是跟来,只是恰巧遇到,只是每次都是先看到这些遮蔽物,再看到他那具被挡了一半的身躯。

    打照面是从未有过。

    今日也不算,他都没抬眼看自己呢。

    -

    “听说了吗?早上老刘打弯子坡那儿过,遇着狼了!还好他担着柴火,柴火里绑着一把大柴刀,把那柴刀亮出来,才把狼吓退!”

    “几只啊?”

    “好几只!说是数不清呢!定是连日阴雨,野物都不出洞,将它们饿得前胸贴上后背,才敢下山打人的主意!”

    “那还不赶紧去叫城西李猎户去打狼啊!要是伤着人怎么办?!”

    “是要去的,我吃完油条,喝完这碗热粥就去。雨天也没什么人往那走吧?”

    谁说没有?

    坐在他们身后的高大男子腾的一下从椅子边站起,将面前的桌子挤开。

    一双大脚踏进热粥铺面前的水坑里,溅起好大一朵水花,他就这么一步一水花地跑远了。

    热粥铺老板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青菜瘦肉粥端上来时,坐在位置上等的人已经不见了。

    老板纳闷着:这位客人钱已经付了,人去哪儿了?

    与此同时,一双穿着青色布鞋的脚刚刚踏过弯子坡的坡脚,踩上了弯子坡斜坡上歪七扭八的荒草丛。

    这地儿春夏时节草盛,能长到四尺多高,个头矮一点的,腰都被没过了,不好走。

    秋冬草枯了以后,腰就弯折了下来,一踩就折,不少小孩专程跑到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