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道门八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离恨天,兜率宫。

    八卦炉中的六丁神火幽幽闪烁,明灭不定,似藏天地之秘,蕴乾坤之变。

    “是我的先天纯阳剑……”

    东华帝君心有所感,察觉到八卦炉中隐隐有法宝,正在炼制。

    而且,这法宝的气息,他颇为熟悉,好似是他那柄先天纯阳剑所化的碎片。

    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把先天纯阳剑的时候。

    “九转还魂丹……”

    东华帝君再次看了一眼那枚九转还魂丹。

    虽对太上老君心存疑虑,但他深知,此刻绝非贸然质问之时,更不能冲动行事,与对方撕破脸面。

    毕竟,今时今日,局势已然明朗。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家若还笑着与你商谈,那便是还念着几分旧情。

    若自己一味无能咆哮,除了徒增笑柄,又有何用呢?

    东华帝君缓缓抬起头,沉声问道:

    “太上道祖,有何条件,但说无妨。”

    言罢,东华帝君又郑重补上一句:

    “还请太上道祖明示。”

    大家都是聪明人。

    东华帝君心中明白,天下哪有免费的馈赠,又岂会有无端之恩?

    太上老君保全他的性命,算是还了东王公当年的敬茶之情谊。

    自此因果了结,彼此两清。

    可如今,太上老君欲出手救活牡丹仙子,东华帝君深知,这背后定有所图,必是要他东华帝君为太上道祖做些什么。

    “嗯……”

    太上老君微微颔首,目光望向远方,似已穿透重重迷雾,看到了三界未来的风云变幻、兴衰更迭。

    太上老君缓缓开口道:

    “东华帝君,如今因你反天之举,玉帝请如来佛祖护驾,许了西方灵山佛法东传之事。”

    “此举看似是为了平定天庭之乱,实则却为佛法东传之事打开了方便之门。”

    东华帝君闻言,长叹一声道:

    “太上道祖,佛法东传,此非我所愿也。”

    “我道门在东方传承数以万年,底蕴深厚,道法精深,岂容佛法肆意扩张,扰乱我道门根基。”

    “若佛法大兴,我道门又该何去何从?”

    太上老君却依旧面带微笑,神色从容,说道:

    “帝君勿忧,此乃天道大势,不可违背。”

    “天道轮回,自有其规律,我等只需顺其自然即可。”

    “不过,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眼下有一时机,正是我道门当兴之时。”

    “东华帝君,你本就是男仙之首,统率海外三仙,为东方道门之帝君。”

    “此一世,你虽无天帝之气运,无法登临天帝之位,但仍为东方木公之位格,身负东方道门帝君之气运。”

    “东方道门之气运,尽在你身。”

    “这气运,乃天地所赐,蕴含着无尽的机遇与可能。”

    “大有可为。”

    东华帝君知道正题来了,他目光一凝,紧紧盯着太上老君,问道:

    “太上道祖欲如何行事?”

    太上老君神色庄重,缓缓说道:

    “老道欲‘借’你帝君之气运,为我东方道门谋一番兴盛。”

    “此外。”

    “帝君的气运与东方道门紧密相连,我还需要帝君入我人教,为我人教子弟,去下界为我道门之人教传道,便可将这气运融入道法传播之中。”

    “届时,你传道之处,便是道门兴盛之所。”

    “你所到之地,信徒汇聚,道法弘扬,气运自然随之流转,为我道门所用。”

    “虽西方灵山可能有‘佛法东传,西行取经’。”

    “但日后,我道门也可再来一个‘道法西传,东游传道’,以助我道门大兴。”

    太上老君的心中,自然早有谋划……

    正如那句话:“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阐教也好,截教也好,人教也好,其实都是道教,都是太乙玄门。

    这道门三教的三清道祖也是三团清气所化,大家同根同源。

    就像是一朵荷花,有的是上面的红荷花,有的是上面的青荷叶,有的则是下面的白莲藕,虽然形态各异,却一脉相承。

    道门三教本是同根生,曾于洪荒天地间各展风华,共谱道门辉煌的过往。

    那个时候,西方教不过大猫小猫三两只罢了。

    奈何天道弄人,自封神大战起,风云变幻,如今三教之境遇,已是天差地别。

    遥想当年,截教万仙来朝,门下弟子如繁星璀璨,遍布三界。

    通天教主秉持“有教无类”之理念,广纳门徒,无论仙、妖、人、鬼,皆可入其门下,修习道法。

    截教势力一时无两,威震洪荒。

    然而,封神大战,截教深陷漩涡,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牺牲品。

    万仙阵中,截教弟子死伤无数,元气大伤。

    大战过后,截教覆灭,往昔的辉煌如梦幻泡影,消散于天地之间。

    在下界,截教的道统传承几乎断绝,仅余些许残篇断简。

    再看阐教,阐教的玉虚十二金仙曾是阐教的顶梁柱,个个神通广大,法力高强。

    然而,封神大战之后。

    阐教的玉虚十二金仙有的弃道入佛,投了西方佛门,寻求新的修行之路……

    有的则怕沾惹红尘煞气,再次面临杀劫,纷纷闭关修炼,闭世不出,隐匿于深山古洞之中,专心修行斩三尸之道,以求自身超脱……

    封神之后,阐教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正如那句谚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阐教、截教可谓是鹬蚌相争,最终两败俱伤,只留下满目疮痍的道门。

    而西方佛门这个“渔翁”最终得利,趁机兴起。

    而人教,虽秉持无为而治的理念,顺应天道,不刻意强求。

    但如今,截教覆灭,阐教隐退,维护道门道统的重任,还是落在了人教身上。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却也需有人传承弘扬。

    若无人传承,再精妙的道法,便如那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终将枯竭,道门也将逐渐衰落。

    不过,人教本就随心自然,既可出世修行,如闲云野鹤,逍遥于天地之间;亦可入世,济世度人,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他人教原本人丁稀少,门下子弟并不多。

    但如今,风云变幻,佛法东传之势如汹涌浪潮,席卷而来。

    眼下,截教覆灭,道阐教隐退,西方佛门崛起。

    太上老君深知形势严峻,若道门再不有所行动,必将在这场信仰之争中逐渐式微。

    而如今三清圣人均不在三界之中。

    那他太上老君,便是如今三界内的“太上道祖”,是道教之首。

    三界之中,道门以他为尊,尊他为“太上道祖”,他也需为道门谋划。

    于是。

    太上老君已经决定,要大开他的人教之门,广收人教弟子,让人教弟子入世修行,济世度人,在下界传道。

    如今佛法东传之势已成,那西方佛门可借着这股势头,在下界广收信徒,声势浩大。

    那么,道法又为何不可西传?

    “西行取经”可,那“东游传道”又何尝不可?

    此也是顺势而为之事。

    这正是:“道法自然,清净无为,人间本位”。

    什么是清净无为?

    即,他对任何事情都持任其发展的态度,既无为,又无所不为。

    他不刻意去干预,却能在关键时刻,顺势而为,推动事物的发展,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

    此时此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