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我在华夏砍神仙?在华夏当神仙到底有多不容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就是番邦人表示同意的手势?”

    “佛祖还能听得懂番邦话?”

    “咱当年当和尚就没想那么多,只是想吃口饭,连经都没力气念,只能干些杂活。”

    “如今想来不如刮下些佛面金来的实在。”

    “什么神啊,佛啊,人都要饿死了,还管的了那些。”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在这位被抓的信徒家中,警察叔叔一共查获了佛像土地公像等一共50多个。”

    “都是他偷窃而来的。”

    “本来都打算拿去卖钱,结果被警察叔叔先一步查获。”

    天幕下的众人不由得心中感叹,虔诚也好,信仰也罢,都是得在能吃饱肚子的前提之下啊。

    “华夏人对于神佛的态度是其他国家所不能理解的,”

    “总结概括起来就是——务实,那就是一切神佛都需要服务于现实需要。”

    天幕中画面转换:

    一个杂糅风格的佛堂出现在了天幕之中,

    “这是一间神奇的佛堂,印着道家的八卦,脑袋上还插着一个十字架。”

    “当国外的神佛信仰还在引发对立和敌视,水火不容时。”

    “华夏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不同信仰的人可以在一起平静的交流谈天说地,甚至交流最近谁家的组织发的鸡蛋多。”

    “而在国外不同信仰的人会叫对方异教徒,并大打出手。”

    “华夏的神佛和外国的有亿点点的不同。”

    “在这里神佛没有身处高不可攀的神坛之上,而更像是一种服务性行业。”

    “本质上和外卖小哥,小区保安,和网络小说作者没什么不同。”

    “凡人和神佛在五千年的相处中已经发展出了成熟的模式。”

    “众生许愿给香油钱是付定金,实现了来还愿是付尾款。”

    “实现不了,拆了庙门砸了神像是在闹劳动纠纷。”

    ——读者催更是付定金,作者更新读者点赞是付尾款,作者断更,读者怒喷是在闹劳动纠纷这样的?

    “华夏人对待神仙的这桩务实的态度直接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华夏的神佛都比较的负责任。”

    “17世纪,顺治年间的意呆利传教士马尔蒂尼在游历完了华夏15个省份后,”

    “对华夏人看待仙佛的功利态度感到不可思议。”

    “人们会按时的祭祀,履行上供的义务,”

    “与此对应的是,神佛也应当尽到保护人的义务。”

    “任何一方违背契约都应当受到惩罚,”

    “他在自己的见闻录中记载了百姓发怒时候的场景。”

    “东南一带,百姓求雨一般都会设定时限,如果到了最后的期限还是没有下,”

    “就会把龙神抬出庙宇暴晒几天,要是还不下就会把神像砸毁。”

    “那么,什么样的神仙在华夏受欢迎?”

    “答案就是——中用的。”

    “华夏人对神佛的态度高度凝练成一句话就是:不要不识抬举。”

    “凡是不中用的都已经被淘汰,凡人对百姓有用的才能广为流传。”

    “在西方,神是天生的,神永远是神,人永远是人。”

    “而在华夏,人可以修炼成仙,神仙也可能被贬下凡。”

    “没有高高在上的铁饭碗,”

    “只有有用的神仙才能在这一行长久的生存下去。”

    ——佛祖同意了这桩买卖,法律却没有同意。

    ——乐山大佛因为不灵,天天被人叫起来让座。

    ——要说有用,还得是妈祖,只要妈祖同意,世界上没有地方不能去。

    ——我是无神论者,财神爷我先拜。

    ——华夏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不养闲神啊。

    ——神仙?不知道茄子上有本书专门砍神仙的?华夏人对待神佛就这个态度。

    天幕中划过新的视频《华夏情报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