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雾锁孤峰,心照前路(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八十三章:雾锁孤峰,心照前路惊蛰刚过,连绵的春雨就给西境的“回音崖”蒙上了层湿漉漉的白纱。崖顶的“望归亭”里,苏尘正用指尖摩挲着块半透明的“镜心石”,石面上映出的不是人影,而是片翻滚的黑雾——那是三日前从“断尘谷”弥漫出来的异雾,所过之处,草木皆枯,连最坚韧的回音草都蔫成了灰黄色。
“这雾邪门得很。”老周蹲在亭角,用斧刃挑开片被雾染过的苔藓,指尖一碰,苔藓竟化作细沙簌簌落下,“北境的混沌气虽烈,却有迹可循;这雾看不见章法,沾着就蚀灵韵,连混沌兽都绕着走。”他抡起开山斧往崖下劈去,斧风撕开的雾缝里,隐约能看见断尘谷的轮廓,谷口立着块歪斜的石碑,碑上“尘归尘”三个字已被雾啃得只剩残痕。
林霜的木灵珠在掌心微微发烫,珠体中映出雾里的景象:无数细小的灰丝在雾中游走,像被抽走了生气的灵韵残缕,碰到活物就往皮肉里钻。她刚给亭外的回音草敷上“清灵露”,草叶刚舒展半分,就被卷来的雾丝缠上,瞬间又蔫了下去。“不是魔气,也不是混沌。”她蹙眉看着珠体,“倒像……无数破碎的执念凝结成的,每丝雾里都藏着‘求而不得’的怨。”
药童背着药篓从崖下爬上来,篓里的“净心草”叶片上全是焦黑的小洞。“谷里更浓,三步外就看不清东西。”少年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从怀里掏出块沾着雾的碎石,石上原本刻着的“共”字已被蚀成了空洞,“我在谷口碰到个采药的老丈,他说二十年前,断尘谷里住过个‘镜心派’的修士,因修炼时走火入魔,把自己关在谷里,后来就没了踪迹。”
阿烈的守心箭突然在箭囊里轻颤,箭羽指向断尘谷深处。他抽出箭搭在弓上,箭尖的灵光刺破雨幕,在雾中照出条短暂的光路:路尽头有座坍塌的石屋,屋前的石台上,摆着面蒙尘的铜镜,镜沿爬满了青苔,却在雾中隐隐泛着微光。“箭在示警,又像在引路。”他盯着那面镜,“那修士的执念,多半就缠在镜上。”
苏尘将镜心石对着石屋的方向,石面的黑雾渐渐凝聚成个模糊的人影:青袍修士正对着铜镜打坐,镜中映出的却不是他的脸,而是张女子的面容,眉眼温柔,嘴角带着笑。随着人影动作,石屋周围的雾越来越浓,修士的身影却越来越淡,最后化作一缕灰丝钻进铜镜,镜面顿时蒙上层厚厚的灰,再无光亮。
“是‘镜心劫’。”苏尘指尖划过石面,“镜心派修士以‘照见本心’为要,可这修士太执着于镜中幻象,把‘求不得’的执念憋在心里,死后怨气不散,与谷中的灵韵残缕缠成了这蚀骨雾。”他望向石屋,“要散雾,得先让他看清,镜中那人早已不在,执念留着,只会拖垮更多活物。”
雨势渐大,望归亭的梁柱开始渗出细密的灰点——雾已经漫到了崖顶。林霜急忙将木灵珠嵌进亭柱,珠体释放的绿光在亭外织成层护罩,灰丝撞在罩上,发出滋滋的轻响。“护罩撑不了多久。”她看着罩外的雾越来越浓,崖下的回音草成片枯萎,“得进去毁掉那面镜,可雾里蚀灵韵,连混沌铁都扛不住,怎么靠近?”
老周突然拍了下大腿,从行囊里掏出个巴掌大的铁盒,盒里装着块黑黢黢的矿石。“这是去年在灭灵渊捡的‘混沌髓’,比寻常混沌铁硬十倍,还能吸戾气。”他抡起斧头劈下,矿石裂成四块,“咱把它嵌在护具上,虽挡不住雾,好歹能让灰丝慢些钻进来。”
阿烈将混沌髓片绑在箭杆上,试着往石屋方向射了一箭。箭穿过雾时,髓片果然吸住了不少灰丝,箭尾的羽毛虽被蚀掉半片,却稳稳钉在了石屋的门框上。“能行。”他给众人的袖口、领口都绑上髓片,“我在前头开路,守心箭能照出雾最淡的地方;林霜姑娘用木灵珠护着药童;苏尘兄和周老哥断后,咱们速去速回。”
五人刚走出护罩,就被刺骨的寒意裹住。雾里没有声音,连雨声都被吞得干干净净,只有灰丝钻过混沌髓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