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子爷的强大,全靠左良玉的想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对于那些在战争中负伤的农民军,朱慈烺则给与了特殊的关怀。

    他知道这些人身受创伤,已无法再承受繁重的劳作,未来的生活将面临诸多困难。

    于是他将这些人分成几拨,打算陆续安置到汉中、四川、陕西、贵州等地。

    这样一来既能让他们得到妥善的安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地的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几天之后。

    这一日,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轻柔地洒在朱慈烺的书桌上。

    朱慈烺刚刚用过早饭,此时正在认真统计这次参与作战的人员名单。

    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大战已然结束,接下来便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这对于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士们来说,无疑是最为期待的时刻。

    然而朱慈烺心里清楚,这次的封赏并非他一人能够决定。

    按照规矩,他必须将名单呈报给内阁和崇祯,然后再由朝臣们共同商议再做决定。

    毕竟在这封建王朝的体制下,一切都要遵循既定的规则。

    倘若他直接在这里大肆封赏,消息一旦传回京城,恐怕所有人都会误以为他要造反。

    因为这次的情况和之前在辽东时截然不同,那个时候崇祯就在他身边,所以他每次都是以崇祯的名义下发各种赏赐,别人一直以为这一切都是皇帝的意思。

    可如今崇祯远在京城,所以这件事肯定不能这么干了!

    不过对于抚恤金和赏银这类东西,朱慈烺完全可以自己做决定。

    按照之前的惯例,凡是在战争中战死的将士,抚恤金都是一百两白银,军官更高!

    受伤的将士,基本上也都是三十两白银起步。

    除此之外,朝廷还会承担起赡养战死将士家人的责任,直到家中的幼子成年或者老人去世为止。

    这不仅是朝廷对将士们的恩赐,更是对他们为国家付出的一种认可和回报。

    朱慈烺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让将士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与温暖,也能激励更多的人为国家效力。

    虽然在这之前,大明也都是这样规定的,甚至规定远比朱慈烺做的还要更加到位,但是话说回来,经过了两百多年之后,这些所有的规律早就名不副实了。

    别的不说,在朱慈烺穿越来之前,大明五十多万的将士已经半年多没发军饷了,文武百官也是如此。

    所以面对朱慈烺的这些举措,一众将士自然也是乐的合不拢嘴。

    毕竟在他们的印象中,他们可从来没有过过这种好日子!

    就在朱慈烺忙得不可开交,沉浸在繁琐的事务中时,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随后朱慈烺就看到马宝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快步走到朱慈烺面前,行礼后说道:

    “太子爷,贵州总兵林兆鼎求见,还带来了那些土司兵。”

    朱慈烺听到这话,手中的笔微微一顿,随后便缓缓放下了。

    因为不用猜也知道,这些人之所以会来,应该是为了之前他承诺的那些事。

    大战开始之前,朱慈烺曾向那些土司兵郑重承诺过,等到这次战事结束之后,要把他们全部收编进明军,让他们成为大明的武官。

    很明显这群人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想到这里,朱慈烺这才神色平静地说道:

    “让他们进来。”

    没过多久,贵州总兵林兆鼎便带着一众贵州土司兵走进了书房。

    看到朱慈烺,林兆鼎赶忙率先下跪,恭敬地说道:

    “臣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

    身后的一众土司兵也跟着纷纷跪下,他们用略显生硬的汉语说道:

    “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

    朱慈烺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行了!都起来吧,不必如此客气。”

    众人听到这话,这才缓缓站起身来。

    随后,林兆鼎率先开口道:

    “太子殿下,刚才这几位土司将领找到了臣,说想请臣带他们见一下太子殿下,还说他们已经想好了,他们都愿意成为大明的武将。”

    朱慈烺听到这话,目光缓缓扫过站在林兆鼎身后的一众土司兵。

    他心中明白,能来到这里的都不是一般的土司兵,最起码也是类似明军“千户”级别的人物。

    而能到达这种级别的,一般也都不是傻子。

    在之前的战争中,他们可是亲眼目睹了明军燧发枪的巨大威力,更知道明军仅以两千人的伤亡就打败了将近二十万的农民军。

    在这种情况下,是选择成为明军,享受朝廷的庇护和优厚的待遇。

    还是选择回去继续做土司老爷的手下,任人驱使,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和明军为敌,似乎并不是什么太难选择的问题。

    紧接着,朱慈烺目光温和地看着土司兵们开口问道:

    “你们真的想好了吗?”

    土司兵们听到这话,赶忙齐声说道:

    “回太子殿下,我等真的想好了,我等甘愿成为大明的将士,不愿再回去当土司老爷的奴隶了!”

    这一刻他们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朱慈烺表明他们的决心。

    朱慈烺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后笑道:

    “好好好,你们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本宫十分欣慰,你们放心,这次你们也都有功劳,本宫不会忘记你们的。”

    “等回去之后,本宫就会向陛下为你们请功。”

    “别的不说,你们这些人,至少也能当个千户,除此之外陛下还会给你们赐爵!”

    朱慈烺这番话并非是在吹嘘,他深知这些刚刚归顺的少数民族对于朝廷的忠诚度还有待考验。

    因此为了更好地拉拢他们,让他们真心实意地为大明效力,多给些恩赏是很有必要的。

    这不仅能让这些土司兵感受到朝廷的重视和关怀,也能在少数民族中树立起朝廷的威望,为今后的统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众人听到这话,心中也是颇为兴奋。

    毕竟大明的千户职位可不算太低,有了这个职位,他们就能够过上相对稳定和富足的生活。

    哪怕是见了他们以前的土司老爷也不用弯腰了!

    更何况陛下还会赐爵,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一旁的林兆鼎听到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