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7月4日:欧洲足球最昂贵的夜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p;  果然,没过多久,这些球员的商业价值全都水涨船高,广告代言接到手软。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此刻正在训练场上心无旁骛地练球。

    他当然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件用品,都在遥远的商场里引发着抢购热潮。

    他的运动品牌AETHOS原本只是个小众配件商,自从印上他的签名logo,销量直接起飞。

    巴黎的健身房现在清一色摆着AETHOS的哑铃护腕。

    就因为罗伊在某次训练视频里戴过同款。

    户外运动店里,印着他背号的水壶永远缺货,学校体育课上,孩子们抢着用和他同款的运动毛巾擦汗。

    “只要让他在镜头前用一下自家产品,”品牌经理笑着说,“就是最好的广告。”

    潮牌“NO PERMISSION(无需认可)”彻底火了。

    首款“加冕时刻”T恤。

    限量5000件的150欧元版本开售三分钟就被抢光,二手价直接炒到2000欧。

    普通版79欧的T恤成了当年欧洲街头爆款,罗马西班牙广场甚至有人组团模仿T恤上的加冕动作。

    2004年夏天,罗伊的“加冕时刻”T恤成了全球年轻偶像的标配。

    刚拿下公告牌冠军的亚瑟小子(Usher)在MV拍摄间隙穿着它去买咖啡,17岁的温网新科冠军莎拉波娃在训练场外搭配网球短裙亮相。

    勒布朗-詹姆斯更绝。

    NBA休赛期他穿着这件衣服出现在ESPN专访上,对着镜头咧嘴一笑:“罗伊和我是兄弟——我祝他在欧洲杯大杀四方,虽然我们还没见过面,但我打赌他能带着奖杯回巴黎。”

    记者追问他对T恤上“加冕”主题的看法,这位19岁的NBA状元擦了擦汗:“总有一天,我也要像他为法国队那样拼尽全力,等罗伊在欧洲杯封王之后,就该轮到我在奥运会上给美国队戴回金牌了。”

    第二天,《克利夫兰老实人报》刊登了这张照片,配文写道:“我们的皇帝穿着别人的‘皇冠’——但别担心,他迟早会给克利夫兰带回真正的王冠。”

    《体育画报》把这句话和罗伊的过往采访并排刊登,标题赫然写着:《新王们的约定》。

    最劲爆的还是布兰妮-斯皮尔斯。她在拉斯维加斯演唱会后穿着这件T恤离开酒店,狗仔的闪光灯把衣服上的“皇冠”照得发亮。

    第二天的《滚石》杂志刊登了这张照片,标题是:《小甜甜的足球初恋》。

    《Vogue》说这是“足球和高级时装的第一次联姻”。

    最绝的是广州盗版商都赚翻了,老板们都说“这款养活了半个厂区”。

    皇马高层被满大街的“盗版加冕”T恤气得跳脚,却拿那些虚化的伯纳乌轮廓毫无办法。

    而当罗伊公开拒绝巴萨并表示“永远不会穿上他们的球衣”后,皇马高层突然觉得那些T恤上的皇冠图案都变得顺眼了起来。

    比起羞辱巴萨的快感,这点小玩笑又算什么呢?

    今年欧冠半决赛越过阿森纳后推出的纪念T恤,印着“他们说我太年轻”的挑衅标语,三天就卖断货。

    最绝的是那件被球迷称为“擦泪衫”的T恤。

    欧冠决赛后,罗伊被短暂拍到用球衣抹眼泪的照片,团队连夜把这一幕做成烫金印花,配上“PERMISSION TO CRY?(允许哭泣吗)”的字样。

    结果官网开售时直接崩了,二手价炒到原价的五倍。

    现在巴黎街头的年轻人,十个里有八个穿着他家的衣服。用品牌总监的话说:“我们卖的不是布料,是年轻人最想要的叛逆人设。”

    这就是球星经济的魔力。

    当一个人的光芒足够耀眼,连他脚下的影子都能变成金矿。

    这就是足球世界的现实。

    当一名球员在场上足够出色,他的商业价值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增长——代言合同、肖像权收入、商业活动接踵而至。

    但罗伊心里很清楚,所有这些附加价值都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上:他的足球水平。

    训练场上,他依然是那个最早到、最晚走的球员。

    比赛日,他依然会为每一个球权拼尽全力。

    因为他明白,一旦脚下的足球不再听话,那些围绕他建立起的商业帝国就会像纸牌屋一样倒塌。

    足球给了他一切,而他能回报的,只有继续踢好每一场比赛。

    因为每当镁光灯熄灭,他总会回到最纯粹的起点:一个需要不断用双脚证明自己的足球运动员。

    所有附加的商业价值,都建立在这个最简单的真理之上。

    唯有足球,才能让这一切延续。

    2004年7月1日。

    欧洲杯半决赛,捷克和希腊在波尔图的巨龙球场展开激战。

    比赛一开始,捷克队就展现出强劲攻势,罗西基的凌空抽射击中横梁,险些首开纪录。

    然而第40分钟,捷克核心内德维德膝盖受伤被迫下场,给球队蒙上阴影。

    90分钟常规时间内,双方都未能破门。加时赛上半场最后一分钟,希腊队抓住角球机会,中卫德拉斯头球破门,打进了他在国家队的首粒进球。

    这个“银球”直接终结了比赛,捷克队再次成为欧洲杯新规则的牺牲品。

    8年前他们曾因“金球”饮恨决赛,如今又倒在“银球“之下。

    终场哨响时,捷克球员瘫倒在地,扬库洛夫斯基等队员掩面痛哭。

    而希腊队继续书写着他们的神话。

    这支赛前被开出1赔80赔率的“鱼腩”,先是小组赛爆冷击败德国战车,又在淘汰赛让北欧劲旅瑞典俯首称臣,如今连夺冠大热门的捷克黄金一代也倒在了他们脚下。

    更讽刺的是,终结比赛的“银球”竟来自希腊阵中最不起眼的德拉斯,这个在罗马俱乐部都踢不上主力的中卫,用一记头球让捷克人八年前“金球”饮恨的悲剧再度重演。

    (银球制要求在加时赛半场结束时领先方才能获胜,而金球制则是加时赛中先进球的一方立即获胜。)

    65岁的德国教练雷哈格尔创造了历史,成为欧洲杯决赛最年长的主帅。

    7月5日,希腊队将在里斯本光明球场挑战强大的法国队。

    作为卫冕冠军,法国队在本届欧洲杯展现了恐怖的攻击力——5场比赛狂轰19球,场均接近4球的惊人数据让所有对手闻风丧胆。

    他们先后以3-1力克英格兰、4-1横扫荷兰、4-0血洗保加利亚、4-2击退西班牙、4-2淘汰葡萄牙,以摧枯拉朽之势挺进决赛。

    而希腊队则书写了欧洲杯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逆袭故事。这支赛前赔率1赔80的“鱼腩部队”,凭借铜墙铁壁般的防守和高效反击,先后将德国、瑞典和捷克等传统强队斩落马下。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是欧洲杯44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支从未打进过决赛的球队,将要挑战卫冕冠军。希腊队作为本届赛事的最大黑马,如今要面对的是上届冠军法国队。

    这样的对决在欧洲杯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一边是由齐达内和罗伊这对新老核心领衔的法国豪华战舰,一边是雷哈格尔打造的希腊钢铁之师。

    32岁的艺术大师齐达内与19岁的天才新星罗伊,这对相差13岁的师徒组合,用截然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法国足球的魅力。

    齐祖的优雅组织与罗伊的暴力美学相得益彰,让这支卫冕冠军既保持着成熟稳健,又迸发出青春的活力。

    而他们的对手希腊队,则用教科书般的防守反击证明:在足球场上,团结和纪律同样能创造奇迹。

    这场决赛不仅是两种足球风格的碰撞,更将决定是法国延续王朝,还是希腊续写神话。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比赛都注定会成为欧洲杯历史上的经典之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