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天不诛你,我来诛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p; “咩、咩、咩……”“咩、咩、咩……”
身旁的羊羔们似乎感知到主人的悲伤,不安地簇拥在她脚边,轻轻蹭着。
听闻这一切,吕洞宾(白羊)只觉一股邪火直冲天灵!
原来,是泾河龙王家那条小孽龙,自己颠倒阴阳,不遵循夫妻之伦,却为掩盖门庭之羞耻或谋取某种利益,强娶一个无辜龙女入府,使其独守空闺,虚掷年华,受尽冷眼与折磨!
如此大好清白佳人,竟被如此折辱作践!
被封法力,剥衣服,贬为牧奴,受尽风霜苦楚,如同丢弃垃圾一般!
……
什么是吕祖之志?
有吕祖之诗云:
“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
“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
“庞眉斗竖恶精神,万里腾空一踊身。”
“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
佛有观世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度众生。
道有吕洞宾,仗剑天涯,管尽人间不平事。
《聊斋志异》之作者蒲松龄,亦赞吕祖曰:
“佛道中惟‘观自在’,仙道中惟‘纯阳子’……此之圣愿力宏大……常杂处人间,与人最近。”
吕洞宾者,诗酒剑仙皆风流,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何畏强权?何惧天?
……
吕洞宾化作那白羊之形,听得那洞庭龙女之悲惨遭遇,眉头紧锁如山峦,心中怒火燃烧。
他暗自思忖:
“那泾河小龙,自身颠倒阴阳,另行荒淫之道,却恐丑事外扬,为遮掩颜面、掩人耳目,强娶无辜少女入府,生生葬送其大好年华。”
“白白耽误人家锦绣人生。”
“如此大好清白佳人,却遭此等欺骗、囚禁、作践,实乃天地间一大悲剧!”
“这泾河之龙族封其法力,使其如折翼之鸟,再难翱翔九天;剥其华服,让她失去往日之荣耀与尊严。”
“贬其为牧羊之奴,囚禁其身,令其忍受那非人之苦,于荒野之中与羊群为伴,受尽风吹日晒、饥寒交迫之苦。”
“如此清白佳人,竟遭此等折辱。”
“这难道不是‘骗婚’之恶行吗?”
吕洞宾瞬间忆起往昔之事。
彼时,他仗剑天涯,见江淮之地有孽蛟为祸一方,百姓苦不堪言,遂怒斩孽蛟,为百姓除一大害,还江淮之地一片安宁。
然而,他却在南赡部洲,遭泾河水族重重围杀,他虽奋力抵抗,却终究寡不敌众,险些丧命。
至此,这泾河龙王一脉的人,对他吕洞宾追杀多年,如附骨之疽,阴魂不散。
如今,眼前这洞庭龙女被骗婚折辱的悲剧,再次点燃了他对泾河龙王一脉的怒火。
新仇旧恨仿佛浇入滚油的烈焰,在他的胸腔内轰然爆燃起来!
此时此刻。
吕洞宾的个人情绪与对泾河一脉的宿怨一同爆发起来,如火山喷发,势不可挡!
“这泾河龙王!”
吕洞宾(白羊)双眸之中厉色一闪,心潮如沸,在心中怒喝道:
“真是好一个位高权重的‘八河都总管’、天庭‘司雨大龙神’!”
“身为天庭正神司雨大龙神,却纵容子嗣如此欺人太甚!”
“先有其亲眷在江淮之地为妖,祸乱生灵,使多少生灵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又有其子行此龌龊的骗婚之举!”
“仗着权势熏天,如此践踏无辜女儿清白性命!”
“可恨!可恨至极!”
“你既为天庭‘司雨大龙神’,却不秉持公正,践踏多少无辜生灵之性命,如此恶行,天理难容。”
“既然天不诛你,我来诛你!”
那打抱不平的凛然正气,与对宿敌的熊熊憎恨,在他这位纯阳剑仙的心头猛烈激荡、交融!
且说那牧羊女沉浸在悲伤之中。
她环顾茫茫四野,那秋水般的明眸中满是绝望之色,泣诉道:
“洞庭浩渺,居于重湖之南,其间关山万里,水陆皆阻,音信自此断绝。”
“长天茫茫,似一张无形巨网,将我困于此处,无处可逃。”
“纵然,我欲托那游鱼飞鸟传书,向父母以诉我满腔哀肠。”
“可此间与故园相隔千山万水,长天浩渺难渡,便是鱼雁之灵,亦难越此重重阻碍啊。”
“我被放逐,囚禁在这济水之畔……身无片纸……力无半分……连最基本的御风之术、通水之能……皆被封得干干净净……”
“我如同废人!空有龙族之躯,却连御水凌波、呼风唤雨这等微末之术也施展不得,只能任人欺凌,受尽苦难。”
最深的悲剧,莫过于亲人的未知。
牧羊女又悲声道:
“父母亦无从得知我的惨境,只道我还在这济水龙宫过着风光体面的日子,却不知我身陷囹圄,受尽折磨。”
“这万古沉沉的冤屈啊,如巨石压于我心头,让我喘不过气来。”
“我满腹的悲苦又能向谁去倾诉……”
言毕,牧羊女泪水涟涟,凄婉无助之态,更令人心碎。
胸中一股浩然不平之气激荡。
吕洞宾眼中厉芒一闪,那点残留的风流玩世心思尽数化为一股凛然侠气:
“泾河水脉之孽障,竟敢如此肆意作恶,且还这般折磨羞辱同为龙族的大好清白女子……”
“连陪嫁的洞庭侍女都被抽髓灭智化羊!手段残忍酷烈,令人发指!”
“实乃天理难容。”
“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
“也罢!今日既然贫道撞到了此不平之事,合该贫道管了这桩不平之事!”
“泾河龙王,我们之间的恩怨,也该彻底有个了断了!”
思及此处。
吕洞宾(白羊)肃然道:
“主人血泪控诉,字字惊心!如此不公,天地亦不容!何不尽诉其中关节利害?
“小羊虽愚钝,却亦通晓‘忠义’二字!”
“或可为主人思量一二脱困良策?”
牧羊女闻言,缓缓抬起泪眼婆娑的绝美脸庞,那如秋水般的眼眸中,满是悲戚与感动。
她望着眼前这只通人言的白羊,心中燃起一丝微弱的火苗,随即又被无边的现实冰冷浇灭。
听闻这只羊儿想救她。
牧羊女不禁破涕而笑道:
“羊儿啊,羊儿,这世间险恶,活着何其难也。”
“你不过是一只初通灵的羊儿。”
“又如何能解我的困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