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有些牺牲是值得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就在陆良乘机返回老家的路上,羊城恒太中心门口的人群突然就散了。

    不是被驱赶,也不是被执法人员抓起来,而是心甘情愿的离开,一致决定,等年后再重新过来讨要一个说法。

    对外说是说天大,地大,回家过年事情最大,但很快就有一些小道消息,及照片在网上流传。

    传闻是恒太中心的42楼,露天大阳台围栏旁有一只皮鞋,据说是许嘉音的,他曾尝试过轻生,但人们被劝了下来。

    于是,楼下那些供应商及业主们得知消息,才纷纷选择离开

    生怕许老板扛不住压力,想不开。

    人死为大,人死债消,是东大自古以来的传统。

    许老板活着,也有承担的责任想法,他们起码还有要债的目标,起码还有点盼头,毕竟恒太还有一千多亿现金。

    但是如果许老板挂了,恒太集团自动托管给第三方机构,那么他们的债,可就彻底要不回来了。

    因为根据国内公司破产法,公司破产之后的清偿顺序是,第一:破产费用,第二员工工资,第三社保及税款,第四:银行的,第五:无抵押债权。

    供应商只能拿到最后的无抵押债权,那些小区业主的开发项目,更是不知道被倒腾了几手,基本没有指望。

    哪怕恒太账上还有一千多亿现金流,但根本不会有一分钱落到他们的手上。

    可以说,他们现在比许嘉音的儿子,情人,还要在乎许嘉音的生命安全。

    与此同时,陆良刚下飞机,就看到在网上疯传的一只皮鞋的图片。

    他突然笑了:“还挺像模像样的。”

    鞋面有灰尘,鞋跟处有褶皱,可以明显看出有挣扎过的痕迹。

    角度也十分有艺术造诣,从侧面进行仰视拍摄,底下是万丈深渊。

    苏婉玉顺着陆良目光望去,轻声道:“我二叔好像买到了恒太的烂尾楼。”

    “在鹭岛吗?”陆良问道。

    见到苏婉玉点头,陆良安抚道:“那不用担心,一线城市的烂尾项目,都会很快复工。”

    保交楼,首先肯定保一二线城市,因为现在楼市还处于上升通道,哪怕原先的资金花完了,但建成还能再卖一些,相对来说,不会亏损太多。

    “可是其他城市呢?”苏婉玉忍不住询问。

    鹭岛相对发达,所以恒太的项目大概不会烂尾,但隔壁的漳州呢,还有再隔壁的潮州呢。

    她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明明是花钱买东西,可是钱花了,东西却没有了。

    负责建造的地产商,负责监管的银行、当地的城建局,好像都没有责任。

    保交楼,说得好听,但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妥协,对消费者的施舍。

    明明消费者才是受害者。

    陆良默然无言,突然捏了一下小家伙的屁股,惹得她哇哇大哭。

    他故作惊讶问道:“怎么睡着睡着,突然哭了,你看看是不是拉粑粑了?”

    “哦,我看看。”苏婉玉的思绪一下就被打断,赶忙抱起小家伙查看情况。

    她已经是大学的助教,再实习一年就是老师,而且主要教的就是市场经济。

    这个话题跟她所学有关,所以她才会一下变得认真,但家庭是优先于工作。

    “没拉粑粑啊?”

    苏婉玉疑惑,小屁屁干干净净,只是大腿处有点红,好像硌到什么。

    “那应该是饿了。”陆良笑着说,眼底闪过一抹复杂的神情。

    一切都可以归咎于发展的阵痛,虽然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无视了那些花净血汗钱背负房贷,最后却一场空的普通人,哪怕保交楼,也只是保证能住,后续的房屋维护,基本不会再管。

    但现实就是如此,英国花了两百多年才走到今天,老美花了一百多年,东大只用了四十年不到。

    陆良依稀记得是02年那会,他才17岁,看过一篇报纸文章《2050年东大经济有望世界第二》。

    当时这个标题,还被那时候学者批评过于大胆激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