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大唐掘墓人——黄巢(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在这样的高压情况下,不愿意束手待毙的私盐贩子们也只能拿起刀剑走向了武装自己的道路。”

    “而这位大唐掘墓人黄巢则是私盐贩子世家出生,自他爷爷那一辈就已经开始贩盐,到他这一代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有了钱,老黄家就开始谋取社会地位,因此他们希望黄巢能够考取功名,可惜黄巢不争气,屡试不第。”

    “最后一次考完试黄巢看了好几遍榜单,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于是一怒之下决定:”

    “小爷不考了!”

    “离开长安城的时候,黄巢恶狠的想道:小爷我一定会回来的!”

    “于是留下了那首著名的《不第后赋菊》,”

    “其中两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带着无尽的杀意。”

    “既然考不进长安,打进去也不失为一种方法,长安你给我等着!”

    “结果这一等就是三十年。”

    “这个时候的黄巢已经快50岁了,再不杀回去就真的老了。”

    “结果,机会就真的来了,”

    “公元873年,那一年关中大旱,自虢州到大海,整个秋天颗粒无收。”

    “老百姓只能啃食树皮树叶为生,即使是这样,老百姓还得卖儿卖女的去缴纳地租。”

    “朝廷知道百姓艰难,于是免了当地的租税,当地的官员得知这个消息候纷纷激动的跪地感谢皇帝的仁慈,”

    “然后欢天喜地的出门去收租子了。”

    大唐位面

    贞观年间

    太宗皇帝李世民一怒之下直接踹翻了御案,怒道:

    “竖子安敢如此!”

    “本来只是饥荒,救灾即可,这样岂不是要激起民变?”

    “我大唐的江山难道就是断送在这些贪官污吏手中吗?”

    长孙无忌开口:“陛下息怒,此乃后世之事,切不可大气伤身。”

    李世民半晌叹了口气道:“一想到大唐国运尽丧小人之手,朕如何能安?”

    “就是朕现在找到那反贼黄巢的先祖,杀了他,难道不会出现下一个张巢,李巢吗?”

    “就是朕收了盐铁的钱,充盈了国库,如何能保证不被贪墨?”

    “朕有自信将大唐治理为天下第一强国,可朕死了以后呢?朕的子孙能吗?”

    “一个国家积累的暗伤最终在一个时间爆发,继而影响全局。”

    “原来这就是天幕所谓的王朝周期率吗?”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的怒火再次被点燃,毕竟他这一生除了奸商,最讨厌的就是贪官,自己年轻时候可没少受罪。

    “这些个贪官污吏,就连剥皮实草都阻挡不了他们贪墨的黑心。”

    “谁能告诉咱,这是为什么?”

    “大唐也好,大宋也罢,甚至咱大明,怎么都有杀不完的贪官?”

    刘伯温犹豫良久开口说道:

    “陛下,贪乃是人心人性,所以古往今来,贪官如恒河沙数,清官如凤毛麟角。”

    “肃清吏治,难!”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皇帝可以不收租,但是百姓不能不交,”

    “于是这些钱就成为了官吏桌上的珍馐,房中的美妾。”

    “百姓没了活路,于是潼关以西,民变四起,”

    “而起义军里最出名的那一支首领正是盐贩子王仙芝。”

    ——不是武帝城的那位。

    “此刻同为盐贩子的黄巢看到同行都起兵了,又想起三十年前自己的豪言壮语。”

    “于是自己也拉起了属于自己的队伍。”

    “这时候的黄巢没想着单干,率众加入了王仙芝的队伍,从此正式走向历史的舞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