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老祖宗称我前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天启城,白王府邸。

    萧崇正在演武场练剑,他的剑不快,剑意相比以往,少了几分杀气,多了几分厚重和浩然平和,一看便知是仁人之剑。

    臧冥匆匆跑进来,都顾不得行礼。

    “王爷,陛下来了。”

    萧崇愣了一下,不见丝毫慌乱,甚至脸上的表情,都如往昔一般,挂着温和的笑意。

    “慌什么,替本王更衣。

    对了,别忘了将束带取来。”

    似乎被他的淡定所感染,臧冥缓了口气,点了点头。

    白王府外,萧若瑾抬头看了看门楹,突然发现白王府似乎显得过于冷清了些。

    只是他并未多说什么,迈步走了进去。

    “儿臣恭迎父皇,接驾来迟,还望父皇恕罪。”

    萧若瑾看着萧崇眼睛上蒙着轻纱白布,脸上流露出一丝关怀。

    “不必多礼,你这眼睛是怎么回事,可是又有反复?”

    “回父皇,未曾反复,只是如今有些畏光,儿臣找御医问过,说这是正常情况,过些时日便好,累父皇担忧了。”

    看着不卑不亢,举止有度,透着孺慕之情的儿子,一时间萧若瑾心里百转千回。

    这孩子,当真是一个好孩子,不争不抢,做事也稳重。

    可惜……这孩子不是楚昭的外甥,与楚国并无亲缘。

    楚国,终究成了他们北离头顶上的一座大山。

    父子俩说了一会儿闲话,萧若瑾挥了挥手,随从侍卫和伺候的太监丫鬟,纷纷退了下去。

    整个大厅之中,便只剩下父子两人。

    萧重景这才开口道:“崇儿可知,望城山掌教与雪月剑仙即将成婚一事?”

    萧崇愣了一下,点点头:“儿臣从望城山回天启城后,虽一直在养病,但外面的消息,多少还是听闻了一些,父皇可要要儿臣去望城山祝贺?”

    萧若瑾点点头,又摇摇头:“这只是其一,望城山需要拉拢,但也不用太重视。虽说楚昭确实让朕很忌惮,可他既然上了望城山,表明自己师承望城山,便说明他如今已无心世俗朝堂,朕要说的是,雪月城的三城主司空长风收了一个弟子,名叫萧瑟。”

    萧崇心头一动:“姓萧?”

    “不错,正是姓萧。”

    “父皇是怀疑,这个萧瑟,就是离家出走的六弟?”

    萧瑟为何离开天启城,萧崇心里自然一清二楚。

    只是如今用离家出走,并非为兄弟情谊,而是为照顾眼前这个老头的面子,也算是给萧若瑾一个台阶。

    如此说,只会显得当儿子的不懂事,而不是当爹的有问题。

    事实上,听到萧崇说出离家出走四字后,萧若瑾便老怀宽慰的笑了起来。

    “朕是有此怀疑,所以要劳烦崇儿替朕走一趟。

    若真是楚河,便把他带回来,告诉他,只要他低头认错,他便依旧是永安王。”

    萧崇似乎被吓了一跳,慌忙起身行礼。

    “父皇言重了,儿臣能代父皇行走,乃儿臣的荣幸,何谈劳烦二字。”

    萧若瑾笑了笑,轻轻拍了拍身边座位。

    “不必如此拘束,坐。”

    难得萧若瑾表现出亲近之意,萧崇心头却颇为复杂,只不过他并未表现出什么,脸上反而多出了几分笑意,显得愈发温润如君子。

    “若真是六弟,儿子自当将他带回来,让六弟在父皇膝下尽孝,让父皇尽享天伦。”

    “你能如此想,朕很欣慰。”

    萧若瑾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叹了口气:“你们兄弟几人中,只有你最懂朕,也最为孝顺,朕一直都记在心里,你这里冷清了些,明日朕让瑾宣给你送些宫人来。”

    “多谢父皇。”

    “你我父子,不必如此客气。”萧若瑾摇摇头,突然问道:“你可知楚河与楚昭是何关系?”

    “六弟给我的书信中并未有过太多提及,但据儿臣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楚皇应该是六弟的舅舅。”

    萧若瑾嗯了一声,却是没有多提,淡淡笑道:“如今雪月城正在举办百花会,李寒衣与赵玉真会宣布订婚,你此时去怕是赶不及,便直接去望城山吧,我会让叶啸鹰随你同行,能否收服于他,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多谢父皇,儿臣遵旨。”

    ……

    ……

    西域,于阗国城外小山上。

    曾经的荒野废寺,因王人孙的进驻得以修缮。

    不过大抵只有王人孙一人的缘故,寺庙中依旧十分清冷。

    “阿弥陀佛。”

    碎空刀王人孙,不,应该说法叶尊者双手合十,轻呼了一声佛号:“百里兄,多年不见,近来可好?”

    百里东君点头,一时间感慨万千。

    “还好,一晃眼我们也有十余年未见了。”

    法叶尊者点点头,并未多言,转头看向楚昭,同样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

    “多日不见,真人风采更胜往昔,不知无心师侄可好?”

    上次相见,还是碎空刀的王人孙,了无生趣,借酒浇愁,醉生梦死。

    如今的法叶尊者,满目慈悲,面色红润,眼神清澈,显然心无挂碍,不染尘埃,俨然一副得道高僧模样。

    “嗯,还行,如今已处理好天外天杂事,正在闭关。”楚昭恍了下神,既然对方以真人相称,他便笑着打了个稽首:“说来,还未恭喜大师,了却前尘往事,喜得性空之境,如今佛门大宗师当再添一人。”

    法叶尊者哈哈一笑,洒脱不已,一边引楚昭和百里东君往大雄宝殿走,一边说道:“说起来,还要多谢真人点拨,当日真人问我的问题,如今我已可以明确答复。

    我的刀,如今拿得起,却也放得下。”

    当初分别之际,楚昭曾问过王人孙一个问题。

    ——佛家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可放得下你手中之刀?

    现在听到法叶尊者的回答,楚昭笑着点了点头。

    “大善!这天底下,更多的是拿得起放不下。

    一句放得下,可知大师已悟空三性。

    我现在都有些后悔,当日就该让大师入我道门才是,平白给佛门增添了一位禅道大宗。”

    法叶尊者苦笑摇头,只说摇头,还当真颇有几分法兰和摩珂的风范。

    “真人莫要取笑我了,近些日子,我效法忘忧大师,方知忘忧大师这些年承受了什么。

    比起忘忧大师,贫僧远不及也,哪里当得起禅道大宗之称。”

    看得出来,如今的法叶尊者感慨颇多。

    人生本就是一段旅程,没有任何人能陪你走完。

    所有的朋友,都只是在人生的某一段路上结伴前行,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便会分道扬镳。

    能再相遇,便是万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