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联合抓捕(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孟允抒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动员与宣传活动。为获取更多信息以及赢得民众支持,孟允抒结合近期新闻撰写了一则倡议书,对近日的多起儿童失踪案作出了总结,叙述受害者父母悲痛焦急的心情,呼吁全城百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发表在了《黎民日报》最醒目的位置上。
随后,允昭行会下辖的报社也纷纷转载了这篇文章,在城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得知拐子的活动如此猖獗后,许多人意识到,如果他们不能团结一心抓到嫌犯,那他们的孩子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目标。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民众行动起来,或是前往黎民报社提供线索,或是表示自己愿意为此事出力,帮助那些父母找回他们的孩子,一时间城中便兴起了“全民打拐”的热潮。
而眼下,孟允抒正身处盘石村,和几个身强力壮的村民一同藏在路边的灌木丛中,目光紧盯着前方的那处篱笆围成的小院。
小院中坐着一个正在玩石子的五岁小男孩,那是他们提前布设好的诱饵。与屏息凝神的村民们不同,他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面前的几块小石子上,玩得不亦乐乎,浑然不知自己被安排进了一个陷阱当中。
两日前孟允抒曾在报社接待过一名家住盘石村的农妇,她是趁着进城赶集时顺路来找孟允抒反映情况。据她所说,近日曾有一名形迹可疑的陌生男子来过他们村中向她问路,还有意无意地同她打听村内的基本情况。这农妇知道最近孩童失踪案在城中闹得沸沸扬扬,便留了个心眼,没有打草惊蛇,悄悄记下那人的模样将消息告诉了孟允抒。
按照那农妇的描述,孟允抒觉得此人十有八九就是那几个拐子之一,于是当即赶往盘石村向其他村民打听情报。在得到了另外两名目击者的证词后,孟允抒叮嘱村民多加防范,同时制定了一套抓捕计划,请求盘石村的百姓出手相助,发动他们配合她抓捕嫌犯。
多亏她先前在城中大肆造势,在这一步上她没有遇到太多困难。最后孟允抒和村民们讨论决定,利用村头王家的小儿子引诱拐子上钩,村里几个年轻体壮的男子则事先埋伏在旁边,待那拐子出现后,由他们瞅准时机将他抓捕归案。
根据孟允抒的推算,那拐子不会让他们等待太久。在接连两日扑空后,他在今天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天色擦黑时,按照孟允抒的计划,村民们都撂下了手中的活计纷纷回家。此时外面四下无人,光线昏暗,正是下手的良机。
不多时,孟允抒的视野范围内倏地出现了一个东张西望的身影。
旁边的年轻男子见状就要冲出去,孟允抒连忙按住他低声说道:“别急,我们再确认一下他的身份。”
由于天色已晚,孟允抒又藏在灌木丛后,茂密的枝叶阻挡了她的视线,她难以分辨出来人的样貌。
于是,她向两边的村民传令道:“大家听我指挥,时机成熟时我会叫你们。”
来人是个男子,中等个头,身形瘦削却动作灵活,他一面小心打探着周遭的动静,一面悄悄接近那处篱笆。
他在门前站定后,对院内的小男孩招手笑道:“那位小官人,有劳你过来一下,我想向你打听一个人。”
小男孩闻声抬头,却并没有挪动位置,神情懵懂地看着他:“你是谁?”
“我是你们村里胡大嫂的表弟,我娘打发我来给她送信。”他和颜悦色地说着,而后从怀里掏出个纸袋来:“这是我刚买的蜜饯,要是你愿意带我去找她,我就把这个给你。”
孟允抒心想,难怪他要事先向盘石村的村民打听村里的概况。普通小孩在听到他说出自己熟人的名字时,多半都会放下警惕。
果然,小男孩听了男子的话后便站起身来,一路小跑着去给他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