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苏春泉与弟弟苏春茂一起去陵水县打短工,整日割稻打稻,干的是重体力活,还需从天不亮就干到天彻底黑下来,因此工钱给的不少,十日就可挣三两银子。

    赚的这些钱,给爹娘、丈人丈母各买双鞋,给夫郎、妻子买身衣裳,给孩子买两个小物件,逗逗趣儿,再给弟弟春声买本薄页儿的书,就花得差不多了。

    春泉春茂两兄弟也不心疼,这些花钱的事项可是出去打短工之前就想好了,也可以说就是专程为它们去的。

    秋收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尤其是那些红薯种得多的人家。

    霜降前后的这些时日,就得将地里的红薯藤割了,将一蔸蔸的红薯挖出来。不然大霜降下来,翠绿的红薯藤就被打坏了,牛羊牲畜过冬就没有口粮了。

    陵水县水田多,庄户人家爱种稻子,稻田里还养鱼,称作是稻花鱼。

    冯阳县旱地多,庄户人家爱种红薯,也爱吃红薯,光是这种口粮就研究出了不下百种的吃法,常被外县人称作是红薯县。

    春泉丈人家在六眼村,有八亩的红薯地,种有三个品种的红薯。春茂丈人家在十二弯村,有十亩地红薯地,种有四个品种的红薯。

    二者相加,刚好和苏家的红薯地不相上下。

    收红薯比收稻谷容易些,通常不用请帮工,一家人齐上阵就给它干了。

    上至八十岁的老母,下至三岁的小儿,去地里薅薅红薯藤,用根棍棍儿翘翘红薯,都是干得了的。

    春泉夫郎吴阿旭、春茂媳妇儿许玉燕,都是在公婆家先干完,然后再赶着牛车回各自的娘家,帮着家里人做。

    他们娘家男丁多,干这些活不算太吃力,有他们没他们影响不大,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回娘家探望探望,在父母跟前尽尽孝。

    今儿是都忙完,赶到一块儿去了。

    苏春泉去六眼村的丈人家接夫郎吴阿旭与儿子苏立阳,顺道把买给丈人丈母的东西送去。

    苏春茂去十二弯村的丈人家接妻子许玉燕与小哥儿苏立源,也是同丈人丈母问候过,吃顿饭,再把买来的东西给他们后再返回的。

    两人同一个时间同一个路口分别,但十二弯村更远,按理说,应该是苏春泉一家先到村口才对,没想到半路两家人就遇上了。

    苏春茂说:“立源急着见哥哥呢,说有十天没见了,想得慌,一路上都在催我。我被牛车颠得屁股都痛了,能不快吗?”

    两个堂兄弟同年同月同日生,今年都是四岁,你说巧不巧?立阳早上出生,立源晚一些,拖到了傍晚才从娘的肚子里钻出来,因此得叫立阳一声哥哥。

    这两兄弟自小都是一起玩的,同笑同闹,感情能不好吗?

    原本这两辆牛车分别拉着人拉着货,遇上以后,人都坐去了前头那辆,好好地说说话、叙叙旧。货呢,就全搬上后头,中间用一条缰绳拉着,只需赶前面那辆牛车,后面那头牛就会自动地跟着走了。

    苏春泉、苏春茂分坐在牛车两端,手里都拿着赶牛车的细竹鞭,边赶牛车边闲聊起来。

    吴阿旭、许玉燕坐在后面的车棚里,也是说说笑笑,攒了十天的话,恨不得这时候都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