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人皇拔剑问天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沙僧最开始是人间的凡人,这一点在《西游记》中有明确记载:

    “老沙原系‘凡夫’,因怕轮回访道。云游海角,浪荡天涯……超天界,拜玄穹,官授卷帘大将,侍御凤辇龙车,封号将军。”

    ……

    而大禹是谁?

    自三皇五帝之后,便是夏、商、周……

    大禹治水有功,拯救苍生于洪水之中;铸造九鼎,镇压九州气运,开创了大夏的基业。

    大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是“有夏皇祖”,是“禹圣王”。

    天下的人族,称大禹一声“人祖”、“人皇”、“人帝”……那是一点问题没有。

    他卷帘大将虽然现在是神仙了,但曾经也是凡人。

    卷帘大将看着大禹,连忙拱手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与恭敬:

    “参见大禹人皇。”

    “禹皇怎来此?”

    “有何贵干。”

    卷帘大将身后,一众人族天兵闻言,也纷纷抬头看向大禹。

    他们大多出身人族,对于大禹这位人皇的事迹从小就耳濡目染,心中满是崇敬。

    当他们得知眼前此人就是大禹时,眼中满是崇敬之色,恭恭敬敬地拜见道:

    “见过人皇!”

    大禹微微点头,看向卷帘大将,沉声道:

    “吾来见玉帝,容禀。”

    卷帘大将闻言,连声道:

    “不敢。”

    “禹皇请进。”

    ……

    在商朝之前,人皇的地位其实没有那么低。

    人皇被视为与神明平等的存在。

    如纣王作为最后一位人皇,可直接与女娲对话,甚至胆敢直接做淫诗调戏女娲。

    女娲想惩罚纣王,却因商朝气运未尽而作罢,只能转而派轩辕坟三妖迷惑纣王,先坏了人皇之基业。

    杨戬曾试图刺杀纣王,但因纣王有人皇真气护体,而失败。

    强如圣人之下第一人的孔宣、通臂猿猴袁洪、托塔天王李靖……在人间国度,也需要遵从人皇之号令。

    玉虚十二金仙之一的云中子,想面见人皇,也需要先向请奏。

    得到人皇首肯之后,云中子才能面见人皇。

    但商朝灭亡后,周代以“天子”取代“人皇”。

    人间统治者从“与神平等”降格为“代天牧民”,强调“君权神授。”

    从此以后,人皇就是纯粹的天子了,皇帝乃上天之子,代天牧民。

    在唐朝的时候。

    一条小小的泾河龙王都能祸乱、惊扰李世民,让李世民睡都睡不好。

    地府阴间的鬼差,都能把李世民的鬼魂勾到地府去。

    唐王李世民见了观世音菩萨,就要朝天礼拜,众文武官员跪地焚香。

    夏,尚在商周之前。

    大禹作为“有夏皇祖”,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人皇。

    虽然如今人皇势微,尚不如一些普通神仙。

    但大禹在人族心中的地位,依旧无可替代。

    面对大禹。

    卷帘大将微微侧身,让出一条道路,做出邀请的姿势,恭敬地说道:

    “禹皇,请随我来。”

    大禹也不客气,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天界深处走去。

    “那就是昔日的人皇大禹啊!”

    “大禹很久没在三界出现过了。”

    “大禹皇前来做甚?”

    ……

    一众天兵天将在原地,望着大禹的背影,心中满是敬畏与好奇,都在猜测着这位消失已久的上古人皇此番前来天界,究竟所为何事。

    随后,卷帘大将便打开登天云梯,引领大禹从登天云梯而上,直接往三十三去了。

    ……

    通明殿外。

    四大天师张道陵、许旌阳、葛仙翁、邱弘济镇守在此。

    见卷帘大将领着大禹而来。

    “大禹皇……”

    张道陵见状,心中不由一紧。

    他深知大禹乃是人族先祖,功高盖世,但此时贸然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张道陵犹豫再三,还是硬着头皮,走上前去,微微躬身,恭敬地询问道:

    “大禹皇,不知您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大禹扫了一眼张道陵,开口道:

    “吾有事要面见玉帝,容吾禀报。”

    张道陵不敢有丝毫怠慢,更不敢多问一句。

    他忙不迭地转身,匆匆步入通明殿内,在灵霄殿下,神色肃穆地启奏玉帝道:

    “陛下,大禹皇求见。”

    玉帝高坐于灵霄宝殿的宝座之上,微微抬眸,开口道:

    “宣。”

    如果说,三皇五帝是人族,甚至是人道的代言人。

    那么他玉帝,这天庭便是天道的绝对代言人,执掌着三界的法则与秩序。

    如今,在这天地人三道之中,人道如同依附于大树的藤蔓,依附天道而存。

    人间帝王的地位,与那统御一方的普通龙王相差无几。

    人间皇帝虽在人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三界的大格局中,不过是一方小小诸侯罢了。

    上古人皇,虽也曾威震四方,但也不过是统率着人间界这一方天地。

    但他玉帝是三界之主,统率天、地、人三界。

    无论是在天界的神仙,还是人间的帝王,亦或是地界的鬼怪,灵山的佛祖菩萨……在玉帝这位三界之主面前,皆需俯首称臣。

    大禹治水也好,定九州也好……这都是在人间界的功绩,更多的是倾向于人间的治理与发展。

    若将视野放宽,放在天地人三界来看,比如:如来佛祖镇压冥河、十殿阎罗治理幽冥、斗姆元君平定下界叛乱……也都是功绩。

    而他玉帝,是治理三界,统率天界、人界、地界,为三界万神之首,乃三界万灵之主。

    如今下界人皇,也不过是“皇权神授,代天牧民”罢了。

    不多时。

    张天师便领着大禹来到了灵霄殿下。

    ……

    天界。

    三十三天。

    至高无上的灵霄宝殿之中。

    天帝见人皇。

    此时,天帝高坐于九霄宝座之上,威严赫赫,宛如那高悬于九天的烈日,俯瞰着三界众生。

    而大禹,这位曾经的人皇,虽已退隐于火云洞中,远离尘世喧嚣,但身上那股睥睨天下的皇者之气,依旧不减当年。

    周围其他相关人等,皆是天界中心思玲珑之辈,察言观色的本领早已炉火纯青。

    此刻,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灵霄宝殿之中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刹那间,众人纷纷神色一凛,自觉地躬身退下,脚步匆匆,不敢有丝毫逗留,生怕被卷入这场可能引发的巨大风波之中。

    卷帘大将作为玉帝近卫,则是率领着一队金甲天兵护卫在玉帝身侧。

    大禹昂首阔步,向前几步,向着玉帝拱手行礼,声音洪亮而沉稳:

    “见过大天尊。”

    玉帝微微抬眼,目光冷淡,淡淡地问道:

    “禹皇,你不呆在火云洞安享清闲,忽来天界,所为何事?”

    大禹神色凝重,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大天尊,吾此次前来,乃是为人间水患之事而来。”

    “如今,天界战事正酣,致使天河弱水倾泻而下,人间已然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