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转眼四年(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御雷诀》的道家练气法门,让神霄一脉的弟子修行。故而,神霄弟子皆知,青羊宫中有一位供参造化的周姓老祖坐镇。
如今,青羊宫风气大改,神霄弟子练武练气的同时,修习道经也不曾落下。
而这些改变,吴灵素也是出了大力的。
更重要的是,他在做事的时候可谓鞠躬尽瘁,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但丧子之痛到底在他心里留下了多大的阴影,到底有多少仇恨暗藏在他心底,那就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了。
不过,周承安相信,此番去过离阳京城之后,吴灵素暗藏在心底仇恨会被化解许多。
吴灵素一走,山上便更清净了几分。
周承安没有再闭关,但依旧坚持修炼不辍,只是为了避免被催婚,哪怕闲暇时也少有回灵芝园,不是在教两个徒弟,就是去给虎夔小幽讲道。
至于青城山的杂事,都交给了赵怀恩处理。
赵怀恩作为周承安最得力的手下之一,有着最丰富的管家经验,在他的管理之下,青城山的一切事务不仅打理的井井有条,还吸纳了不少九斗米道的道士回归。
周承安丝毫不用为俗事操心,只需一心修炼即可。
……
山中修行无岁月,时间一晃三年过去。
周承安入主青羊宫已经有四个年头,青羊宫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他的修为也精进了一大步。
距离最强金刚境的进度条已经到达百分之九十五,而最后的百分之五,周承安明显能感觉到与之前的不同。
如果说前面的九十五是在一片坦途,那么最后的百分之五就是翻山越岭,两者之间难度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而且越往后,会越难。
不过,周承安也不着急。
一来,他还有龙元未服用。
再则,修行一事,本就不是一件急得来的事情。
这一日,风和日丽,周承安依旧带着小山楂和小雀儿,以及吴勉和吴婧兄妹俩前往山中给虎夔讲道。
四年过去,孩子们长大不少。
比如小山楂,这四年个头猛窜,虽然才十二岁,但个头已经奔着一米七去了。
小雀儿也近十岁了,小姑娘家出落的越发清丽。
这两个孩子成了周承安座下的金童玉女,在青羊宫地位超然。
除了他们两个,当然还有吴勉和吴婧这两个三岁的大娃娃。
在赵玉台亲自的教导下,兄妹俩小小年纪便已十分懂事。
哥哥性格开朗,有点不着调。
妹妹性子内敛,有些蔫儿坏。
在青羊宫众人之中,兄妹俩最喜欢周承安这个掌教叔叔。
再加上他们立志要做江湖大侠的缘故,现在几乎成天都跟着周承安修炼。
吃得住苦,也受得住累。
这让当爷爷的吴灵素时常感慨兄妹俩没有遗传他怕苦怕累的性格,但同时又欣慰不已。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吴灵素为了能经常见到两个孩子,他现在几乎住在了仇剑阁,无论赵玉台怎么赶,也懒着不走,倒是让名义上的夫妻二人感情增进了不少。
深山中。
和往常一样,周承安领着四个孩子给虎夔小幽讲道。
如果是前两年,火麒麟还会现身。
只是最近两年火麒麟再次进入了进化的阶段,被周承安收入了系统特意为它打造的空间之中。
等到这次进化完成,火麒麟就能长时间留在外界。
与此同时。
凉州。
清凉山,北凉王府,听潮亭中。
一个两鬓微白,身材并不高大,相貌也不起眼,中年微瘸,也有点轻微驼背,但衣着华丽,目光如鹰一般锐利的小老头走到了八楼。
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北凉王——徐骁。
十岁从军杀人,从东北锦州杀匈奴,到南部灭大小六国,屠七十余城,再到西南镇压蛮夷十六族,春秋国战先后灭后隋、后宋、北汉、大魏、西蜀、西楚六国。
西楚灭国后,受封大柱国,隔天被封北凉王。
离阳一统之后,更是马踏江湖,从此江湖再无人敢以武乱禁。
坐镇西北门户,统御西北三州,北莽在其生前不敢踏入中原半步!
从六百老卒出辽东,到麾下北凉铁骑三十万,他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一人灭六国,为离阳王朝创下了不世基业,他就是春秋三大魔头之一的人屠徐骁。
楼中竹简古籍遍地散乱,一张紫檀木几上,放着一盏昏黄飘摇的烛灯,几角搁有一只装酒的青皮葫芦,一条红绳系着葫芦口与一人的枯瘦手臂。
此人席地而坐,披头散发,一张脸苍白如雪,眉心一抹淡红,仔细一看,恍若一颗倒竖的丹凤眼。
他一身麻衣,赤脚盘膝,下笔如飞。
徐骁捡起地上的十几份竹简,整齐放好,这才有地方坐下。
“来得及,忘了带酒。”
对此,披头散发之人没有任何言语,宛如没有听见一般,依旧下笔如飞。
而徐骁对此也习以为常,自顾自的说道:“凤年走了,我也要进京了,暂时可没有人陪你了。”
“说来也怪,密探打听了几年时间,也没能挖出我那位外甥的过往。”
“这几年,玉台时不时的会传消息回来,我们对那位掌教真人倒也算是有了些了解。”
“三年前,吴灵素带着一百零八神霄道士入皇城,在皇帝面前以一百零八神霄惊雷光耀京华,据说困杀指玄不在话下,甚至天象也有可能被杀。”
“义山,你说我那位掌教外甥当真是陆地神仙不成?”
枯槁如鬼的男人开口,如一股金石声。
“没见过,不好说。”
徐骁啧啧两声,望向窗外青城山方向。
“算算日子,凤年也该到了青城山了。”
病痨男人这次没开口,拿起酒葫芦倒了倒,没有倒出酒来,顿觉索然无味,于是停笔,眼神呆滞。
徐骁站起身,转而望向南面墙壁一副地仙图,负手道:“义山,你说这江湖是不是又要起风了?”
病痨男人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徐骁闻言,淡淡一笑:“看来,你也认为我那位外甥是友非敌。”
“赵玉台还是有眼光的,不过我更信王妃。”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被北凉王妃视为亲姐妹之人,必然也不会差,而她的儿子也不可能与北凉为敌。
徐骁自然能听懂李义山的言外之意,想到北凉王妃吴素,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是啊,她的眼光从来不差。”
作为离阳王朝硕果仅存的异姓王,在庙堂和江湖都是毁誉参半的北凉王徐骁作为一名功勋武臣,可谓得到了皇帝宝座以外所有的东西,在西北三州之地,他就是当之无愧的主宰,只手遮天,翻云覆雨。
朝中与他政见不合的那些家伙,在背地里骂他徐瘸子,亦或者骂他徐蛮子,更有甚者,诛心的丢给他一顶“二皇帝”的帽子。
但徐骁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也是他心中最担心的事情是,在他百年之后,北凉基业能否继续存续,他的儿女能否安生。
因此,他把儿子徐凤年扔到了江湖中历练。
而他亲口给徐凤年指定的必须去的地方,就是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