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三家吃《色戒》(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于东和《色戒》的恩怨,源自威尼斯电影节。《太阳》让于东巨额亏损,现金流都快干崩了,于东恨,恨自己啊,竟然给了一部文艺片,非线性叙事的文艺片,如此大的发行。
同时,他也恨《色戒》。
《太阳》如果能拿到威尼斯金狮奖,结果肯定不一样。
当时冲奖的时候,在《太阳》电影英文海报揭幕仪式兼官网启动式上,主持人问江文如何看待老谋子做评委对自己影片的作用?
江文考虑良久,憋出这么一句话:谋事在我,成事在‘谋’。
于东愤恨道:“还有张一谋!哪怕不给《太阳》,也不应该给《色戒》这样的电影啊!”
说着,于东对沈善登的行为赞不绝口:“你这把揭开了李铵还有张一谋的面皮,给老哥我狠狠的出了一口气!”
“哪有,我也是阴差阳错,是手底下人莽撞了。”沈善登听出于东大概率是把张一谋也恨上了。
多少理解了于东心情。
憋坏了!
之前于东赔了钱,也只能打碎了牙混血往肚子里咽。
毕竟输了奖项,然后票房又惨败,骂别人,只会让人觉得他输不起。
有此恩怨,沈善登省了不少功夫,道:“老哥,《督公》这部戏肯定会把《色戒》打崩,给你报仇!我不和《太阳》比,你保我300个银幕就行。”
闻言,于东神情微微一僵。
沈善登细数发行好处:“我是数字电影,不用做胶片,上数字银幕就行。宣传我自己做了。数字拷贝包我也做了,博纳和华易都有硬盘固定资产,肉烂锅里,硬盘复制也省了。”
“大头都省了,你也就付个密钥制作与管理费用,再加上运输人工费。我可以给你比华易更好待遇。”
“《督公》现在的热度,三千万票房起步,这次肯定让老哥大赚一笔。”
“咱都是管理系的,我这有好事想着学长你呢。”
沉浸在情绪中的于东,咂摸了嘴,一下子抽离了。
于东叫苦:“弟啊,哥哥现在是真怕,我也支持文艺片,但必须做好平衡。不能像商业片那样发行。”
沈善登示意他不用担心:“老哥,不瞒你说,一开始我确实想做文艺片,但是拍摄过程中,我一下子悟了!”
“现在《督公》是商业片,起步超过99%的文艺片!”
“我制片人炮轰《色戒》,不瞒你说,我经历了最困难的时刻,如果是文艺片早就放弃,正因为是商业片运作逻辑,我才能扛下来。”
于东眨了眨眼睛,不说话,就看着沈善登。
沈善登保证道:“精剪我带过来了,咱一块看看。”
“好,先看看电影。”
于东让秘书把后面的行程取消,把《督公》看了一遍。
沈善登并不知道,接到对方电话,于东先向俞剑红了解了情况,俞剑红给的评价,非常高。
否则于东也不会挪出这么多时间和沈善登谈,他还是很忙的。
出乎于东预料,剧情主线很清晰,确实没有什么文艺片手法。
但也有个问题,那就是《督公》观众群体明显和沈善登歌迷不重合。
沈善登介绍道:“怎么样?这片子可以看做太监升职记,也就是制作成本不足,以我的才华,国内三大导绑在一块也能打一下。”
于东:“......”
你也太自信了!
有种还在北影厂上班的感觉,沈善登太能画饼了。
于东道:“比预期中好,但是色彩、语言质感差,没有大场景,镜头里都是几个人,服化道看着廉价。”
沈善登承认:“毕竟不是《太阳》那种堆了好几千万的大制作。”
于东沉默了,往他心窝子扎是吧。
“老哥给你交个底,100个银幕,再多很难很难。而且发行费用要先从制片分成中扣除。”
一旦牵扯到钱,很现实。
哪怕《督公》热度很高,因为沈善登是新人,一个个非常谨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