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罗伊-罗本组合(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2004年10月24日早晨,罗伊与经纪人门德斯乘坐直升机从伦敦前往曼彻斯特。此行目的是观看当天曼联主场对阵阿森纳的英超焦点战。
下午5点,老特拉福德球场已经座无虚席。
七万五千名球迷将梦剧场染成一片涌动的红色海洋,斯特雷福德看台的死忠区率先唱起《Glory Glory Man United》,声浪像潮水般席卷全场。
老特拉福德的广播声回荡在球场内:
“曼联队——”
门将卡罗尔;后防线加里-内维尔、费迪南德、西尔维斯特、海因策;中场斯科尔斯、菲尔-内维尔;两翼C罗、罗纳尔迪尼奥;锋线鲁尼搭档范尼斯特鲁伊。
“阿森纳队——”
门将莱曼;后防线劳伦、图雷、坎贝尔、阿什利-科尔;中场永贝里、佩德雷蒂、维埃拉、范佩西;锋线亨利搭档博格坎普。
广播声刚落,看台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曼联球迷高唱着队歌,声浪席卷全场。
而阿森纳球迷则用整齐划一的节奏拍手回应,高喊:“49场不败!49场不败!”
这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英超不败纪录。
北看台的曼联死忠立刻用更大的嘘声压过来,有人举起写着“2004年10月24日,梦剧场终结神话”的横幅。
场边的弗格森嚼着口香糖,目光锐利地扫向另一侧教练席的温格。
阿森纳带着49场不败的纪录来到老特拉福德,队长维埃拉脚踝伤愈复出,这对温格是个好消息。
而曼联这边则遭遇打击,队长罗伊-基恩因流感缺席,本赛季只踢过1场的菲尔-内维尔顶替他出任后腰。
这场比赛火药味十足,双方开场就展开激烈拼抢。
阿森纳试图延续不败纪录,曼联则渴望主场阻击对手。
上半场两队攻防转换极快,但都未能取得进球,裁判莱利的多次争议判罚引发球员不满。
阿森纳队长维埃拉状态低迷,多次传球失误,而曼联临时顶替基恩出战的菲尔-内维尔表现积极。
阿森纳中场佩德雷蒂展现出出色的大局观,多次策动进攻,但亨利领衔的锋线始终未能攻破曼联防线。
罗伊盯着场上的佩德雷蒂,突然对身旁的门德斯说:“看到没?贝努瓦那小子还是这么会踢球传球时机把握得真准。”
他眯起眼睛,看着佩德雷蒂又一次精准分边,低声补了一句:“这种用脑子的中场,就该在温格手下踢球。”
曼联方面,小罗在左路频频制造威胁,几次精妙传球撕开阿森纳防线。
鲁尼在前场跑动积极,多次回撤接应并策动攻势。
C罗右路突破犀利,但临门一脚稍显急躁,几次射门都偏离目标。
阿森纳这边,亨利凭借速度多次冲击曼联后防,与博格坎普的配合依然默契。
冰王子虽然年事已高,但拿球分球依旧从容,几次妙传险些助攻队友破门。
门德斯侧过头问罗伊:“你觉得曼联这套阵容怎么样?”
罗伊皱着眉头扫了一眼场上:“看着挺吓人,前场堆了四个攻击手.”
他咂了下嘴,“但太满了,中场就斯科尔斯和内维尔两个,防守根本不够硬。弗格森这是在玩火。”
下半场阿森纳一度占据主动,但始终无法突破曼联防线。
比赛在第72分钟迎来转折,鲁尼在禁区边缘与坎贝尔对抗后倒地,主裁判莱利果断判罚点球引发阿森纳球员强烈抗议。
范尼顶住压力,冷静将球罚入左下角为曼联取得领先。
罗伊微微挑眉,目光从场上移向场边。
弗格森正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庆祝,而另一侧的温格则双手插兜站在原地。
第76分钟,曼联扩大比分!
小罗在左路连续变向摆脱防守,突然一记横传找到右路。
范尼机敏地虚晃一漏,骗过了坎贝尔和图雷的注意力。
C罗从肋部高速插上接球,佩德雷蒂拼命回追拉拽,但葡萄牙人倒地前还是将球捅给了中路跟进的鲁尼!
当天是19岁生日的鲁尼冷静推射远角,莱曼鞭长莫及!
曼联2-0领先,老特拉福德彻底沸腾!
历史的轨迹似乎已经注定。
当曼联2-0领先时,整个老特拉福德都准备好见证枪手不败神话的终结。
然而足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
第87分钟,阿森纳扳回一城!
亨利左路突破后低平球传中,博格坎普灵巧一让,皮雷后点跟进推射破门,1-2!
伤停补时第3分钟,枪手奇迹扳平!
维埃拉中场长传,永贝里头球摆渡,亨利禁区弧顶凌空抽射直挂死角,2-2!
阿森纳将士疯狂庆祝,老特拉福德一片死寂。
这一刻,历史被改写,49场不败的传奇仍在继续。
枪手球员们迭罗汉庆祝时,客队看台爆发出震耳欲聋的《Hot Stuff》歌声。
罗伊手指打着节奏,突然跟着唱了句“阿森纳——”
随即他起身离开座位,走向阿布所在的VIP包厢。
他一路与英国各界名流握手寒暄,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
看台上的曼联球迷目光复杂地追随着这位法国前锋。
他们中许多人曾殷切期盼他能穿上红魔传奇7号,如今却只能看着他身披蓝军战袍,用一骑绝尘的进球数据领跑英超。
此刻老特拉福德弥漫着微妙的气氛:主队两球领先却被连扳两球,阿森纳的不败纪录仍在延续。
而最有可能终结这个纪录的,恰恰是罗伊效力的切尔西。
曼联球迷望着这个曾经触手可得的锋线杀手,内心五味杂陈。
对于曼联唯一的好消息是,赛后没有爆发那场著名的球员斗殴,弗格森也幸运地躲过了“菜汤淋身”的尴尬场面。
2004年那场著名的“披萨门”事件没有发生,这次双方总算保持了最低限度的克制。
(“披萨门事件”是英超历史上最著名的赛后冲突之一,发生在2004年10月曼联2-0终结阿森纳49场不败的赛后。当时愤怒的阿森纳球员在球员通道与曼联爆发激烈冲突,据弗格森自传透露,法布雷加斯向他和裁判组投掷了一块披萨,导致他西装沾满酱料。)
当晚,刚刚观看完曼联比赛的罗伊从曼彻斯特返回伦敦后,立即受邀参加了阿布新购入的“阿布拉莫维奇天空号”私人飞机首航。
这架价值10亿美元的波音767专机从伦敦起飞,载着罗伊等贵宾前往莫斯科。
在莫斯科的庆祝派对上,阿布亲自将罗伊引荐给当地政商名流。
令罗伊意外的是,他在在俄罗斯竟有着不小的人气。
在觥筹交错间,几位能源寡头端着伏特加围住罗伊,其中一位拍着他肩膀说:“你对阵布莱克本的帽子戏法,我在莫斯科都看到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时任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的“无双上将”绍伊古也举杯示意,称赞道:“前锋就该像西伯利亚的狼一样凶猛。”
这次短暂的莫斯科之行,让他第一次切身感受到阿布在俄罗斯的庞大影响力。
而在英格兰足坛,罗伊的影响力同样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
每周比赛日过后,他的进球集锦都会占据各大体育节目的黄金时段。
从伦敦到英国其他城市,街头巷尾的孩子们开始模仿他独特的庆祝动作,体育用品店里印着他名字的切尔西球衣总是最快售罄。
媒体对他的关注已经超出了体育版面。
《GQ》杂志用“新世纪的足球艺术家”来形容他,《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们争论他是否正在重新定义现代前锋的角色。
就连BBC的严肃新闻节目也会在报道中引用他的赛后采访片段。
这个法国前锋的发言充满戏剧性。
看似狂妄的宣言里藏着哲理,带着挑衅却又恰到好处地停在爆雷边缘。
他那些金句,既制造话题又不会真正得罪人,让制片人们如获至宝。
媒体发现他简直是个采访天才,每句话都像精心设计过的表演,完美平衡了争议性与传播度。
2004年的英格兰足坛,罗伊的名字已经成为现象级的存在。
仅仅十轮英超联赛,他就轰入13球并贡献5次助攻,这样的数据让所有对手胆寒。
在穆里尼奥的战术体系里,他不仅是锋线尖刀,更是全队的进攻核心。
每场比赛后,体育版面都在讨论他不可思议的进球效率。
这样的表现自然让罗伊成为全英格兰最受瞩目的球星。
场外,他的生活同样引人关注。
时尚杂志争相邀请他拍摄封面,顶级品牌排队寻求合作。
无数女明星和模特都公开表示想和他约会。
在她们眼中,罗伊就是下一个贝克汉姆。
不,考虑到他惊人的天赋和年龄优势,他的上限很明显远比贝克汉姆还要高。
这些追求者中,有人是真心被吸引,更多人则幻想着成为“下一个维多利亚”,希望能复制贝克汉姆夫妇的商业神话。
但所有人都清楚,罗伊正在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2004年10月26日的联赛杯第三轮,切尔西派出轮换阵容迎战西汉姆联。
比赛第57分钟,乔-科尔送出一记精妙直塞,罗本高速插上推射破门打破僵局。
到了第72分钟,又是罗本在左路撕开防线后横传门前,古德约翰森轻松包抄锁定胜局。
罗伊整场都坐在板凳上,连外套都没脱。
穆里尼奥显然在留力。
毕竟英超正处在魔鬼赛程中,四天一场比赛是常态。
等到足总杯开打,再加上圣诞节的“节礼日大战”,球员们甚至要面对三天两赛的折磨。
场边的罗伊揉了揉大腿。
即便他状态火热,连续的高强度比赛也让肌肉隐隐作痛。
看着西汉姆联球员的飞铲,他暗自庆幸今天不用上场。
这种赛程连开挂的球员都吃不消,难怪后来的阿森纳总在冬天崩盘。
联赛杯赛后,记者拦住一射一传的罗本,问他有没有信心和罗伊竞争左路首发。
荷兰人当场笑出了声。
他歪着脑袋撇了撇嘴,那表情活像听到有人问“你能不能用勺子打赢泰森”。
“罗伊现在的状态简直不可思议,英超10轮比赛13球5助攻的数据说明了一切。作为球员你必须尊重这样的表现,他配得上所有赞誉。但竞争是足球的一部分,我永远不会满足于坐在替补席。左路、右路甚至中路.只要教练需要,我随时准备好用我的方式帮助球队。我们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正是切尔西强大的原因。重要的是球队赢球,至于谁首发,那是教练需要考虑的问题。”
罗本在这场比赛中表现出色,他自信自己是英超最好的边锋,但他现在清楚地认识到罗伊是另一种级别的球员。
他两作为讨论对象,只是因为罗伊碰巧踢左边锋的位置,他尚未获得某些荣誉头衔仅仅是因为比赛时间还不够长。
罗伊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取得的成就,已经超出了媒体和球迷的普遍认知范畴。
尽管他的表现已经达到最顶级水准,但外界仍然习惯性地用“未来可期”、“新星”这样的标签来定义他,甚至不愿意用“巅峰”来形容他当前的状态。
因为他看起来仍在不断进步,仿佛没有上限。
如果罗伊能继续保持这样的表现,再拿几个冠军,哪怕不是全满贯,再过几年他就会被拿来和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相提并论,而他现在才二十岁。
罗本已经放弃了和罗伊竞争的想法,他明白自己注定要成为配角。
现在他的目标转变为:在切尔西的锋线组合中,谁能成为罗伊身边最重要的搭档。
当罗本走进更衣室时,罗伊已经换好便装,正和其他队友闲聊。
看到罗本进来,罗伊故意用荷兰语向他打招呼,脸上带着真诚的微笑伸出手:“嘿,阿尔扬,今年的表现简直太棒了!”
罗本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伸手握住罗伊的手:“谢了,伙计。不过跟你比起来,我还差得远呢。”
他耸耸肩,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但眼神却很认真。
罗伊微笑着回应:“足球场上的事,谁说得准呢?今天你是主角,明天可能又是我或者达夫和德罗巴、兰帕德,重要的是我们都在为同一支球队效力。”
这句话表面谦逊实则狂妄,可能是别人.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我。
又是我,总是我。
如今的罗伊,心态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
当你总是赢球,总是成为决定比赛的关键先生,总是被媒体和球迷捧上天,你很难不开始相信。
自己就是最强的,自己战无不胜。
即便罗伊足够聪明,情商够高,在更衣室里还能拿自己开开玩笑活跃气氛,但长期浸泡在胜利和赞誉中的人,骨子里的谦逊总会慢慢被侵蚀。
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连他自己都很难察觉。
回想当初刚出道的罗伊,那份狂傲更像是一种生存工具,是为了在足坛站稳脚跟刻意表现的态度。
但现在不同了,整个足球世界都在把他往更高的位置推。
报纸头条、广告代言、球迷的顶礼膜拜这些力量无处不在,让他不得不习惯俯视的角度。
他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保持谦卑,更无法忍受自己处在次要位置。
赢家心态已经深入骨髓,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现在的骄傲不再是装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他之前在摩纳哥训练场时,曾经心里默念:球场是平的,人也该永远平视前方。
可如今,他早把这话忘得一干二净。
现在他习惯性仰着头走路,倒不是故意摆架子,而是头顶的聚光灯实在太亮,照得他看不清脚下的路了。
2004年10月29日的曼联新闻发布会上,有位记者抛出了个刁钻问题:“如果你有一颗子弹,你会打谁?温格还是辣妹维多利亚?”
现场顿时哄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