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西游项目正式开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似在聆听佛法真谛,不时舞动身躯,似在表达对佛法之敬意,如虔诚之信徒,顶礼膜拜。

    众僧和菩萨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佛法的浩瀚海洋之中,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和升华,恰似久旱逢甘霖。

    真可谓是:“禅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情涵万里天。”

    如来讲罢,目光扫视众僧与菩萨,缓缓开口道:

    “吾观这三界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

    “北俱芦洲之地,妖魔鬼怪横行,一个个穷凶极恶,冥顽不灵,实乃野蛮之地,难以度化。”

    “那地方,众生被邪恶与愚昧所笼罩,罪孽深重,无可救赎,当永坠无间地狱,根本不配得到我等的佛法。”

    “那东胜神洲,乃是道门之自留地,为道门根本所在,根深蒂固,其众生对道门信仰坚定,不好度化。”

    “若强行度化,恐彻底引发佛道之争,届时三界必将陷入动荡不安,不利于三界之安宁,亦非吾等所愿。”

    “而西牛贺洲在我佛法熏陶下,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已是西方极乐世界。”

    “此地众生已得佛法之益,生活安宁祥和,人人幸福安康,无须再行度化。”

    “唯有那南赡部洲之地,贪淫乐祸,多杀多争。”

    “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正是需要度化的地方。”

    “此地众生被欲望与恶念所驱使,如那无舵之舟,在苦海中漂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急需我佛法之救赎。”

    “所以,我们要向那南赡部洲的人传经,劝人向善,带他们脱离苦海。”

    “此乃大慈大悲之举,功德无量。”

    “可救南赡部洲之生灵于水火,度南赡部洲之生灵脱离苦海,此乃吾等佛门弟子之使命。”

    “此事,我与玉帝已商议妥当,他可许我们诸多方便,配合我们佛法东传。”

    “有玉帝之支持,我佛法东传之事,定能顺利推行!”

    三千诸佛、五百罗汉、八金刚、诸位菩萨听闻,皆欢喜不已,脸上洋溢着激动与振奋之色。他们齐声高呼:

    “善哉,善哉,合该如此!”

    “我等定当全力救助南赡部洲之生灵脱离苦海,此乃大慈大悲之事也。”

    “我等愿追随佛祖,为佛法东传贡献自己的力量!”

    “哪怕历经千难万险,亦在所不惜!”

    ……

    于是。

    这个时候,西方灵山集团的大项目——“西行取经(佛法东传)项目”,就正式开始准备了。

    项目,需要有人去做。

    第一步,自然是先确定项目的人选。

    他们西方灵山,应该派谁去向东土传经呢?

    ……

    如来佛祖言罢,目光扫视众佛,缓缓开口道:

    “然,吾与太上道祖已然商议妥当。”

    “吾西方灵山欲先于南赡部洲小范围内试行传经之举。需择一处道门影响相对薄弱之地,遣佛门弟子前往传经布道。”

    “如此一来,既可观佛法于南赡部洲之适应情形,又能避免与道门起大规模冲突。”

    “待时机成熟,再广传佛法于世间。”

    “如此,既可弘扬我佛慈悲之教义,又能免去诸多不必要的纷争。”

    药师琉璃光王佛闻言,微微颔首,面容祥和。

    他双手合十,轻声道:

    “如此安排,倒也妥当。”

    “此事既已定下,吾等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方为上策,以免功亏一篑。”

    如来佛祖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一丝思索,似在权衡利弊。

    少顷。

    如来佛祖缓缓开口道:

    “只是,吾等当遣何人前往南赡部洲传经呢?”

    “此去南赡部洲,山高水远,路途漫漫,艰难险阻无数,非有大毅力、大智慧者不能胜任。”

    此言一出,大殿内瞬间寂静无声,诸佛皆陷入沉思。

    唯有殿中缭绕的香烟,在微微飘动,似在诉说着众佛心中的纠结与考量。

    毕竟,这传经之事,关乎佛法东传之宏伟大业,非同小可。

    办好了,功德无量,升果位、加香火,那都不在话下,自是水到渠成之事。

    办砸了,恐有负佛祖重托,贻笑大方。

    当下。

    只见队列中缓缓走出一尊女菩萨。

    那女菩萨眉如小月,弯弯似柳叶轻拂;眼似双星,熠熠生辉。

    她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宛如樱桃初绽。

    正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

    观世音菩萨双手合十,微微欠身,开口道:

    “贫僧保举一人,可去前往南赡部洲,完成传经之重任。”

    如来佛祖目光温和,道:

    “菩萨,但讲无妨。”

    “吾等皆知菩萨慧眼独具,所荐之人,必有过人之处。”

    观世音菩萨微微欠身,姿态优雅,道:

    “世尊座下,有二弟子金蝉子灵性非凡。”

    “昔日,金蝉子于灵山听法,常能提出独到见解,其佛法悟性,实乃罕见。”

    “虽金蝉子曾有顽劣之时,轻慢佛法。”

    “彼时,他年少气盛,未能完全领悟佛法之精妙,于听法之时,偶有懈怠。”

    “但如今,金蝉子尘缘渐消,佛性愈发显现,恰似明珠拂尘,光彩渐露。”

    “他在灵山修行多年,历经诸多考验,已逐渐褪去往日的浮躁,内心愈发沉稳。”

    “且,金蝉子心怀慈悲,有普度众生之宏愿,实乃传经之不二人选,若能担此重任,定能不负众望。”

    如来佛祖闻言,心中虽特别高兴,但面上却故作沉吟,缓缓说道:

    “金蝉子性情顽劣,曾轻慢佛法,恐难成大器啊。”

    “此去南赡部洲,责任重大,若其旧习难改,恐误了大事啊。”

    观世音菩萨笑道:

    “正是因为金蝉子曾轻慢佛法,所以才需要去多加磨练,改过自新啊!”

    “此去南赡部洲传经,历经千难万险,正可磨其心性,增其智慧。”

    “在那重重困境中,他方能深刻领悟佛法之真谛,明白修行之不易,如此,日后方能修成正果,为佛门增添光彩。”

    “此乃金蝉子之机缘,亦是佛法东传之契机。”

    普贤菩萨听闻,微微颔首,附和道:

    “观音大士言之有理。”

    “金蝉子虽有顽劣之过,但佛性本具,只是往昔被尘世之念所蔽。”

    “若是金蝉子能得此机缘,定能脱胎换骨,成为佛门栋梁,为佛法东传立下不世之功。”

    “届时,佛法之光将普照南赡部洲,众生皆能得度。”

    一时间。

    “世尊的二弟子金蝉子,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派金蝉子去东土传经……”

    大殿中众佛皆微微点头,似是对观世音菩萨和普贤菩萨之言深表赞同。

    灵山的过去佛——“燃灯古佛”静坐于灵山高位之上,双眸轻阖,未发一言,似在沉思,又似在洞察一切。

    灵山的未来佛——“弥勒佛”微微抬眸,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却一言不发。

    弥勒佛仿若一位旁观者,静静地看着这殿中风云变幻、局势起伏。

    但他的心中自有一番精妙的计较与筹谋。

    就在这时。

    又一尊菩萨从队列中缓缓走出,其声清朗,如珠落玉盘,言道:

    “贫僧亦保举一人。”

    “此人心性澄明,佛缘深厚,比起金蝉子,更可胜任佛法东传之重任。”

    只见其面容祥和慈悲,眉眼低垂,似含无尽悲悯;头顶宝瓶,熠熠生辉。

    这尊菩萨手持未绽之莲,清幽雅致;发髻高挽,尽显庄重;耳垂修长,佩戴着精致华美的耳环;身着深蓝色天衣,衣袂飘飘,尽显空灵飘逸之态。

    有诗赞曰:

    “金身焕彩耀十方,慧目含光破迷茫。”

    “手持妙莲开觉路,大势至尊护法王。”

    此尊菩萨,正是那大势至菩萨。

    ……

    (PS:5k+大章,早更。特此感谢二郎显圣真君的15000币打赏,感谢二郎显圣真君279的10000币打赏。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感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