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如何爬出中等收入陷阱?——给古人的一堂经济学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天幕中视频开始播放:

    “如果说发展是一杯美酒,那么阿根庭就是那个醉的东倒西歪的狠人。”

    “他还在酒后驾驶着南美赖账王这辆花里胡哨的老爷车,一脚地板油,”

    “直接撞在了名为破产的墙上。”

    “之后无论阿根庭怎么挣扎,再也无法重现往日的辉煌。”

    “就算是被当地人抱有极大希望的米圣,也只能向世界抛售廉价的牛肉。”

    “除了能让华夏这个养殖业不算发达的国家吃上好一阵子的平价牛肉。”

    “并不能为这个风中残烛的国家带来更多。”

    大唐位面

    贞观年间

    程咬金看着天幕,眼睛瞪得溜圆,

    内心惊叹道:

    “廉价牛肉?”

    “这么说,在这个国家吃牛肉不用找借口也能吃到饱?”

    “这样的国家怎么能说是风中残烛?”

    “简直就是天堂好吧!”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现在的阿根庭有多狼狈,”

    “以前就有多辉煌,那个曾经出现在华夏教科书上的国家是被当作发达国家的代表。”

    “曾经馋哭了多少没有看过世界的华夏学子。”

    “二十世纪初的阿根庭是妥妥的高收入国家,1880年到1905年阿根庭的GDP年增速高达8%。”

    “1913年阿根庭的人均GDP世界排名第十,号称是大工人的天堂,干啥都能挣钱,”

    “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捡破烂卖都能月入过万。”

    “那时候的阿根庭挤满了漂洋过海过来淘金的欧陆人。”

    “即使到了今天,阿根庭人也大多是金发碧眼的白人长相,和南美本土的长相大相径庭。”

    “可如今的阿根庭却是一副破落户的光景,”

    “2020年的GDP负增长11%,人均GDP不足一万美刀。”

    “曾经的经济小马达,如今早已锈迹斑斑,无法转动。”

    “每当人们说起‘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就一定会和阿根庭这个国家绑定。”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天幕开口说道:

    “后世这些个稀奇古怪的玩意,咱最看不懂的就是这个了。”

    “什么经济增长,什么国家破产。”

    “要是按咱说的,老百姓有地种,有饭吃。”

    “朝廷也能收的上来税银,哪有什么破产不破产,增长不增长的。”

    “收入就是收入,怎么还有陷阱呢?”

    “这国家地还在,只要不是天灾人祸,不就都能活下去吗?”

    此刻群臣鸦雀无声,毕竟很多人也是云里雾里,有些人虽然能明白一点,但是又无法真的解释明白。只能呆呆的看着天幕,希望能解释的更明白些。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

    “这个世界上有四种国家,分别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小日子和阿根庭。”

    “小日子是东亚模式的代表国家,”

    “而阿根庭则是拉美模式的典型国家。”

    “小日子的东亚模式,以国家为主导发挥积极作用,”

    “大力发展外向型出口导向型战略,雁形发展策略。”

    “自己领头,掌握核心的技术和发展方向,同时将边界产业转移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这种模式让曾经的亚洲四小龙都深受启发,继而模仿并受益。”

    “这一理论是小日子的学者赤松要在1935年提出的理论,”

    “他认为在某一项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必然会因为生产要素的变化,”

    “产品的竞争力会由强变弱,不得不面对产业升级和改革。”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小日子的产业发达以后,产业链条中相对落后的部分就转移到了亚洲四小龙那里。”

    “同时亚洲四小龙在产业发展完善之后,这些低端产业又转移到了更加具有人力和资源优势的其他地区。”

    “这样就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形成了以小日子为雁头,后面接着四小龙,再后面是早期华夏的一整个雁型产业链形态。”

    “这个理论里的关系就好像是,老板,中层管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