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原来如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李德明为什么突然犯边?”

    赵怀恩沉默了一下,有些哭笑不得道:“此前家主大婚的消息传到边关,君信他率军斩了一万党项人,恭贺家主你大婚,把李德明惹毛了。”

    赵衻又是一愣,倒也没怪李君信主动挑起战事,只是问道:“这些消息,多久会传到京城?”

    韩王府的消息要快一些,起码西北那边传来的消息,要比正规的途径要快一些,所以赵衻才有此一问。

    赵怀恩摇想了想,回道:“定难军只是有犯边的可能,不可能八百里加急,估计还要五六日。”

    赵衻点点头,转头看向赵盼儿。

    不等他开口,赵盼儿便道:“殿下,正事要紧,你去忙吧,我也要去忙了。”

    她现在是韩王府的王妃,上面虽然有长辈,但赵恒和刘婉都不可能来管韩王府的事情,所以王府中的一切,都需要她这个王妃亲自来管。

    早在嫁进王府之前,就知道王府很大,事情会很多,管理一个偌大的王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直到真正接触王府的事情之后,她才意识到韩王府到底有多大。

    单单是王府名下的产业账目,用了一个月都还没理清,更别说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她熟悉掌管。

    另一边,赵衻和赵怀恩简单商议了一阵,便直接进了宫。

    既然瞒不住,那就索性给赵恒摊牌。

    李君信主动挑起了边关战事,按照大宋律例肯定是要问罪的,而赵衻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要保下李君信。

    那么保住李君信最好的办法,就是如果能灭掉定难军,收复西北故土,如此一来,李君信不仅无罪反而有功。

    而出兵这件事,肯定要知会赵恒一声。

    至于赵恒是否支持,对于赵衻来说,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已经决定去西北,率军亲征定难军。

    不过让赵衻意外的是,赵恒竟然没反对。

    不仅没反对,反而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虽然不会给赵衻派兵,但却给了西北三州军政的大权。

    当然,前提是赵衻能够灭掉定难军,否则赵恒就要追责。

    【是不是很意外,宋真宗会突然一改软弱的态度,支持你出征?】

    从文德殿中出来,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的声音,让赵衻的脚步一顿,而后与系统无声交流起来。

    “是你搞的鬼?”

    【怎么能说是搞鬼呢,本系统只是在他昏迷的时候,让他做了一个梦而已。】

    “什么梦,能让我那个老爹一改软弱的态度?”

    【靖康之耻。】

    “原来如此,我就说他怎么突然顺我的心意打压主和派提拔主战派,谢了统子哥。”

    赵恒虽然信道,但人并不傻,比如帽妖一案,他就没有相信,但梦这种东西,跟实际发生的案子可不一样。

    正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加上靖康之耻又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容忍的事情,那么换来赵恒的改变,也在情理之中了。

    正想着,宫门口突然响起一道喊声。

    “韩王殿下。”

    赵衻闻声望去,只见一身紫袍的殿前司都指挥使郭启铭正站在宫门口,笑吟吟的望着他。

    “郭指挥使,这么晚了,这是要进宫?”

    郭启铭摇摇头:“不入宫,方才下值,听闻殿下入了宫,所以老臣特意在此等殿下。”

    “有事?”

    “没什么事,就是老臣在教坊司设了宴,不知殿下今晚可有空闲?”

    没什么事,其实就是有事,甚至赵衻都大致能猜到郭启铭为何找他。

    说起来,还是萧钦言被刺杀的那个案子闹的。

    原本郭启铭作为殿前司的都指挥使,在殿前司可谓一手遮天,说一不二。

    可自从萧钦言被刺杀事件过后,一切都变了,他手底下的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都被下了大狱,他自己虽然没有被抓,但也受到了赵恒的责罚。

    虽说郭启铭没有跟齐牧等清流一脉的人勾结,可实际上,他作为殿前司的都指挥使,又怎么可能对手下人的行动一点都不了解呢,只不过他并没有去管而已。

    对于郭启铭来说,不管是萧钦言上位,还是清流一脉继续强势,都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他们要斗就让他们去斗吧,反正他自己直属于官家赵恒,谁上来都不会影响他,反而会拉拢他。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清流一脉的人会如此蠢笨,刺杀就刺杀吧,竟然让他殿前司的人动手,最后非但没有成功,反而全部暴露了。

    最后,清流一脉想要撇干净,可他殿前司没法儿撇啊。

    所以这个锅他不接也得接,但好在他自己最后没事,只是罚俸和闭门思过而已,最近才刚思过完出来。

    然而,郭启铭不知道的是,赵恒这次对殿前司勾结清流官员的事情是真怒了,直接下了狠手,在郭启铭闭门思过的短短时间里,将他的很多心腹都调离了殿前司,现在的殿前司中,他的心腹已经所剩无己,殿前司已经不再是他的殿前司了。

    更重要的是,因为殿前司和清流勾结,让郭启铭这个殿前司的都指挥使被后党一系的官员所排挤,而清流官员,又因齐牧等人接连被问罪流放,更是对他怨恨不已,再加上郭启铭还是主和派的官员,被主战派的人所不接受,以至于他现如今在朝堂上,几乎到了人人厌恶的程度。

    照这个趋势下去,人人喊打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而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那等到他的就是抄家流放。

    毕竟只要是当官的,就没有一个是屁股干净的,就连柯政或多或少都能被查出一些问题来,更别说郭启铭。

    想要避免抄家流放,郭启铭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获得赵恒的原谅,要么获得朝中一方势力的接纳。

    获得赵恒的原谅,短时间内根本可能,长时间他又等不起。

    所以郭启铭其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获得朝中一方势力的接纳。

    以清流一脉恨不得他死的态度,根本不可能接纳他。

    后党一系倒是有心,但奈何名声实在太差,郭启铭就没考虑过后党。

    那么朝中剩下的党派之中,有能力保住他的,也就只剩韩王党了。

    赵衻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应承下了此事。

    “待本王回府换身常服,咱们教坊司不见不散。”

    “是,老臣在教坊司恭候殿下大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